王丽坤++吴绍芹
摘 要:本文在对玛咖滞销成因的研究基础上,从政府宏观调控、标准化评估体系、投资融资、产业集群、新型营销模式等方面提出了改变玛咖滞销现状、提升产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玛咖 产业化 对策
一、玛咖简介
玛咖(学名:Lepidium meyenii Walp),(西班牙语:Maca),是一种十字花科独行菜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椭圆,根茎形似小圆萝卜,可食用,是一种纯天然食品。主要出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和中国云南丽江,中国云南其他地区和新疆、西藏、青海、四川等地区也有少量种植。
玛咖营养成份丰富,含有氨基酸、生物碱活性成分、玛咖酰胺、玛咖烯、介子油苷、挥发油等成分。经国外长期的临床试验证实,玛咖具有增强体力抗疲劳、调节内分泌、延缓衰老、改善性功能提高生育力、减轻压力缓解焦虑、抗肿瘤等保健、药理作用。
玛咖适宜在高海拔、低纬度、高昼夜温差、微酸性砂壤、阳光充足的土地中生长,与云南的地理气候环境不谋而合,其中又以丽江最为适合,因此有“中国玛咖看云南,云南玛咖看丽江”的说法。云南的玛咖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5%以上,丽江玛咖种植面积和产量又占了绝对性比重。
二、丽江玛咖产业发展状况
云南丽江自2002年引种、试种玛咖成功,通过近10年的探索,基本掌握了玛咖种植技术。2011年5月,国家卫生部批准玛咖为新资源食品,开启了玛咖产业化发展进程。从2012年开始,丽江玛咖产业呈现井喷式增长,种植面积惊人地扩张,图1是丽江市玛咖2011—2015年种植面积增长情况:
与种植面积相对应的,是玛咖经历了“无人知晓→迅速增长→供不应求→游资炒作→无人问津”的大起大落,鲜果价格也动辄从每公斤上千元跌至2016年每公斤20元,让很多投资者跌破眼镜,农户宁愿玛咖烂在地里也不去销售。2016年5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印发“食药监办食监三〔2016〕68号文件”中,明确提到玛咖制品为整治重点之一,无疑使陷入寒冬的玛咖产业雪上加霜。
三、玛咖产业发展对策
玛咖产业为什么会在短短几年内经历如此大的波动,遭遇尴尬困境?笔者之前对玛咖滞销原因做了多方面的分析,总结起来主要有七点:农户盲目种植供过于求,产业链短产品单一,功能局限难入药用领域,产品功能遭质疑,品牌效应不显著,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产业规划不明确。总体来说,玛咖产业发展时间短,政府和市场对其缺乏合理的规划和预期,社会资源配置跟不上产业进步,导致在迅速发展过程中各种乱象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产业健康发展。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提出玛咖产业发展对策:
(一)加强政府宏观调控,明确产业发展方向与前景
玛咖适合在海拔2700—3200m高寒冷凉山区种植,低海拔地区也可以种植,但是营养成分大打折扣。为保证玛咖品质,政府可以应用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确定玛咖最适宜种植区域,对其他种植玛咖的地区重新产业布局,开发适合当地气候环境的新产业,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规划,实现区域间产业互补,带动各项产业良性发展。
另一方面,政府应通过统一规划,统一玛咖种苗的繁育和供应,统一玛咖种植技术规范,统一玛咖市场准入标准,统一玛咖相关产品的质量技术标准,统一进行玛咖种植产品收购,统一丽江玛咖品牌等措施,发布指導价格,防止价格炒作,推动玛咖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二)建立系列标准化评估体系,从各环节确保玛咖品质
到目前为止,已经公布实施的标准主要有《云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玛咖干制品》、《丽江玛咖栽培技术规程》,但这些远远不够,要控制玛咖品质,必须从源头抓起,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确立选种、育种、育苗、栽培、采收、销售、加工各个环节的标准化评估体系,明确产品检验标准,从源头上保障玛咖产品质量安全, 促进玛咖农产品分等分级,按质论价。根据玛咖的不同需求,制定玛咖初级农产品、食品、保健品、药品的不同质量技术标准,改变无标生产、无标上市的状况,实现玛咖产品生产规范化、规模化、市场化、合法化。
(三)形成产业集群,带动产业发展
1、利用原产地优势打造知名企业,建立知名品牌,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
充分发挥原产地在种植、生产、销售、加工等管理环节的优先权和成本优势,对已形成一定规模的格林恒信、百岁坊、龙健生物、天天生物、天健通达等企业从政策、资金、项目上加大扶持力度,重点培养2—5家企业,形成本地知名品牌,在开拓市场、开发新产品等方面起到带头示范作用。同时引进一批技术先进具有竞争力的大企业,形成产业集群,引入竞争机制,带活产业发展。
2、企业间形成“供—产—销”一体化的产业链
逐步延伸玛咖产业链,不同企业之间实现从育种、种植到生产、加工、销售的分工与合作,完成从产业链上游到下游一体化进程,实现从初级农产品→农产品初加工→农产品深加工的转变升级,促进玛咖产业化发展。
(四)合理定位产品,探索新型营销模式
通过权威性宣传平台,客观全面地介绍玛咖的成分、功效及营养价值,让消费者理性了解玛咖产品,对玛咖有准确、全面的认知,不再随意被虚假、夸大宣传误导。从玛咖实际功能、消费者需求角度重新细分玛咖市场,将玛咖定位为一种健康食品进入消费者日常生活消费。借助互联网、微信、手机等新媒介宣传,把传统营销手段与新型营销媒介结合,探索新型适合玛咖的营销模式。
(五)加大投融资
政府部门应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从政策层面协调金融机构对玛咖产业给予贷款及贴息优惠,另外大力引进民间资本投资。获得的资金主要用于以下几方面: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玛咖种植适宜地区主要集中在高寒冷凉山区,这些地区水利设施落后,抗灾抗旱能力弱,基于这种现状,部分资金投入可用于加强和完善基地基础设施建设,从生产环节保障玛咖品质,逐步形成标准化、规模化原料种植基地。
2、加大科研投入,促进科研成果转化。要重视和加强玛咖种植、加工方面的理论研究,加大科研投入,促进理论研究向科技成果转化,鼓励开发玛咖食疗功效系列产品,做好专利、商标的申请和保护工作,维护与玛咖相关的知识产权。
3、扩展产品线。目前国内产品种类有限,主要为干果、干片、精片、泡酒等粗加工产品,科技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不高。而在秘鲁、美国、日本等国家,玛咖系列产品多达100多个,有玛咖胶囊、咀嚼片、糖果、咖啡、饼干、饮料等,种类丰富。因此很有必要加大投入,扩展玛咖产品线,增加产品种类,提升产品科技含量,扩展玛咖市场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参考文献:
[1]王丽坤.丽江玛咖滞销成因探析[J].俪人(教师版),2016.09.
[2]和建平等.云南玛咖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 2016.09.
[3] 和爱超等.简论云南省玛咖保健食品产业的发展[J].云南科技管理,2015.06.
[4] 杨少华等.云南玛咖产业发展现状及促进对策分析[J].世界科学技术,2012.08.
个人简介:
1、王丽坤(1982— ),女,云南丽江人,管理学硕士,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2、吴绍芹(1985— ),女,云南丽江人,管理学硕士,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助教;研究方向: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