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式小学阅读教学策略漫谈

2017-05-24 17:08许绍鹏
魅力中国 2016年37期
关键词:小学阅读教学策略

许绍鹏

【摘 要】阅读的过程其实就是阅读主体与文本内容、文本作者、教材编者不断深入对话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高效问题的介入就如同为学生的思维认知增加了动力,促进了文本内容和言语形式在学生意识中的深化,促进了学生语言素养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提问式;小学阅读;教学策略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探寻文本、解读文本的过程离不开问题的引领。高质量的问题不仅仅是学生走进文本、感知文本的有效阶梯,更是学生思维能力不断提升的有效动力。教师可以在文本内涵与学生认知能力之间创设良好的认知点,进行问题设计,从而让学生依循问题的引领,提高疑问质量,促进阅读效益的整体提高。

一、提高学生提问积极性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学生能够直接读懂的不讲,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能够读懂的不讲,教师讲了学生还是不懂的坚决不讲。”于老师这一段话的言外之意在于,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是教师教学的对象,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策略的甄别都必须以学生现有的认知能力和学情为基础。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课堂教学问题的设置必须来源于学生。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细读文本,将课堂提问的权利完全交给学生。例如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以“聊课”方式执教《牛郎织女》时,为学生创设了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师生围绕着文本内容侃侃而谈。在整个“聊课”过程中,学生提出了大大小小20多个问题,在窦老师巧妙自然的整合下,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使问题得以顺利解决,确保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因为无法保障每一节课都具备学生自主提问的形式和充分的时间,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基本特点。在不同的维度和层次下,学生的学情具有年段特征、具体特征以及目标特征三种不同的特点。而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更关注学生的目标特征,即学生达成这样的教学目标应该具备怎样的认知储备,当下的教学起点又在哪里。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设计相应的问题可以着力于学生的认知空白,是问题源自学生的体现。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第六册《少年王勃》一文时,教师要引领学生学习课文通过正侧两面展现人物才气的写作方法。但三年级学生对于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尚缺乏感性的认知理解,无法以现有的学情基础完成向教学目标的迈进。于是教师设置了这样的教学问题:课文哪些语句展现了王勃的才华横溢?其他人物的描写怎么也凸显了王勃的特点呢?借助文本语言,让学生初步感知正侧结合写法的特征和表达效果,提升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

二、强调提问式教学的层次性

为了教学需要,教师常常会设置多个教学问题,这就需要对教学问题进行主次界定,使主要的核心问题直指课堂教学目标,承载引领学生探寻文本主题价值的重任,以高屋建瓴的言语方式对文本的内涵进行思索、感悟,从而准确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感受文本语言表达的精妙。在以主要问题为框架的问题设置上,还需次要问题的补充,在铺设阶梯的过程中促进教学目标的循序渐进,最终在主次搭配中促进教学目标的整体提升。但要强调的是,问题的设置要力求精简,以简驭繁,主次两个维度的问题更要注重内在关系的衔接,做到環环紧扣、相得益彰,切不可各自为政、相互割裂。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第十册《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时,教师设置这样的主问题:课文是怎样描写彭德怀对大黑骡子之爱的?可他为什么还要杀掉大黑骡子呢?这样的问题直指文本核心所在,即彭德怀爱大黑骡子,但更爱战士们。而第二个主问题对于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要通过几个次要问题抽丝剥茧,逐一引领:1.彭德怀先后下了几次命令?2.三次命令前后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3.如此喜欢,为什么最终还是杀掉了?这三个次要问题,其实是学生突破学习障碍的主要思维历程。这样的设计循序渐进,推动了学生对文本内涵的深刻把握,能够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追求教学提问情韵形式的兼顾

文本的内容,学生一读就能明白,而文本是怎么写的,却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深入引领。正如歌德所说的,“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个秘密”。当下的阅读教学常常陷入两种极端的模式,要么太过关注内容,以读懂为唯一要务;要么一味关注形式,课堂陷入机械主义泥潭。因此,阅读教学的问题设置应该以能促进文本内容情愫和言语形式的双向理解为目标,在平衡两者的基础上,实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有效统一。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第十册《我和祖父的园子》一文第13自然段时,教师设置了这样的问题:自由阅读第13自然段,你体会到了什么?对哪些语言有所感受?显然,第一问引领学生沉下心来阅读,翻越语言表达的藩篱,感知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元素;第二问则理性入手,以语言为介,领会言语形式所起到的作用。在这两个问题的引领下,学生在领悟文本意蕴的基础上深入地体会到文本语言的精妙之处,解开了文本语言的表达密码,促进了言语表达能力的提升。

阅读的过程其实就是阅读主体与文本内容、文本作者、教材编者不断深入对话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高效问题的介入就如同为学生的思维认知增加了动力,促进了文本内容和言语形式在学生意识中的深化,促进了学生语言素养的有效提升。

猜你喜欢
小学阅读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抓关键 提高小学阅读质量
小学生阅读技能训练之“朗读、默读、诵读”
论如何提高小学英语阅读
基于文体的小学阅读教学策略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