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重在找到合适的切入点

2017-05-24 19:07张慧青
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 2017年2期
关键词:理解课文乌鸦瓶子

张慧青

部分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没有找到合适的教学切入点,导致教师的教学时间花费得多,教学效率却不高。教师只有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开展教学活动,才能让教学行为高效化。

一、要切在课文的重点处

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要把握一个教学重点,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要围绕这个重点展开。教师应用这种方法开展教学活动的目的是避免学生分散学习目标,让学生牢记课文的内容。这种教学方法能让学生对语文知识产生深刻的印象。

以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王二小》这一篇课文为例。很多教师希望学生能理解王二小把日本鬼子带到包围圈是一个很了不起的行为,王二小是一个又勇敢又机智的儿童英雄,可是很多学生并不能感受这一点。这就是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没有把握住教学重点的缘故。有一名教师是这样开展教学活动的:这一名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慢声朗读课文,教师要求学生遇到了不懂的字词句一定要举手提问。学生表示理解了,会照教师说的做。待学生读到“敌人来扫荡”这一句时,没有学生提出问题,这时教师中止了朗读,问学生:“扫荡的意思是什么?”很多学生发现自己不能回答。这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学生连字词句都不能完全理解,如何能深入理解课文的意思呢?教师要求学生现在即时查词典,理解扫荡的意思。学生经过查字典,了解了扫荡是一种军事行为,它是一方通过完全封锁、剿灭的方法来消灭敌人。学生通过查找这一词句,理解了当时八路军面临的敌人多么凶狠,如果八路军被敌人找到后果是多么严重,继而学生理解了为什么王二小豁出性命也要灭掉这一批敌人,从而理解了王二小的英雄主义精神。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要把握住教学的重点。在教学的时候,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要围绕这一重点展开。比如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框架是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点、引导学生学习字词句是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点。学生只有理解了课文的重点,才算是读懂了课文的意思。

二、要切在课文的细节处

教师要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重点呢?部分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没有做好细节的教学引导,令学生或者对课文框架不够理解,或者对字词句不够理解,从而对课文重点的把握不够透彻。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要从多个角度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深入地理解每一个知识细节。

现以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乌鸦喝水》这篇课文为例。教师希望学生了解在生活中要学会观察事物,在观察的过程中启动智慧。有一名教师是这样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小乌鸦为什么要喝水呢?”学生表示小乌鸦口渴了。“小乌鸦认为哪里有水呢?”学生经过思考,认为小乌鸦看到一个瓶子,认为瓶子里可能有水。“小乌鸦是怎么认为瓶子里有水呢?”学生经过思考,找到了课文的关键词,小乌鸦是“看到”瓶子里有水。“既然小乌鸦看到瓶子里有水,为什么不赶紧把嘴伸到瓶子里喝呢?”学生经过思考,认为小乌鸦在喝水前就认真观察了瓶子,它发现瓶子里的水不多,把嘴伸进去可能够不着;瓶口又窄,万一把嘴伸进去,伸得过长可能还卡住了嘴巴。这时教师就引导学生思考,此时在学生心目中,小乌鸦是个什么样的形象?学生经过思考,认为它是一只又活泼又冷静,遇到问题肯认真思考的小乌鸦。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这一结论,把相关的形容词和句子都划出来,然后教师委派几名学生上台讲解他们的划法及划出这样词句的原因。在这一次的学习中,学生积累了语言词汇知识。

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时候,要结合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细致地阅读课文,让学生深入理解某些字词句的用法。学生在积累语言词汇的时候,能够从词汇的角度理解课文是如何通过语言词汇来达到写作目的的,从而能进一步理解语文课文的重点。

三、要切在课文的生长处

课文中有一些语文知识有一些难度,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这些有难度的语文知识,让学生学会应用搜索引擎等工具攻克学习难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学生只有提高了学习的技能,以后遇到困难的学习问题时,才知道要如何克服这些学习难题。

依然以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乌鸦喝水》这篇课文为例。有一名语文教师引导学生读这一句:“乌鸦喝不着水。”教师问学生“着”这个字怎么读?部分语文基础较好的学生回答了教师的问题,这个词念“zháo”。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以前学过这个字,这个字以前念什么呢?”学生经过思考,回忆起以前学习过的“着”字念“zhe”。“‘着字的念法不一样的时候,意思是一样的吗?还有什么别的念法呢?”教师的问题引起学生深思,学生经过思考以后,认为自己不能全面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必须查字典。在这一次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了解到了当遇到一个陌生的知识时,学生不能满足简单地理解语文知识,更不能不懂装懂,而要学会查阅资料,全面地理解语文知识。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关注陌生的知识、学习的难点,引导学生应用查阅字典或者交流讨论的方法攻克学习的难关。教师只有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技能,才能让学生可持续成长,自主学习知识。

四、要切在课文的两难处

当学生理解了文章大概的意思,掌握了细节语文知识,掌握了学习的技能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深入思考课文的内容,得到自己的学习结论。

以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司马光》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看到小伙伴掉进水里以后,其他的小伙伴是怎么做的?司马光是怎么做的?”很多学生得到了司马光冷静、智慧这一结论。这时,教师又给学生看了农村盛水大缸的图片,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一个几岁的小孩,能这么快用一块石头打碎大瓦缸吗?”这时学生才发现,农村的瓦缸别说一个孩子难以迅速打破,连成人都很难迅速打破,从实践的角度来说,这篇文章所写的内容是不可能实现的。在这一次的学习中,学生意识到了阅读课文要结合上下文去理解课文的情境,要结合实践分析课文的逻辑。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用纵向分析、横向分析、理论结合实践等科学的方法分析课文,从中生成自己的结论。学生只有用这样的方法学习知识,才能生成獨有的语文知识,从中获得独有的情感与价值观。

总之,语文教师找准课文的切入点,是指要找准课文教学的重点、课文教学内容的细节、拓展课文教学的深度、培养学生的思维。教师只有应用这样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才能引导学生多层次地理解课文,全面吸收课文中的知识。

猜你喜欢
理解课文乌鸦瓶子
瓶子赛跑
瓶子赛跑
小乌鸦
瓶子赛跑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切入点
乌鸦喝水后传
衔接追问,趁热打铁,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提有效问题,助学生理解课文
别把你的瓶子随手扔掉
乌鸦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