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清杰 蓝燕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使学生具有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可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要求,也是时代的要求。
今年我接手的是五年级一班,在我第一天上课的时候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当我提问之后,举手回答问题的孩子几乎没有,怎么办?在我采取以赏识评价为主要方式的带动下,渐渐的,举手的多了,但新的问题又来了:有许多时候,孩子们想要表达,但又不知道该如何从何说起,怎么办?
策略一:小规矩,大作用
看着孩子们一张张充满疑问又充满无奈的笑脸,我告诉孩子们:想要回答好老师的问题,要先从学会说完整话、规范话开始。于是我定了这样的几条规矩:
第一条:在学习生字时,如果要提醒其他同学某个生字书写时,例如学习“炼”字时要这样说:请大家跟我看锻炼的“烁”字,左右结构,书写时左窄右宽,火字旁,右半部分书写时第三笔是横折钩,不要写成竖钩,组词“锻炼”、“炼铁”、“炼狱”,请大家举起手来和我一起书写。
我要求每个学生都要牢牢地记住这句话,为什么呢?有的时候我们让学生自学生字时,学生无从下手,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来弄明白这个字、记住这个字,虽然只是短短的一句话,但在这句话中却包含了学生学习生字的方法。比如说:学习生字要从读音开始,要有观察,观察偏旁、难点、易错点,要会组词。就用这句话,我指导了学生在短时间内去识记生字,让学生既有话可说,又有内容可讲,一举多得。当然,就是这句话的训练,我训练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到现在为止,班里大部分的孩子都能够用这句话学习生字。有的孩子还可以加上自己的一些想法,如:大家可以这样记住这个字,这个字的形近字有什么,对这些孩子我更是赞赏有加。
第二条: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时候,我要求回答开始时必须加上“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主要讲了)”这几个字。虽然看似不起眼的几个字,但是给了孩子一个提示语,让孩子顺着这个藤把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具体、清楚规范。有的时候不是孩子不会概括,而是在概况时要尽可能地给孩子一个可以扶持的东西,这样一来,孩子才有勇气和信心去完成这项学习任务。当然,在引导学生概括主要内容的时候,如果有了难度,老师必须要学会通过方法的介绍指导学生完成这项任务。具体的方法包括:从题目入手引导、抓住主要人物和主要时间、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进行概括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必须要给孩子充分的准备的时间,包括:请你再默读一遍全文,给你一分钟自言自语的时间,请你和你的同桌交流一分钟等等,让学生在一次的训练中学会概括、学会倾听、学会交流。
第三条:在谈感受时,要先说这样的几句话:(1)先来明确自己找到的句子:请同学们跟我看第几自然段,第几句话。(2)汇报感受时要加上“我认为”、“我想说”等这样的字眼。(3)在汇报结束后,要说“请其他同学补充”。简单的几句话,就可以让散乱的课堂变得紧凑起来,让孩子的汇报交流有秩序、有礼貌,自信满满。当然,在学生引领到理解某一句话的时候,为了控制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我还会在学生提示大家看那个自然段、那句话之后,让大家一起来朗读这句话,让更多的孩子都把注意力集中到这来,共同品读这句话。
学生有了思考意识,有了表达欲望,但回答问题的质量不高怎么办?
策略二:方法引领,训练为主,让学生学会组织语言
现在许多的孩子对于老师的问题基本上都敢于举手、敢于发言了,但是发言的质量需要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在阅读教学“走进文本,感受人物思想、体会作者情感、学习表达方式”等环节时,学生的汇报往往是浮于表面,不能够很好地理解文本,体会人物情感及作者的表达方式等,所以我在阅读教学中,和孩子们一起整理了感受文本的几种方法。
第一种: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理解文本。方法看似简单,但训练起来难度却很大。学生方法知道,但是在具体的语境中,却不知道该怎样去表达自己的这种体会和感受。所以,指导训练学生表达方式是重中之重。我分了这样几个步骤:“研读句段——找出关键词——理解关键词的内容——做好标注——组织语言”,在组织语言时,我指导学生这样说:“读了这句话,我找到了这样的几个词语,这个词语的意思是什么,我体会到了什么。”
例如在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课《师恩难忘》中,有这样的一段话:“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的声音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在这句话中,“身临其境”、“戛然而止”是关键词,通过理解这两个词语,让学生体会到田老师课堂教学艺术的高超。所以学生在汇報时,我指导他这样说:在这两句话中,我找到了“身临其境”、“戛然而止”这两个词语,“身临其境”是指亲身来到某种境地。在这里是说作者好像来到了田老师的故事里。“戛然而止”是指声音突然停止。当田老师停止讲故事后,我却没有发现,还在发呆。通过这两个词语,我感受到田老师的故事非常吸引人,讲课很有意思。如果学生在某个环节无话可说,教师要进一步进行指导,问题追问。
第二种:结合上下文理解文本。有些感受和体会是需要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的,怎样把上下文融入自己的表达中呢?我是这样引导表达的,以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装满昆虫的衣袋》为例。“以后每次放鸭,他仍然兴致勃勃地捡那些‘没用的玩意儿,背着大人把衣袋装得鼓鼓的,躲起来偷偷地玩。”这句话的理解必须要联系前文。我指导学生按照这样的句式来汇报:“通过前面的6、7、8自然段,我知道了法布尔上次因为捡贝壳和石子被父母责骂,但是法布尔仍然在捡那些东西,从中我体会到了他酷爱动植物,而且很执着。”学生有了体会,让他学会组织语言其实更为重要。
第三种:联系现实生活谈感受,悟情感。在理解文本的时候,有的时候需要学生自我的人生经历,需要学生学会设身处地,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才能更好地感受人物,走进文本。例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艾滋病小斗士》一文中,有这样的一段话:“他得知自己的病情后,不是悲观消沉,而是开始学习怎样坦然面对生活,面对可怕的艾滋病……”在理解这段文字的时候,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艾滋病,而且要让学生能够结合自己在生病时的一些情形来对比理解。我引导学生这样说:读了这段话,我联想到了我自己,每一次我生病的时候,妈妈什么都不会让我干,我会躺在床上,作业都可以不写了,连学都不想上。而恩科西却不是这样,他学习坦然面对生活,面对艾滋病,我觉得他是勇敢、积极地面对生活。我要向他学习。
第四种:想象画面,体会情感。透过文本,引导孩子展开想象,想象语境中的画面,想象人物所处的情形,人物的所思、所想。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很好地让学生体会文本思想,但如何让学生将自己体会到的变成自己的语言展示出来呢?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在大海中永生》第三自然段中有:“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澳门、香港;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宝岛台湾……”针对这句话,我结合时代背景引导学生这样说话:读了这段话,我仿佛看到了邓小平爷爷正在制定香港澳门的收复事项,仿佛听到了邓小平爷爷在铿锵有力地说:“香港、澳门永远是中国的领土。”我仿佛看到邓小平爷爷站在一个深圳的小渔村,面对对面繁华的香港而紧锁眉头,于是有了中国的经济特区……利用这样的句式,降低了表达的难点,提升了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当然,这不是我们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我们还要逐渐引导孩子使用自己的表达方式说自己想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