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倍光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加强习作与生活的联系,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思考,力求写出富有个性、有创新意识的作文。小学作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教会学生虚构,而是教会他们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贯彻这种精神,我教育学生从现实取材,说真话,写实事,做一个诚实的人。
一、排障碍,激发学生习作的热情和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习作课也不例外,首先要让学生有兴趣,才会有想写的动机。教师要主动帮助学生巧搭习作的“舞台”,创设富有时代感和浓郁的生活情趣的语境,让学生在多姿多彩的生活“舞台”中观察,在生活中获得写作素材,积累写作知识,勤于动笔,乐于写作。所以平时,我们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实际,写自己喜欢写的内容。开学初,课本刚发下来,学生感到新鲜,我就指导学生观察语文课本封面,写看图作文;农历九月九,我带学生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参加公益活动,组织大扫除,让学生写《敬老院里老人乐》;母亲节写母爱;教师节写师生情……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能结合课文内容指导学生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如学完《再见了亲人》,指导学生写《想念你——亲人》,这里的亲人可以是已经去世的亲人,也可以是不在身边的亲人,这些内容都是学生自己的生活,写起作文来就有话可说,所以课堂上孩子们个个跃跃欲试。但是刚刚入门的学生,作文仍然无形,怎么办?这就需要老师做好示范。我在教学时,经常根据学生的实际先写个下水文,给学生示范,告诉他们作文就是把做过的、看见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让人看明白就行。比如在写一处景色优美的地方时,老师不是念《同步作文》里的范文,而是把自己当作学生中的一员,通过精心整理的作文三部曲,教学生一步一步地作文。首先,我认真审题,弄清楚习作的要求;然后记忆搜索,精心选材;最后选定写《我的家乡》。接下来,再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初步建立作文提纲——家乡在哪儿?家乡有什么特点?我对家乡的感情怎样?然后出示课前已经写好的范文,当场利用多媒体从文章结构、语言等方面进行批改点评。有了老师一步一步的亲自指导,学生心中的写作思路自然清晰多了。
二、细观察,把作文训练与生活体验紧密相连
有了老师的激趣引导和亲身示范,接下来就要把习作的主动性还给学生。小学生的生活本来是丰富多彩的,但是不少学生对眼前的事物往往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对周围事物缺乏观察力。因此,首先要引导学生去认识生活,培养他们观察事物的兴趣,学生一旦有了兴趣,才能激发他们对生活的向往。当然,要求学生观察要有一定的目的,做到观察不随意,增强对生活中的各种细节的敏感性,将看到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用文字形式反映出来。例如要求描写一处景物,让学生抓住特点具体写下来,并写出事物的动态和静态。我先布置学生有目的地对一处景物进行观察,然后把学生带出课堂,组织他们集体观察我们学校周围的梧桐树,并列出观察提纲:远看(整体)——近看(局部)——具体看(干、枝、叶),按以上顺序认真观察,说说有什么特点,同时让学生进行动态和静态方面的观察,让学生从多方面理解梧桐树的特点,接着让学生在观察梧桐树的基础上观察其他花草树木,并自拟观察提纲,最后把梧桐树与其他事物做比较,说出所观察事物的特点。这样从多角度观察和认识事物,让他们的心灵与事物之间搭起一座情感桥梁。
三、勤练笔,铸就学生的习作成就感
陶行知先生说:“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这句话强调了实践对于获取知识和创新的指导意义。在生活中实践,锻炼习作能力,提高习作水平,是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我要求学生每逢佳节必写作,让学生养成写作的习惯。刚开学时,有了“开学典礼”、“教师节”、“中秋节”,到后来的“国庆节”,每当节目来临之前,我都会让学生写作,并且告诉他们节日中最高兴的事是什么,有什么收获,知道了哪些有关节日的知识等。再加上班里的活动,如“值日”、“大扫除”、“体育课”等,也会相应地安排写作。第二天,教师及时批阅,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当堂写范文,或者将学生最好的作文读给学生听,并且告诉学生写作应围绕主题来写,不要写无关主题的话。长此以往地练笔,学生的语言表达自然会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实验表明,95%的学生是完全能够学好的,学习写作也是如此,对于学生习作的闪光点,哪怕是微小的进步,有时甚至是一句精彩的话语,教师批改后都应加以肯定,鼓励表扬,学生的每一篇习作都付出了一定的辛勤劳动,总希望别人对自己劳动的价值给予肯定与鼓励。教师应顺应学生的心理,做到少改多批,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反馈信息,对好的作文要加以交流和张贴,以致形成内驱力,从而达到促进写作兴趣的目的,激励他们不断进步。
生活处处皆作文,作文无处不生活。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眼,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动人心靈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让生活成为学生写作真正的源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