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阳 刘敏
·临床观察·
弃用颌下区加压包扎对改善舌下腺囊肿术后反应的随机对照研究
向阳 刘敏
目的 探讨放弃颌下区加压包扎对改善舌下腺囊肿患者术后反应。方法 36例舌下腺囊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舌下腺及囊肿摘除术并术后加压包扎。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放弃术后加压包扎。 术后评估VAS值、术区肿胀情况、术区并发症出现情况、术后舒适度、术后复发等。结果 VAS值、术区肿胀情况、术区并发症出现情况、术后复发等两组无统计学差异。但在术后舒适度(进食、漱口、睡眠)方面,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舌下腺囊肿患者,术后放弃颌下区持续加压包扎不但没有增加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的发生,反而能改善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术后口腔护理更为方便和彻底。
舌下腺囊肿; 加压包扎; 术后; 随机对照试验
舌下腺囊肿是较为常见的唾液腺瘤样病变。手术摘除舌下腺是该疾病的重要手术方式,目前已得到广泛认可。术后颌下区加压也被广大临床工作者采纳,但术后颌下区加压常造成患者进食不顺,张口受限,口腔清洁不良,其必要性缺乏数据支撑。我科就放弃颌下区加压包扎对改善舌下腺囊肿术后反应进行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现将治疗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1.1 病例来源及数量
全部研究病例来源于我科2012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36例住院患者。
1.2 纳入标准
1)住院诊断符合舌下腺囊肿者且年龄18~60岁。(通过穿刺检查,超声检查,CT检查等)。
2)无糖尿病或合并有糖尿病经降糖治疗后空腹血糖≤7.1mmol/L。
3)不伴有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衰竭。
1.3 排除标准
1)除舌下腺摘除术者还合并其他手术者。
2)合并有严重心肺、肝肾疾病和造血系统疾病。
3)精神病患者,无法配合术后数据收集者。
4)严重营养不良的患者。
5)不愿接受研究方案治疗的患者。
2.1 病例的随机分组与偏倚的控制
2.1.1 随机分组
对病例编码1~36的信封使用SPSS15.0软件产生2组随机序列,每组序列对应一种干预措施,将干预方法的随机分组结果封装在对应编码的信封中。根据患者接受手术的先后顺序,按照病例编码依次打开信封,按照信封内的干预措施实施。
2.1.2 干预过程无法对患者及医生进行遮蔽或隐藏,研究组通过以下方法减少偏倚:①患者的主刀医生由同一位高年资手术经验丰富的担任。②对收集病人术后数据的医护人员进行培训,避免诱导性提问及记录偏差。③数据由第三方独立统计。
2.2 干预措施
2.2.1 手术方式及术后处理
纳入患者均采用全麻方式,由同一名手术经验丰富的医生作为主刀医生。均采用口内进路行舌下腺及囊肿摘除术。手术中完整摘除舌下腺,术中注意保护舌神经及下颌下腺导管.术毕口内放置橡皮引流条1根。术后第二天拔出引流条。术后常规使用止血药1天。术后第一天及第二天患侧冰敷。术后第一天开始口腔护理。常规住院观察5天。
2.2.2 对照组
常规舌下腺及囊肿摘除术后即予以术侧颌下区持续加压包扎3天。
2.2.3 试验组
常规舌下腺及囊肿摘除术。放弃术侧颌下区加压包扎。
2.3 疗效评价指标
2.3.1 VAS值
术后每日记录VAS1次,5次记录的平均值四舍五入取整数作为终值。
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简称VAS):在纸上面划一条10 cm的横线,横线的一端为0,表示无痛;另一端为10,表示剧痛;中间部分表示不同程度的疼痛。让病人根据自我感觉在横线上划一记号,表示疼痛的程度。
2.3.2 术区肿胀情况
住院期间每日观察,并记录,将最重的等级登记为最终结果
轻度肿胀:术区轻度充血,舌体无抬举。用“1”表示
中度肿胀:术区中度充血肿胀,舌体抬举,但不影响进食及吞咽,用“2”表示。
重度肿胀:术区高度充血肿胀,舌体抬举,影响进食及吞咽,用“3”表示。
2.3.3 术区并发症出现情况(活动性出血、血肿、感染、舌体麻木情况)
记录活动性出血、血肿、感染、舌体麻木的发生率。
2.3.4 术后舒适度 记录是否影响患者日常生活(漱口、进食、睡眠。)若和平时比较有明显影响记录为1,若差别不大记录为0。
2.3.5 术后复发 术后随访,按照末次随访结果记录是否复发。
2.4 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委托第三方使用SPSS 15.0软件进行独立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
3.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共纳入36例病例,完成研究方案的病例共33例,脱落3例。脱落的原因为:患者入组后经过检查发现合并颌下区不明肿块1例,采用口内联合口外手术。患者提前要求拆除加压辅料2例。其中实验组完成17例,对照组完成 16例。组间病例数、性别、年龄等差异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基线可比性。
3.2 疗效指标比较
3.2.1 平均VAS值
在两组患者的3日平均VAS值的评价中,试验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均能耐受术后疼痛感。
表1 平均VAS值
*P=0.133>0.05
3.2.2 术区肿胀情况
两组患者术后术区肿胀情况均为轻度,记录均为“1”,差异无可比性。
3.2.3 术区并发症情况
两组患者术后需均无活动性出血、口底血肿、舌体麻木等并发症发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可比性。
3.2.4 患者舒适度
(1)进食
表2 进食得分情况
*P=0.0.04<0.05。差异有可比性,试验组患者术后进食更为方便
(2)漱口
表3 漱口得分情况
*P=0.008<0.05。差异有可比性,试验组患者术后漱口更为方便
(3)睡眠:
表4 睡眠得分情况
*P=0.008<0.05。差异有可比性,试验组患者术后睡眠好于对照组
3.2.5 复发
两组病人随访时间不同,按照末次随访结果记录是否复发。5例无随访资料,术后即失访。剩余患者电话随访或门诊随访。随访时间不等(1~20月),两组均无复发,(P>0.05),无统计学意义。
舌下腺囊肿最常见于青少年。多属于外渗性黏液囊肿。外渗性黏液囊肿的发生系导管破裂、黏液外漏入组织间隙所致;少数系舌下腺导管系统的部分阻塞,可由微小唾液腺石、分泌物浓缩或导管系统弯曲等原因所致。根据临床表现,常分为3型:单纯型、潜突型(口外型)、哑铃型。根治舌下腺囊肿的方法是切除舌下腺,残留部分囊壁不致于造成复发。文献报道口外型及哑铃型均在口内行切口摘除患侧舌下腺,分离刺破颌下的囊肿,吸尽囊液,术后患侧颌下加压包扎[1]。姚声等[2]认为:对于颌下区囊肿摘除舌下腺后,穿刺抽吸颌下区囊肿后持续加压包扎,可以 促进囊肿吸收。Petel[3]等认为口外型舌下腺囊肿术后颌下区加压包扎可防止复发。但颌下区持续加压包扎的作用却没有足够的数据支撑。
本研究主要探讨在标准摘除舌下腺术后放弃颌下区加压包扎对手术后患者的影响,我们发现放弃加压包扎后并不会增加术后活动性出血、血肿、感染等的发几率。且放弃术后颌下区加压后能改善舌下腺囊肿术后的舒适度,减少术区不适感。
经过临床总结及文献复习,舌下腺囊肿舌下腺摘除术后并发症的避免可注意以下方面:
4.1 出血及血肿
舌下腺主要由舌动脉的分支舌下动脉和面动脉的分支颏下动脉供血,静脉由面静脉后舌静脉汇入境内静脉,血供丰富[4]。尤其是舌下腺前部深面,位置深,术野小,易出血,避免术后出血的重要方式术中尽量钝性分离,发现血管应牢固结扎,组织渗血应彻底电凝止血[1]。术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创口,适当升压,观察有无明显出血。摘除舌下腺后切口黏膜缝合3 ~ 5 针,不宜过紧、过密,并放置引流条,使血液、渗出液可以通过切口引流出来避免术后口底血肿的形成。术后患侧冰敷,可防止出血及减少术区肿胀,可适当应用止血剂,嘱患者术后当进流质,勿烫。本研究发现术中彻底止血后,颌下区加压与否对出血及血肿的形成并无明显差异。
4.2 感染
术后口腔清洁尤为重要,是避免术后感染的重要措施。颌下区加压包扎后患者张口受限,进食困难,咀嚼功能受限,术后口腔清洁及营养均受到影响,势必会增加感染的几率,患者术后舒适度大大减低。颌下区加压后颈部静脉回流受阻,不利于创口愈合。并且,由于口底组织疏松,颌下区外加压后压力向口内传递,并不能真正起到术腔加压的作用。相反,放弃颌下区持续加压后,患者的术后舒适度提高,术后口腔清洁更为方便和彻底。
4.3 舌体麻木
舌体麻木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术中损伤舌神经所致,术中过硬的解剖知识及熟练的外科技术是避免舌神经损伤的重要因素。这主要取决于手术医生的操作水平。
4.4 对于术后复发
在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复发。避免复发的重要措施是完整摘除舌下腺,避免术中残留舌下腺组织是造成复发的原因。本研究在相同的手术技术下,两组患者在3月的随访时间内均无术后复发。颌下区持续加压对避免舌下腺囊肿复发的作用也缺乏数据支撑。
综上所述,就本研究而言,我们发现对于舌下腺囊肿患者,摘除舌下腺后放弃颌下区持续加压包扎不但没有增加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的发生,反而能改善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术后口腔护理更为方便和彻底。
[1] 丁修明,张祥.98 例舌下腺囊肿的手术治疗体会[J].吉林医学,2013,34 (1):94-95.
[2] 姚声,周杰,陈仙芝,李祖兵.75例潜突型舌下腺囊肿临床分析[J].口腔医学研究,2009,25(2):204-205.
[3] Petel MR,Deal AM,Shockley WW.Oral and plunging ranulas:What is the most effective treatment[J]Laryngoscope,2009,119(8):1501-1509.
[4] 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 on giving up the compression bandage to improve postoperative reaction about the sublingual gland cyst
XIANG Yang,LIU Min
(ENT Department of Du Jiang Yan People’s Hospital,Dujiangyan,Sichuan,611830)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giving up the compression bandage to improve postoperative reaction about the sublingual gland cyst.Methods the patients of sublingual gland cyst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treatment group.Control group:resection of sublingual gland+compression bandage.Treatment group: resection of sublingual gland.then evaluate the VAS、edema after operation、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comfort index、postoperative recurrent.Results Treatment group was equal to Control group on the VAS、edema after operation、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postoperative recurrent,but better on comfort index.Conclusion Giving up the compression bandage to postoperative patient of sublingual gland cyst can improve comfort index.
Sublingual gland cyst; Compression bandage; Postoperative;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青年科技创新项目(2016Q080)
611830,四川都江堰,四川省都江堰市人民医院
刘敏,E-mail:liumin0109@126.com
10.3969/j.issn.1674-9006.2017.01.007
R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