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学生发展协调语文教学

2017-05-23 14:32高建国�オ�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韩麦尔于勒主题词

高建国�オ�

朱永新教授是新教育的积极倡导者,先生所提倡的理想智育条款深入人心,真正实施需要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要注意思考着眼学生发展,协调和谐的语文教学。现拙于笔端,权且抛砖引玉。

一、用文本资源形成教学的协调和谐

现行语文教材的编著颇具特色,各册语文教材已不再是纯粹的文本。如在每个单元前都有一个主题词,主题词显得比较简短,但却有相当的文采,能够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学生引入学习境界的效果。所以,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们不能简单地忽略这样的资源。作为教师课堂教学的预设,须要将相关的资源与文本做出比较认真的思考,做出相关的通盘考虑,以形成语文教学的协调和谐。

如教学7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其比较简短的主题词是“人物风采”方面的解说,整个主题词大致有四句话,概述世界人物星空,然后概述人物所具有的共同点和本单元的具体人物,最后强调学习本单元的必需——走近这些人物,以及比较具体的意义。在教学这个单元前,首先让学生去熟悉这个简短的主题词,学习时,则让学生围绕主题词去阅读文本。

如学习高尔基的《童年的朋友》,在学生阅读了“高尔基笔下的对世界充满‘无私的爱”的相关语句后,在学生阅读了“也有无数在自己的位置上默默发光的小星星”的语句后,让学生去比较并整体地介入《童年的朋友》,学生们的感悟是那样的轻松,又是那样的协调和谐。学生们比较有意义地通过自己的阅读,感受到了高尔基称自己的外祖母就是他童年的朋友,“我”被外祖母从黑暗中带到了“光明的地方”,“我”的精神世界得到了极为理想的丰富。

二、用生本资源形成教学的协调和谐

从相关的教育规律看,当今的教学不能矫枉过正,需要研究性学习和接受性的学习。它们各有各的长处,如接受性的学习,就是教师把教材之别人的已知、已会、已有的内容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能够不费吹灰之力,简便易行地获取,也未尝不可。窃以为,没有发挥学生潜能价值的阅读感悟,还应当教师去传授。有发挥学生潜能价值的,应当理直气壮地让学生去自主、合作探究,这就是某种意义上的深入探究。

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笔者将相关的文本知识和对文本相关意义的解读,有分寸地有意识地传授给学生,学生也能够比较好地主动接受。如人们对菲利普夫妇的评价、作品的相关主题等。但这样的传授并非花出多长时间,就在学生主动接受的当下教师话锋一转:人们在阅读《我的叔叔于勒》时,也开始对于勒进行思考,于勒就是十足的败家子?大家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探究,比较中肯地评价于勒。学生在教师的煽情下,进入探究于勒的角色。先是各人发表自己的见解,后是大家对别人的见解进行思考,最后再让大家进行比较激烈的争辩。学生们在比较激烈的争辩中,一个不再是十足的败家子的于勒形象逐步凸显出来。

有学生以为,菲利普夫婦不再是那样的以金钱为重,而是以情意为重,对自己的亲弟弟继续予以支持和关注,那于勒就不至于此。

三、用生成资源形成教学的协调和谐

语文教学让学生去探究,让学生去合作探究,从相关意义上说,是学生思维进行强烈碰撞,并形成理想感悟的理想途径。学生在思维碰撞中,不免会产生思维的不同,表现在相关认识上是完全不一致,有的认识则完全有可能是相反。

如教学《最后一课》,学生在思维碰撞中,大家对韩麦尔先生的见解完全不同。有的学生以为韩麦尔先生是真正意义上的爱国主义者,可有的学生则以为韩麦尔先生是知识分子之不勇敢的象征,是标准的懦夫形象。是肯定前者,还是肯定后者?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不能简单地武断行事。从教育教学的角度看,从对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阅读要求看,这应当是比较难得的生成性资源,必须予以充分利用,必须让学生在继续合作的基础上,荡起学生理想的思维涟漪。

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没有放弃学生合作学习中生成出的资源,而是比较理想地予以利用。学生经过比较慎重的思考发现:如果国力不强,整个国家就没有其抵御的能力,仅凭一个处于底层的知识分子,那就完全是拿着鸡蛋去碰石头,如果带领一个个毫无抵御能力的学生去拼死搏斗,那就等于在拿学生的生命开玩笑。学生经过比较慎重的思考则发现:韩麦尔先生之所以在最后一课中那样去表现,完全是为了在学生的心灵播下爱国的种子。

教育教学的实践比较有意义地告诉我们:学生语文学习的发展,需要学习活动的和谐协调。作为语文教学的第一责任人,须要肩负起比较神圣的职责,须要进行新时期的语文教学研究,尤其应当做出比较冷静的思考,以期达到更为理想的目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新联中学(226363)

猜你喜欢
韩麦尔于勒主题词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下课之后
我校学报第32卷第5期(2014年10月)平均每篇有3.04个21世纪的Ei主题词
我校学报第32卷第6期(2014年12月)平均每篇有3.00个21世纪的Ei主题词
2014年第16卷第1~4期主题词索引
《疑难病杂志》2014年第13卷主题词索引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想
再议《最后一课》的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