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学团队建设探索

2017-05-20 08:12廖爱羚
经营者 2017年4期
关键词:教学团队高校辅导员

廖爱羚

摘 要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以高校辅导员为主要教学力量,基于高校辅导员教学团队的特点和课程特点,教学团队建设有其独特要求,良好的团队建设有利于推进课程建设,促进课程发展,适应时代需求。

关键词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 高校辅导员 教学团队

教育部于2007年12月颁发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要求从2008年起提倡所有普通高校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并作为公共課纳入教学计划,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高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发展至今已有近10年时间。在许多高校,辅导员成为了这一课程的教学力量。随着时代的发展,对这一课程的教学也有了更新的要求,2016年,教育部进一步明确了创新创业的教育目标要求,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中,也进一步提出了扩大学生的学习自主权,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合作式、参与式教学的要求。因此,在新形势下,对以高校辅导员(以下简称“辅导员”)为主力的该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探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辅导员教学团队特点

(一)管理者与教师的双重身份

辅导员的主要职责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日常管理和党团建设等。在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过程中,已在由单一的管理者角色不断转化为管理与教学、服务与辅导相互融合的多元角色。辅导员的日常管理教育工作,会带来一定的教学安排和管理难度。但也可充分利用其一线管理优势,促进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实践性,且教学可以更好地促进辅导员管理工作的专业化,实现双向推进。

(二)团队分散

辅导员分属不同院系,且参与授课人数较多,教学团队存在过于分散的问题,组织管理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在组织管理的过程中,需考虑建立核心的教学团队管理组,统筹分散团队。

(三)学科背景多样

辅导员学科背景不同,课程教学专业化可能受到制约。但专业背景的不同也正适宜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综合性强的特点,充分整合多学科背景辅导员资源,即有利于促进该课程建设。

二、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特点

(一)涉及学科全面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看似仅以学生就业为核心,但该课程教学需涵盖管理学、生涯规划、法律基础、心理学等多门类知识,涉及学科非常全面。

(二)养成教育与知识教育并重

该课程的知识教育是基础,价值养成、实践能力养成是培养的最终目的。因此,教学的能力目标与素质目标需要得到重视。这一过程中,需要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与课后实践。

(三)时效性强

该课程的教学需基于时代背景,相关政策也在不断变化,因此,课程时效性强,需要及时更新,避免内容空洞、与实际脱节。

三、教学团队建设探索

(一)搭建整体性教学团队

以课程教学团队为单位建立课程组,打破院系隔阂,实现教学团队“梯队建设”和“服务管理”。设立课程组负责人制度,并逐层设立课程小组,负责人及小组负责人由相关专业或本领域有一定研究的老师担任,负责制定管理制度及进行考核管理。同时打破“管理”界限,加强服务,将个人教学优势由点到面地推进服务至整个教学团队。其核心是搭建起更为专业的教学团队,服务学生发展。

(二)全员参与的课程建设与资源共享

基于整体性教学团队的搭建,全体成员参与到课程、教材的建设中,使辅导员学科背景多样、教学专业性不足这一劣势得以转化。课程所涉及的学科门类广泛,全员参与、资源共享可促进学科门类整合,将个人优势转化为团队优势,也促进课程内容的专业性、丰富性。过程中分享教学记录,将教学中的素材、课堂经验通过定期研讨及时分享。课程负责人及小组负责人及时整理整合,并形成成果,团队成员在整合基础上不断根据变化进行更新。这是一个动态长期的过程。

(三)教学团队成员教学水平提升

在基础团队搭建完成、团队动态发展形式基本确立的情况下,结合团队成员特点和课程特点,还需不断提升团队成员教学水平,适应新形势下的课程要求。避免单一化的教学能力提升方式,需多渠道、多角度发展。

第一,课堂教学队伍建设。其一,基于课程需加强养成教育这一特点,辅导员教学团队具有其优势,可充分利用一线学生日常管理与教育经验,加强学生意识养成,将管理与教学有机结合。因此,该课程教学能力提升的基础,在于日常管理工作的不断完善。因此,在教学团队管理的过程中,要避免只重教学而忽视日常工作,或只重日常工作而忽视教学能力提升的情况。其二,基于发展学生实践能力这一目标,加强学生自主学习,丰富课程教学方式,显得尤为重要。这对教学团队就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完善自身知识结构,由“备课教学”转为“答疑教学”,由“知识点传授”转为“知识+技能拓展”。因此,教师教学水平提升不仅需要夯实知识储备,还需要提升其课程设计能力,加强案例交流、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环节,这对教师的课堂把控能力也提出了要求。其三,随着创新创业教育目标的明确,教学团队要得以完善,还需实现两个“走出去”目标。教师需提升个人实践能力,“走出去”,将实践性认知带入课堂,同时引导学生“走出去”,提升认知,加强实践。

因此,完成精品而有实效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需要教学团队提升日常管理水平、知识储备、课堂设计能力、课堂把控能力、实践调查及指导能力等。

第二,网络教学平台教学队伍建设。基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以及课程涉及门类丰富这一特点。还可搭建课程拓展教学视频,部分辅导员课以个人专业结合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进行深入拓展,录制网络教学视频。网络教学平台的搭建不仅可以拓展学生课后自主学习,同时,也是教师教学资源共享的平台,教师通过学习课程,实现线上教学研讨。

第三,科研教学队伍建设。现阶段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虽已在高校普及,但对其深入研究和专业化探索还不足。因此,课程要得以突破,教学队伍的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于后续的科研提升。这也是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四)加强团队认同感建设

除了基础的教学建设外,来自不同院系、接触着不同特点学生和教学风格的辅导员教学团队,如何可以投入地完成整体性团队建设、课程建设和资源共享。除了辅导员系统的内在制度和评价机制约束外,在教学方面,更加需要提升团队的认同感及教学认同感,整个教学团队建设需要共同的心理契约。因此,在团队建设的过程中,不可忽视认同感建设。因此可引入团队熔炼活动及建设方案,加强信任。加强团队意识培养,提升价值认同,促进教学水平提升。

(作者单位为成都文理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成都文理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校素质教育课程教学团队管理机制创新”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GX201628。]

参考文献

[1] 江沈红.高校辅导员教学课程与内容设置略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3):53-54+59.

[2] 郑东和.提高就业指导教学时效性的探讨[J].农家科技,2017(1):26-27.

[3] 王勤.浅论基于心理契约的高校教学团队管理[J].教育评论,2014(10):52-54.

猜你喜欢
教学团队高校辅导员
基于水处理生物学及其实验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
民办高校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配合教学的探索和研究
土建类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研究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校企双师团队建设研究
发展视域下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探析
生物工程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