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段“读写结合”应以情助写,循序渐进

2017-05-20 20:44徐丹��
关键词:循序渐进读写结合

徐丹��

摘 要:阅读是“吸收”“加工”的过程,而习作则是“运用”“倾吐”的过程,习作有赖于阅读,而阅读也在习作的基础上得以深入。中年段是小学生学习阅读的关键阶段,又是学习习作的起始阶段,从此时开始探求有效的“读写结合”,既合乎语文学习的规律,又合乎小学生心理特点。对于中年段“读写结合”的实践探索,需要基于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采取“以情助写”和“循序渐进”的原则。

关键词:读写结合;中年段;以情助写;循序渐进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7-087-1

“读写结合”是指:以文章为载体,从文章的内容出发,设计与之相关“写”的训练,使阅读、寫作、思维训练三者融为一体,通过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读写训练,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升。因此读写结合的训练在整个语文教学环节中是尤其重要的。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开展“读写结合”应注意下列原则:

一、轻技法,以情促读,以情助写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丰厚的内心体验来自于敏锐的观察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而这些能力则来自于生活来自于阅读的训练。简言之,做到读写结合,以情促读,以情助写很关键。技法固然重要;但是如若丢了文章的“魂”,掌握再多的技法也只是虚有其表。再加上,面对小学中年级初涉习作的学生,如果过于要求技法,则容易揠苗助长,或者让其感觉难以企及,而产生对习作反感的心理,那便更是得不偿失。反过来亦是如此,要实现以写促读,那定是要找准文章生情独到之处,大做文章。例如:千古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就引得世人啧啧赞叹,就连大学者钱钟书先生也在《通感》一文中就“闹”字摘引品评,可见于文章精彩处的“写”,也是对于阅读能力的提升。

因此,淡化技法,以情促读,以情助写,这是语文学习之于读写结合训练的客观要求。

二、勿随意,循序渐进,读写有序

特级教师丁有宽老师在编写读写结合系列教材的时候,以小学记叙文读写结合“五十个基本功”作为主线,设计和安排了系列训练的内容和要求:一年级,识字法,侧重练好一句“四素”(时、地、人、事)完整的话;二年级,查字法,侧重练好连续、并列、总分、概括与具体四种句群;三年级,读书法,侧重练好连续、并列、总分、概括与具体四种结构段;四年级,读记法,以篇章为重点,侧重练好审题、立意、选材、组材、观察、修改6种能力;五年级,对应法(读写七条对应规律),以培养学生自学自得、自作自改的能力为重点,强化综合训练。可见,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循序渐进地展开读写结合的相关训练,中年段读写结合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特殊性:

1.中年段读写结合重在“模仿”

起始阶段的“仿”,从“遣词造句”开始。比如: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北大荒的秋天》一文,词句优美、错落有致且富有童真童趣,学生喜于朗读,乐于创造。描写天空时写道:“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教学时,笔者引导学生比较“一道银灰”和“一道灰”、“一道橘黄”和“一道黄”、“一道血红”和“一道红”、“一道绛紫”和“一道紫”,体会作者遣词之精准,随后模仿拓展词语:“一道( )红”“一道( )黄”“一道( )紫”。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得到了激发。只要教师善于挖掘,类似有提示的仿写,在教材选文中比比皆是。

2.中年段读写结合巧在“设境”

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曾说过,语文学习就是要教师带着学生还原语境,在语境中学习语言文字。因此,只有依托于丰富的情境,才能启发学生思考,加深阅读感受,也才能使得习作时做到笔下有物。例如:学习三年级上册《卧薪尝胆》一文的时候,执教的教师带领学生理清故事的来龙去脉,通过多张图片的方式呈现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抓住关键词“屈辱”,引导学生看图并想象,走入课文情境,在脑中再现主人公勾践在吴国的遭遇,揣测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而,通过拓展写话的方式,丰富课文第三小节的内容,从而也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巧设情境,能够为读写结合减阻力,增效益。

3.中年段读写结合难在“篇章”

对于习作起步阶段的学生而言,真正有难度的是篇章的写作,如何做到行文的“起-承-转-合”,如何让文章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如何使得文章结构张弛有度,亮点突出等都是难点。特级教师刘寿华老师在教学《九色鹿》的时候,教师指导学生改写课文,教师示例:首段为“九色鹿哇,九色鹿,你是一只美丽的鹿,双角洁白如雪,身披九种鲜艳毛色。”而后以“九色鹿哇,九色鹿,你是一只( )的鹿,( ),( )。”的句式,按照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补充填写。在全班学生的合力创作之下,一首精美的小诗就完成了。可见,对于中年段的小学生,如何实现篇章的迁移写作不是一件难事。

阅读是“吸收”“加工”的过程,而习作则是“运用”“倾吐”的过程,习作有赖于阅读,而阅读也在习作的基础上得以深入。在语文教学的时候讲求“读写结合”,便是力求打通学生学习语文的通道。可以明确的是,中年段是小学生学习阅读的关键阶段,又是学习习作的起始阶段,从此时开始探求有效的“读写结合”,既合乎语文学习的规律,合乎小学生心理特点,有着重要的阶段性意义,值得教师们在这条道路上不断探索,孜孜以求。

[参考文献]

[1]丁有宽.丁有宽与读写导练[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04).

[2]高会然.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实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11).

[3]汪潮.读写结合的历史追溯[J].创新教育,2002(03).

[4]李本友.中美两国读写结合路径建构的比较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2(10).

猜你喜欢
循序渐进读写结合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国际三大音乐教学法在儿童音乐启蒙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浅谈写字教学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