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能俊
笔者曾在多个场合讲到自己亲眼所见的一个课例。
这是一次常态的推门听课,执教教师属于“草根一族”,上课内容是“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开课时,教师让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本课的思维导图,时间为十分钟。笔者所观察的小组用了不到七分钟完成任务后,开始讨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环保类的好文章那么多,编者怎么偏偏选了这样一篇进教材?七嘴八舌之后没有结果,就借全班交流思维导图之际把这个问题抛给了教师和其他同学。大家众说纷纭,十多分钟也没有一个定论,教师只好说,这个问题留到课后慢慢去解决,你们也可以给编者写封信,把你们的意见转达给他们,这才算告一段落。接下来,教师播放了一组环境污染的图片,然后让学生再读课文,希望这次能够围绕“环保”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学生非常活跃,也很自由,读书的、讨论的、上网的都有。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明明知道汽车排放的尾气污染环境,但为什么私家车越来越多呢?”“在贫困山区,人们不砍伐树木,靠什么过日子呢?”“现在的雾霾天气越来越频繁,国家都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些地方的环境非常恶劣,为什么住在那里的人们不抗议?”……学生的问题五花八门,讨论也是空前激烈,最后在不了了之中下课。
每次讲完这个案例,征询听者意见时,都会听到类似的声音:
“这样的课堂能学到什么?”
“这个班上的孩子是‘君子动口不动手,到时候考试怎么办?”
“教师缺乏基本的课堂调控能力。”
“这位教师完全被学生牵着走,课堂效率非常低。我认为教师在课前还是要精心设计,多做一些预设。”
“这样教学怎么保证基础知识的落实?能力差的学生怎么办?”
“教师无视教材的存在,只顾搞一些花哨的活动。”
从发言者按捺不住的、愤然的质疑中,笔者强烈地感受到当前课堂转型的艰难。
这节课固然不够完美,有些环节甚至显得粗疏、稚嫩。但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那就是:教师把话语权交给了学生,学生主宰了自己的学习。这在当下千篇一律的课堂模式下弥足珍贵。置身于这样的课堂,笔者被学生勃发的热情感染,被他们充满智慧的争论吸引,并为他们精彩的观点暗暗喝彩。这样的课堂,学生不再是木偶,教室不再是孤岛,在多维的互动中洋溢着交响乐般的旋律。
回顾当前所推崇的优质课、公开课,我们看到了精致的教学语言、精密的教学设计、精美的多媒体课件、精妙的节奏把握,但就是看不到活生生的学生、蓬勃向上的精气神!我们不禁要问:学生去哪儿了?
叶澜教授指出,“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笔者以为,当前课堂教学中最大的缺失就是对作为教育对象的具体个人——学生的生命的关注。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对学生状况的研究重视程度远不如对教材、教法研究的重视。即便对学生展开研究,往往也是缺乏学生立场,做得似是而非或面目全非。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种情况是教师虽然知道要有学生意识,但只把学生作为认知体对待。教师思考的焦点在于,如何让学生接受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如果有困难又该如何引导,进而考虑如何提高训练效果和考试成绩。在这种理念下,学生为承载知识而存在,是移动的书橱,是待填充的空心布娃娃。
第二种情况是教师心里虽然有学生,但学生作为受教育的一方,以教师教学的配合者身份出现。教师按着教学预案亦步亦趋,防止课堂发生“意外事件”,如有“节外生枝”,迅速引回“正途”,并将此视为“教学机智”加以总结,由己及人。在这种理念下,合乎教师心意的回答被看作是“优秀”的表现,而学生个性化的表达则被认为是“杂音”,教师上课的过程就是一边发现“优秀”,一边驱赶“杂音”的过程。
第三种情况是教师心里虽然有学生,但只是抽象的学生。笔者曾在语文教师备课本上看到这样的学情分析:“本班有42名学生,多数人能自主识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喜欢课外阅读。少部分人缺乏阅读理解能力,书写较差。”这种笼统的表述之下,学生没有了独特的面孔,没有了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学习风格,教师就是在这种既高度抽象又高度模糊的状况下“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可见,我们对“学生”的理解极不完整,对“学生”有太多、太久、太深的误读。钟启泉教授说,“一个教师倘若不研究儿童,就像一个医生不研究病人一样,是荒唐可笑的。”“倘若我们的学校和教师缺乏必要的儿童学研究的专业准备,所谓‘创新教育只能是缘木求鱼。”坚守学生立场,首先需要在真实、丰富、复杂的教育场景中重新发现学生,在古今中外经典性的教育论著中重新感悟学生。我们基本可以达成以下共识:
1.儿童的本义是自由。
2.儿童都是具体的,都是拥有内在独特性的存在。
3.儿童都具有潜在的创造能力。
4.儿童的发展不总是按照一定的速度进行的,它包含了急剧、停滞或是迟缓的时期。
5.儿童是靠自己的力量一步一步前进的。
6.儿童生活在社会关系中,并在不断地与周边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生存和发展。
“坚守学生立场”不是一抹时尚的口红,它以坚实的专业知识为基筑就教育的“理想国”,召唤教师从“教的专家”转向“学的专家”。所谓“专家”,就是教师不能仅凭过往的经验从教,而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有实证精神,能从学理上梳理自己的经验和观点。所谓“学的专家”,就是指教师要掌握学习心理学的原理,以此指导学生学习;研究每个学生的学习发生机制,给予建设性的帮助;收集学生个案,分析背后的成因,找到其“最近發展区”;保持对各种学科前沿进展的关注,不断更新、优化学习策略。没有丰厚、现代的专业知识,“坚守学生立场”就像没有脊骨的软体动物,永远只是一句趴在纸上的说辞。
20世纪下半叶,生物学和人类生命研究开始了突破性的发展,尤其是脑科学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对教学的影响也日益加深。有研究者表明,根据大脑学习的规律来进行教学,形成“适于脑”的教学而不是“对抗脑”的教学,就能避免“满堂灌”“填鸭式”的做法,提高课堂效率。比如,大脑对于最前面和最后面的学习内容印象最深,所以在时间安排上不宜采用长课时制,时间段的转换采用故事、笑话、休息等策略维持学生的兴趣。比如,运用概念图可以从课程内容中抽取出观点和细节,运用视觉图形的方式表达出来,建立事实与概念的联系。又比如,“安静地看书时的脑活动水平比较低,但如果实施多感官刺激,脑活动水平会立刻提高。假如在生活与书本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大脑将进一步被激活。倘若要求学生在学习信息后复述知识,那么学生的大脑活动水平就达到了最高。有多样的感官输入,有大量的与知识交互的机会,建立个人与社会的联系,让学习材料与生活密切相关——在这样的环境里,学生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集中注意力,投身学习。”
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对“人”的研究逐步深入,许多成果都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创生提供了强大的血液输送。如果我们的教学不主动汲取这些养分,那么注定要在陈旧、落后的圈子里自娱自乐、徘徊不前。因此,我们应该在学习、吸纳与之相匹配的教学理论、学科知识的过程中实现对学生立场的坚守。
坚守学生立场,构建“学为中心”的课堂,诉诸于实践操作层面,还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是教学内容的研制与学情分析的对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对教材、教法的研究和对学情的分析存在“两张皮”的现象,关联度不够。从常理上讲,教材只是学习的材料,而且不是唯一的材料,任何教材恐怕都不能适用于所有的学生,需要使“料”为特定的“人”所用。因此,适宜的教学内容应该是教材解读和学情分析两者碰撞、对话、融合的结果。笔者从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刷子李》一课的“教学内容研制”中截取一个小片断供大家参考。
针对《刷子李》的特点,笔者梳理出以下教学内容:
1.行当+姓氏的命名特点。
2.通过赏析描写刷子李外貌、神态、动作的相关语句,感受刷子李的高超技艺。
3.从曹小三的角度感受刷子李的高超技艺,初步感受“内焦点叙事”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4.了解作者通过情节突变的结构方法表现刷子李的技艺高超,在今后阅读同类小说时能有意识地关注情节变化对人物塑造的作用。
当然,这只是笔者个人对课文的解读。学生对《刷子李》是什么态度呢?笔者课前对全班35名学生做了一个调查。
基于学生的兴趣点,设置问题“你最感兴趣的地方是什么?”有26人对刷子李身上的白点最感兴趣,占比74%;9人对刷子李刷墙的动作最感兴趣,占比26%。基于学生的困难点,设置问题“你认为哪里有困难?”27人认为学习这篇课文没有困难,占比77%;5人不清楚曹小三学到了什么,占比14%;1人不清楚曹小三为什么发怔发傻,1人不清楚刷子李为什么不沾白点,1人认为字词有困难,各占比3%。基于学生的期望,设置问题“你希望老师怎么上这篇课文?”14人希望老师再讲一些刷子李这样的故事,占比40%;11人希望学习写人的方法,占比31%;10人没有回答该问题,占比29%。
从学情调查来看,学生普遍喜欢这篇课文,认为读懂课文内容没有太大困难,主要兴奋点集中在刷子李黑衣黑裤上的“白点”上,觉得“白点”像幽灵一样在文中时隐时现,有一探究竟的想法。
因此,笔者认为应该遵循学生的兴趣点和期望,把《刷子李》这节课定位于教学生怎样读小说——品味情节的变化及其作用,发现阅读此类小说的关键点,进而产生阅读八年级下册《俗世奇人》的兴趣。
理想的教学内容的研制过程,是教师将由自身专业高度所解读出来的“重点”“难点”,与“这个班”的“这个学生”的学习兴奋点、疑惑点、生长点结合起来不断追问、对比、遴选、审议,渐次“贴近地面飞行”的过程。
第二是教学重心下移。教师围绕核心目标,设计出“大问题”,然后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就如开篇所讲到的那个课例一样,一堂课就两个问题、两大板块。在笔者看来,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的意义在于,学生因自主选择而点燃了主动学习的愿望,因没有“干扰”“替代”等因素使学生的潜力有了发挥的余地,生生互动、小组合作的技能获得了实践、历练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尽管学生可能学得不够完善,不太深刻,甚至还会“跑偏”,但那毕竟是学生自己的,也是有待于发展和提升的经验,这些经验将会是后续学习的宝贵资源,更是动力之源。就像《只有一个地球》课堂上所发生的那样,教师看似随性的放手,使得学生带着他们的已有经验,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两难命题,开始了一场属于他们自己的、具有普遍意义上的环保大讨论。与那种读读课文、谈谈感受、喊喊口号的课堂教学相比,在拓展学生思维、深化主题理解方面成效显著。
教学重心的下移,还意味着对每个学生个体的关注,对学生差异的关注,这种关注的背后是民主、公平、正义的价值体现。在教学中,若用理性的眼光审视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就会发现,它是推动或优化课堂实施的力量,是蕴藏智慧、创造无限可能性的教学资源。笔者在执教五年级下册《桥》时,曾问学生,小说的结尾是老汉死去能打动人心还是活着更令人感动?在多数学生点头默认前者时,有几个学生表达了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好人就应该活着,活着就是美好的。请看以下课堂实录:
生。:我觉得好人应该有好报。如果老汉活着,他和儿子、妻子在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不是一样很感人吗?
生::我甚至认为作者有点残忍,他写成了一个悲剧。如果好人都是死去的结局,那将来谁去当好人呢?
师:是的,面对同一个作品,每一个读者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从你们的发言中,我还能感受到你们的善良。现在就请大家顺着刚才两位同学的发言去思考,如果作者真的把小说的结局写得很美好,比如他不仅没有死,反而还上了电视,还得到了表彰,你在阅读时会有什么感受?
生1:心里高兴啊。
生2::替他高兴。
师:那还会产生刚才的思考吗?
生2::我想不会吧。
生3:我也会替他高兴。但可能就是,故事读完了就完了,不会往深处想,不会为老汉和他儿子的死惋惜半天。
师:作者正是抓住了你们善良的本性才这样写的。你们觉得越是美好的,他偏偏要把它写得十分悲剧。
生1:老师我懂了!作者是故意不按我们想法寫的,这样就会出乎我们的意料。
生4:我们越是觉得美好的,作者写成了悲剧,我们就会觉得越痛苦、越难过。
师:说得真好!这样写不仅让我们感到伤心、难过,更能从中感受到老汉的了不起,感受到他的那份无私、无畏……
在以上案例中,正是因为两名学生与众不同的想法,促成了对话题的深入探讨,从另一个侧面领悟到小说悲剧性结尾的艺术魅力。这在上课之前是完全没有预料到的事情。
第三是从“学”的证据中判断“教”的合理性。教学应以人的生命发展为第一价值,将人的发展视为根本的和最高的原则。对一节课的观察和评价,应当从“学”的角度——学生的专注度、参与度、学习收获等方面研讨教的对与错、优与劣的问题,从课堂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出现的障碍去探究教学环节的改进、课堂的重构。在课堂教学推进过程中,教师要摈弃以往“按图索骥”的习惯,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以此调整教学内容,控制教学进程。而且,前者决定后者。故而,教师在课堂上的基本姿态是——倾听。
坚守学生立场是每个教育者终其一生的选择,在整个职业生涯中,我们都要接受这样的挑战:研究学生、发现学生、成就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