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链接

2017-05-20 08:31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小凡枝江市词语

近日,听一位教师执教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学生朗读“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七岁儿子的学校。…已变成一片废墟”后,教师问:“混乱”“废墟”分别是什么意思?学生很准确地说出了这两个词语的意思,但都是读的字典上的解释,而教师也没有做进一步的引导。

对五年级学生来讲,“混乱”“废墟”的意思不难理解。教学仅仅停留在意思的解释上,体现不了这两个词语的价值。我们不妨引导学生想象洛杉矶发生地震之后的悲惨景象:房屋倒塌,路面塌陷,到处是残垣断壁;人们惊恐万分,衣衫褴褛,流着眼泪在瓦砾中寻找失踪的亲人……学生把词语读成画面后,再读一读这段话,情感就能真挚,对话就能顺畅,课堂就会出现新气象。

(枝江市公园路小学

宋青梅)

开学的第一节语文课,我带领学生“开火车”朗读课文。轮到小凡时,他安静地坐在座位上,低着头,并没有要读的意思。同桌小艾大声说:“老师,他可以不读,每次开火车时,他都不参加。”“小凡,你不会读吗?”我和颜悦色地问。他没有回答,把头压得更低了。“你若不会,就跟我读。”我读完时,他没有跟读,只是稍稍抬头看了我一眼。“别怕,跟我读!”我轻声鼓励他,而他仍然无动于衷。

只有部分学生参与的课堂,算得上是好课堂吗?我知道,我不能放弃,我必须想办法让小凡跨过这道坎。“同学们,我们一起陪小凡读这句话,好吗?”没有孩子拒绝我的提议,而我看到,小凡终于张开了口。“有没有人愿意单独陪小凡读一读这句话呢?”我进一步铺垫。“现在,小凡,你能单独读一读这句话吗?”小凡腼腆地笑笑,轻声朗读起来。

(枝江市安福寺小学许晶晶)

《跨越百年的美丽》是六年级下册的一篇文章,讲的是居里夫人的故事。

这篇课文中,“美丽”既是文眼,又是主线。怎样引导学生从宇里行间寻觅出“美丽”呢?反复研读中,“坚定”“淡泊”两个词语渐渐地在我眼前清晰起来,我感觉我找到了曲径通幽的入口。教学时,学生围绕“坚定~淡泊”这两个词语,在字里行间寻觅、思考、感悟。“烟熏火燎~眼花耳鸣”等重点词语,以及“一锅一锅”“三年又九个月”“成吨”“0.1克镭”“107個名誉头衔”“两次诺贝尔奖”等重点数字被学生充分咀嚼。于是,“美丽”变得真切起来,敬佩变得实在起来。

其实,每一篇课文都有“点”有“线”,教学时找准了那个“点”,攥稳了那条“线”,就更容易走近作者,走进主人公,从而打造出好课堂。

(枝江市江汉路小学杨梅)

在“好课堂”磨课活动中,我指导一位教师试教三年级上册的《赵州桥》。执教者忠实地执行了教学设计,课上得条理清晰,井然有序,但我总有一种索然无味的感觉。观察了一下学生,他们都机械地执行着教师的要求,毫无生气。

这种情境触动了我,我不由地想起苏霍姆林斯基的话:“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

课后,我们总结了这节课的得失,并对原来的教学设计进行了调整。再次上课时,教师这样切入:“读了课文后,你产生了怎样的情感?”顺着学生的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找出了课文最后一段:“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接着,教师以“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为话题,引导学生细读、批画,并分组交流。最后的集体交流阶段,学生主动汇报自己的发现,发表自己的体会、感悟,学习热情很高。

(枝江市丹阳小学董小琳)

鲍老师正在上研讨课——《地震中的父与子》。

师:你从文中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父亲的了不起?

生1: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师:是啊!在这漫长的36小时的挖掘里,父亲会经历些什么呢?(学生的思路打开了,鲍老师开始深情导读)当父亲刨烂双手、眼睛里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浑身无力时,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生2:儿子在等着我。

师:当父亲两天一夜没吃东西,渴得口干舌燥,饿得头昏眼花时,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生3:找到我的儿子。

多次铺垫,多次朗读后,我期待的一咏三叹的“精彩”并没有出现。为什么?我在头脑中反复回放刚才的教学镜头:刚放音乐时,我确实受到了感染。第一次朗读时,我有那么一点动情。第二次、第三次朗读后呢?我忽然明白:问题在于教师,那些长短不齐的描述语言打乱了学生的情感节奏,学生好不容易激起的敬佩之情被教师漫长的导读语给“憋”回去了。

好课,是师生与文本之间情感的共鸣,而教师的语言节奏与学生的情感节奏“合拍”,学生才可能产生共鸣。

猜你喜欢
小凡枝江市词语
小鬼当家
货比两家乐趣多
容易混淆的词语
枝江市农村合作金融试点经验与不足
制服一个哈欠
让理论宣讲接地气 为基层群众搭天线——枝江市创新“三分钟讲堂”的做法、成效与启示
一枚词语一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