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 瑾
(四川省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四川 成都 614000)
随着我国平均生产年龄的增大,妊娠并发症增多,新生儿体重增加等综合原因,所致生产时长延长,虽目前临床提出了新的产程管理,但是临床争议较大[1]。因此为产妇提供更安全的分娩结局,将在我院(2016年01月~2017年10月)自由分娩体位产妇198例采取新产程管理,旨在为产妇生产提供更好的分娩结局。
纳入标准:正常产妇;单胎足月;无大出血倾向;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坚决要求剖宫产术生产;大出血倾向;产前重度子痫;精神异常;合并其他感染者。将在我院(2016年01月~20178年10月)于我院自由分娩体位产妇396例,其中198例采取常规产程管理为对照组,年龄23~41岁,平均(28.92±3.56)岁,孕周(38.14±1.23)周,身高(161.53±4.54)cm,产前体重(66.02±3.02)Kg,B超胎儿体重(3424.41±281.02)g,有流产史23例。另198例采取新产程管理为实验组,年龄23~40岁,平均(28.33±3.72)岁,孕周(38.02±1.12)周,身高(162.31±4.02)cm,产前体重(65.92±2.99)Kg,B超胎儿体重(3384.14±275.21)g,有流产史25例。对照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给予心电监护仪检测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自由体位分娩:依据产妇喜好选择舒适度较好自由体位,并可以协助手扶把、分娩球等有助于生产的工具。枕位异常先露缓慢下降时,有针对性调整,劳累时卧位缓冲休息。检测胎心、宫缩情况,注意产程的进行。第二产程则首选产妇可以自然用力生产的体位,胎头露出3cm需要准备接产时,产妇可自由选择半卧、侧卧位或者俯卧位,床头抬高调整舒适度作为胎儿娩出体位。对照组采取自由体位分娩联合常规产程管理。实验组采取自由体位联合新产程管理:第一产程:①潜伏期初产妇>20h,经产妇>14h,缓慢而有进展则不符合剖宫产指征。②活跃期:宫口扩张6cm为活跃期标志;③活跃期停滞:宫缩良好破膜后宫口扩张≥6cm,停止扩张≥4h,为活跃期停滞。第二产程:初产≥3h(硬脊膜外阻滞≥4h),胎头下降、旋转可诊断产程无进展;经产≥2h(硬脊膜外阻滞≥3h),胎头下降、旋转可诊断产程无进展。
详细记录第一、二、三产程时间、分娩结局(包括顺产、剖宫产、助产,其中助产包括:会阴侧切、产钳等采取措施协助生产者)。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进行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进行x2校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产妇第一、二、三产程时间、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助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第一、二、三产程时间、分娩结局对照
女性必经阶段-分娩,其安全是临床不断探讨的话题,因目前生产方式多种多样,而顺产并发症低、生产安全为临床推荐[2]。自由体位分娩为目前妇产科较为推崇的分娩模式,可改善胎儿和母体骨盆的关系,竖位更能发挥地心引力作用,胎头紧紧贴合于宫颈,再由子宫体本能的条件反射,产生有效的宫缩,增强顺产产力[3]。当胎位异常时,可通过重力作用及杠杆原理配合脊柱屈曲,改变胎头与胎儿脊柱的夹角,从而扶正胎头方向,使胎儿下降和旋转相对容易。产妇趴位翘动骨盆称之为骨盆摇摆,利于胎儿的旋转。目前生产结局中产妇均认为剖宫产生孩子“不遭罪”,但术中出血、术后血栓、再次妊娠前置胎盘和子宫破裂几率高于顺产产妇,增加手术风险和围术期胎儿死亡风险。新产程管理减少了对产妇干预,放宽各产程时间以适应[4]。旧产程中潜伏期和活跃期界限为宫颈扩张至3cm,而标准则以6cm为依据,剖宫产指征亦放宽。本研究中,实验组产妇第一、二、三产程时间、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助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研究结果与李玉珍[5]等研究结果相近。
综上所述,对于生产产妇而言采取自由体位分娩联合新的产程管理,虽可延长第一、第二、第三产程时间,但可降低助产、剖宫产几率,提高顺产率,效果理想。
参考文献
[1] 张红梅.人性化护理应用于自由体位分娩中的护理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5,19(11):2412-2413.
[2] 郭晓玉.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在自由体位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5,21(14):95-96.
[3] 邵银雪.自由体位对初产妇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分娩的临床观察[J].大家健康,2014,18(8):297-298.
[4] 杨 俊.人性化护理在产程中的运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4,13(7):4320-4321.
[5] 李玉珍.导乐陪护配合自由体位对分娩结局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5,13(8):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