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断待测阻值范围的新方法

2017-05-18 06:38:08董洪琼
物理通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电流表内阻阻值

郎 军 董洪琼

(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 重庆 400061)

推断待测阻值范围的新方法

郎 军 董洪琼

(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 重庆 400061)

提出了仅由两组试触数据推断侍测阻值范围的创新方法,应用该方法分析了困惑中学师生的一个典型实例,揭示了传统试触法的适用条件.

试触法 内接法 外接法 示数 阻值范围 创新方法

1 提出问题

试触法是在不改变控制电路中滑动变阻器阻值的条件下,只将测量电路由电流表内接法换成外接法,测得两次电表的示数(U内,I内)、(U外,I外),根据两次示数变化情况做出判断.具体方法是:

2 理论推导

不论控制电路是限流式还是分压式,根据等效电压源定理,可以将两次的电路简化为图1和图2,图中E′和r′分别为等效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图1 内接法简化电路

图2 外接法简化电路

对图1,测量值

(1)

对图2,测量值

(2)

容易证明,从图1变到图2,外电阻的阻值增大(参见参考文献1),从而总电流减小,外电压增大.因此有

(3)

U内

(4)

由(1)、(4)两式可得

(5)

由(2)、(3)两式可得

(6)

于是就得到了Rx更为精确的取值范围

(7)

由式(1)、(2)还可以得到RV和RA的制约关系

(8)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进一步解出等效电源的内阻r′和电动势E′

(9)

E′=U外+I外(RA+r′)

(10)

由式(8)可知

当RA增大时,RV单调增大.

由式(3)、(4)、(8)可得RA和RV应满足的条件为

(11)

(12)

在U内,U外,I内,I外为已知条件的情况下,式(7)给出了Rx更精确的取值范围,式(11)、(12)给出了RA和RV的取值范围.值得注意的是:RA,RV,E′,r′是互相制约着的,不能各自随意取值.由式(8)、(9)、(10)可知,RV,E′,r′都是RA的函数,不难证明,当等效内阻r′趋近于零时,RA趋近于下限值,RV趋近于下限值,Rx趋近于上限值;而当r′趋近于∞时,RA趋近于上限值,RV趋近于上限值,Rx趋近于下限值.但是RA不一定能取到式(11)中的所有值,因为由RA的值结合式(9)、(10)解出的r′和E′要符合实际.同理,RV和Rx也不一定能取到式(12)及式(7)范围内的所有值.

3 实例分析

(例:U内=2.5 V,I内=4.6 mA,U外=2.3 V,I外=5.0 mA)

将各值代入式(1)、(2)、(7)、(11)、(12)求得

R内=543.49 Ω

R外=460 Ω

Rx∈(496.55 Ω,503.48 Ω)

RA∈(40 Ω,46.9 325 Ω)

RV∈5 326.8 Ω, 6 250.0 Ω)

表1是电流表的电阻取不同值得到的结果.

表1 不同电阻取得的结果

从表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两种接法测量误差的大小与电流表电阻RA的阻值有关,在符合实际的情况中,有时内接法误差较小,有时外接法误差较小,在这种情况下,试触法已经失效,再争论分母该取哪一次的值也就没有意义了.

在分析这个例子的时候,有人同时假定了RV=5 000 Ω和r′=100 Ω两个条件,这是不合理的,根据本文的分析,本例中的RV∈(5 326.8 Ω,6 250.0 Ω),不可能取RV=5 000 Ω;同时,当RV取了某个合理的值后,r′的值也就确定了,不能随意赋值.

同时可以看出,由于Rx∈(496.55 Ω,503.48 Ω),不论取R内=543 Ω还是取R外=460 Ω为测量值都有较大误差.本文的方法更能准确地确定Rx的测量值(如可取500 Ω).

(例:U内=2.5 V,I内=3.0 mA,U外=1.3 V,I外=6.0 mA)

由这4个测量数据可得:R内=833 Ω,R外=217 Ω,Rx∈(293 Ω,633 Ω),RA∈(200 Ω,540.5 Ω);RV∈(329 Ω,833 Ω)

表2是电流表的电阻取不同值得到的结果.

表2 不同电阻取得的结果

( 例:U内=2.5 V,I内=4.6 mA,U外=1.5 V,I外=5.0 mA)

计算得R内=543 Ω,R外=300 Ω,Rx∈(315 Ω,343 Ω),显然这种情况下试触法适用.

(例:U内=2.5 V,I内=3.0 mA,U外=2.4 V,I外=5.0 mA )

计算得R内=833 Ω,R外=480 Ω,Rx∈(779 Ω,813 Ω).这种情况下试触法也适用.

4 几点结论

(4)不论哪种情况,如果知道电路的等效内阻远小于等效外阻(如控制电路采用分压式电路),可取本文方法中Rx的上限值作为测量值,即

值得一提的是,本文方法的可靠性还可以这样检验:先设定E′,r′,RV,RA及Rx的值,用电脑算出U内,I内,U外及I外的值,然后由这4个值用本文的方法算出Rx,RA,RV等的可能取值范围,再与真实值比较.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1 何崇荣.用试触法判断电流表内接和外接的依据.中学物理,2011(07)

2 郭保忠.浅谈试触法之伪.中学物理,2012(05)

3 张天为,付佳,李丰果.试触法电表偏转变化规律的实验测试与分析.物理教学探讨,2014(07)

4 谭一伟.电流表内接还是外接——“试触法”释疑.物理通报,2015(08):38~39

2016-11-21)

猜你喜欢
电流表内阻阻值
四线制阻值检测电路实验研究
励磁线圈对插入式电磁流量计的影响
Effect of Xuebijing injection on hematopoietic homeostasis of LPS induced sepsis in mice
低电阻碳膜板制作及其阻值的优化
对一道电学实验题的思考
“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复习课之八问
电流表使用“四步走”
伏安法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值与真实值
试论电流表的改装、校准及其应用
超级电容器内阻测试方法研究
电源技术(2016年9期)2016-02-27 09:0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