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当归拈痛汤加味膏剂联合甲氨蝶呤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2017-05-18 01:18赵玉玲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膏剂汤加类风湿

袁 丽,赵玉玲

(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总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探讨当归拈痛汤加味膏剂联合甲氨蝶呤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袁 丽,赵玉玲

(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总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目的观察当归拈痛汤加味膏剂联合甲氨蝶呤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RA患者运用随机法则,分成2组,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外用当归拈痛汤加味膏剂,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者局部关节肿胀疼痛缓解情况及VAS疼痛指数评分,从而对最终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经过连续2周的治疗,对治疗有效率比对后发现,有效率分别为治疗组91.67%、对照组80.56%,治疗组的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组VAS疼痛评分,局部疼痛评分、关节症状总积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拈痛汤加味膏剂联合甲氨蝶呤疗效明显,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各项指标明显下降,临床应用值得广泛推广。

类风湿关节炎;当归拈痛汤加味膏剂;外治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自身免疫系统疾病,以关节病变为主,具有高致残率,急性发作期炎症反应剧烈,肿痛明显,严重影响工作及生活[1]。目前临床常规治疗为非甾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抗风湿药物和生物制剂,且存在不良反应多、价格昂贵,临床应用时给患者造成了一定层次的精神压力。活血祛寒散瘀、温经止痛是目前中医外治法的治法,起效形式平稳安全是内服药物无法取代的,而通过对类风湿关节炎病情急性发作期的症状,中医认为辩证论治“湿热蕴结关节”。当归拈痛汤加味膏剂系外用贴敷药,具有活血通络祛瘀、止痛消肿的作用,本研究旨在观察当归拈痛汤加味膏剂对类风湿关节炎疼痛加重期症状缓解的平稳性及可行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所有临床观察病源均为新疆军区总医院我科自2015年1月~6月门诊患者,分组采用随机法,分为2组。36例治疗组的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29例,平均(51.24±10.39)岁,病程7~22个月,X线分期:Ⅰ期18例,Ⅱ期4例,Ⅲ期14例。对照组36例,男性9例,女性29例,平均(51.07±9.31)岁,病程7~21个月,X线分期:Ⅰ期21例,Ⅱ期5例,Ⅲ期9例。研究对所有入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患病时间、临床症状等因素进行了统计,无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具有临床可行性。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进行了伦理检查,符合伦理审查标准。

1.2 临床诊断标准及辩证分型

采用美国风湿病学会(ACR)1987年修订的RA诊断标准[2]。中医辨证诊断符《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证属风湿热痹者。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符合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4],VAS疼痛指数评分≥3分,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接受随访者。排除合并血液、肝脏、心血管疾病等病情复杂,且无法耐受本研究的病患、以及肌肤对中药敏感人群。

1.4 研究方法

所有入组患者的基础治疗采用临床诊疗规范的正规西药治疗,予甲氨蝶呤片10 mg 1周口服。治疗组:外用当归拈痛汤加味膏剂,1~2贴/关节/次,每24小时更换1次药,连用14天。对照组:外用膏剂的模拟剂,方法同当归拈痛汤加味膏剂组。当归拈痛汤加味膏剂及安慰剂,均由我院药剂科制剂室协助制作完成。

1.5 观察指标

观察评比分主要及次要指标,VAS疼痛指数评分、患者局部关节肿胀疼痛缓解指数为主要指标。关节症状总积分、临床疗效评分为观察次要指标

1.6 数据分析

采用双侧检验,运用SPSS 20.0软件对观察结果数据进行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2组治疗前后VAS、局部疼痛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在VAS疼痛指数评分方面,较治疗前均有下降,当归拈痛汤加味膏剂组的下降幅度较安慰剂组突出。两个观察组在局部疼痛评分方面,较治疗前均有下降,但当归拈痛汤加味膏剂组下降较安慰剂组明显(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VAS、局部疼痛评分比较(s)

表1 治疗前后VAS、局部疼痛评分比较(s)

组别 n VAS疼痛评分局部疼痛评分(例)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02460246治疗组36 5.39±1.41 3.63±1.79**△0 7 20 9 1 24 8 0**△对照组36 5.74±1.83 5.11±1.85* 0 7 20 9 0 15 15 3*

2.2 关节症状总积分及临床疗效比较

经治疗后,治疗组及对照组用药前后疼痛总积分方面,与治疗前对比,统计后都有所缓解,但本研究的治疗组下降幅度较常规治疗组大。对2组治疗前后疗效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关节症状总积分及临床疗效比较(s)

表2 2组治疗前后关节症状总积分及临床疗效比较(s)

组别 n 关节症状总积分(分) 临床疗效(n)治疗前 治疗后 显效 有效 无效治疗组 36 12.39±3.47 8.36±3.17**△△16 17 3△对照组 36 13.26±3.28 8.36±3.17** 4 25 7

3 讨 论

类风湿关节炎属于中医学“痹证”范畴。现代名医焦树德教授于1981年12月在武汉召开的“中华全国中医学内科学会成立暨首届学术交流会”上正式提出“尪痹”病名[5],并纳入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并明确指出:“本病主指类风湿关节炎”。此病在中国的罹患率约为0.32%~0.36%,其临床症状主要是以对称性、病程久、游走性为特性的多关节炎。早期以关节滑膜的慢性炎症为前驱表现,随着病程迁延逐渐形成因增生而导致血管翳的形成,并开始侵犯至患者的关节软骨、软骨下骨、韧带和肌腱等,晚期会造成关节软骨、关节囊的严重侵蚀破坏,病情控制不佳的患者会出现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给患者的精神及经济造成很大影响,严重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

本膏剂的基础方是名医张元素的经典方剂当归拈痛汤,通过临床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治疗的观察,在原方的基础上,通过辩证论治,进行加减,并在临床实践中长时间观察患者疗效总结出此方,清代医家张璐在《张氏医通》中盛赞该方为“湿热疼痛之圣方”。方中君药为羌活、防风,具有透关节、祛风寒湿痹之功效。升麻、葛根可祛除肌肉间风寒湿;本方臣药白术、苍术,其主要功效是健脾的同时兼顾燥湿。苦参、黄芩、知母、茵陈四药,其药效为苦寒,可泄湿热合邪,以达到祛痛之效;当归辛温,可行血通络止痛;佐药甘草,以补养正气为用,护脾胃免受苦寒药损之。猪苓、泽泻其性甘淡咸,导其湿浊,治湿而不利小便,为之使也。纵观当归拈痛汤加味膏剂全方,有清热利湿,祛风止痛之功效,而根据RA活动期的临床表现,我们认为其证当属”热毒蕴结、湿气阻滞”,笔者已通过前期动物实验研究,发现本膏剂在改善滑膜细胞的凋亡率、抑制大鼠足跖肿胀程度有显著疗效,并降低大鼠的IL-17、TNF-α血清水平。在本次临床实验观察中,对患者关节疼痛指数、降低炎性指标方面均收到满意疗效。故本膏剂的现代药理学意义在于其抗炎解热镇痛的效应。故在临床运用中,非常适合活动期RA证属风湿热痹患者的治疗。

总之,根据当归拈痛汤加味膏剂的动物实验及临床观察研究表明,本膏剂外敷在治疗RA关节疼痛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外治法有内治法无法比拟的低风险优势。在进行中药外治法的临床研究时,质量控制尤为重要,临床中在慢性疾病,且容易复发的疼痛等情况时,治疗方案的安全且使用便捷方面,对患者的依从性提高有明显的作用,从而对患者后期的疾病控制起到积极的掌控。

[1] 曾小峰,朱松林,谭爱春,等.我国类风湿关节炎疾病负担和生存质量研究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3,13(3):300-307.

[2] 路志正,焦树德.实用中医风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456.

[3]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15-119.

[4] 阎小萍.常见风湿病诊治手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6.

[5] 钱 银,朱冠钰.除痹汤熏洗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观察[J].中医外治杂志,2001,10(3):39.

本文编辑:吴 卫

R255.6

B

ISSN.2095-8242.2017.010.1812.02

猜你喜欢
膏剂汤加类风湿
温胆汤加味治疗失眠的体会
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的独特魅力
益肾蠲痹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Meta分析
求医更要求己的类风湿关节炎
豨桐凝胶膏剂基质处方的优化及其体外释放度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雄黄乳膏剂的处方组成
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坐骨神经痛4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50例
藏药浴治疗类风湿关节炎48例
中药油膏剂治疗糖尿病足溃疡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