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医学信息检索教学体会

2017-05-18 09:56唐怿刘欣
科技资讯 2017年8期
关键词:信息检索体会教学

唐怿++刘欣

摘 要:医学文献是医学领域前沿动态的集中体现,学生通过查阅文献可以提高其科研能力,激发学习兴趣。该文对课程设置、课程考核等工作进行了探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现将所收获的心得体会与碰到的问题撰写成文,以供后续研究者参考。

关键词:信息检索 教学 体会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3(b)-0163-02

《医學信息检索》是培养医学生信息素养的通用型课程,更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独立研究问题的课程[1]。在当今计算机已深入到各个领域的情况下,笔者结合自己在工作中的体会,从三个方面论述了笔者学校课程教学的经验,以供后续研究者参考[2]。

1 课程设置

教育部(84)教高司字004号文件印发了《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该文件的颁布奠定了《医学信息检索》作为高校大学生教育的地位,之后该课程在全国高校快速发展[3]。笔者学校图书馆于1984年开始在本科生中开设此课程。作为全校本科生的公共基础课,理论课为12学时,实验课时为16学时。研究生为选修课程,理论课为18学时,实验课时为18学时。本科生教学目标:初步掌握信息检索的基本方法与技能,满足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需要。研究生教学目标:根据课题需要,掌握文献信息检索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检索、筛选、分析、评价、管理和综合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2 课程教学

很多高校在学生教学上一直延用“以教为主”的传统模式,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新能力培养不足;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互动较少,也无法因材施教、因需施教。为此,教研室近年来请经验丰富、教学能力突出的教师录制每次课的教学视频,制作Flash动画课件,利于线下学生观看、温故知新;其次,对于研究生教学,应引导主动学习为主,教师教授为辅,教研室将上课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课后讨论并制作10 min左右PPT,选出一个学生代表针对自己课题讲授一个或几个数据库使用方法和技能,代课老师总结分析,最后自评分、小组互评分、教师评分三者结合计入课程成绩。整个教学过程交由学生主导,教师充当引导者的角色。从实施效果来看,小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学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4]。

3 师资情况

笔者学校《医学信息检索》课程,经过32年的发展,教研室的师资力量不断增强、队伍逐步发展壮大。目前,教研室有14名教师,博士1人,硕士8人,学士5人。副高职称4人,中级职称6人,初级职称4人。具有专业背景(如情报学、信息学)的教师较少,大部分任课教师为图书馆馆员,这给课程的教学带来了诸多弊端。图书馆馆员担任授课教师,注重了检索实践的传授,但由于缺乏专业背景,课程缺乏针对性,实践与理论脱节,课程教学游离于专业课程教学之外[5]。为此,教研室根据每位教师的专业特长和理论功底划分章节,进行重点备课、新课预试讲等教学活动。组织教师参加教学微格训练,加强教学技能(导入、互动、讲授、演示、总结)培训,提高教师授课水平,并且教研室定期进行集体讨论和学习,每年安排教师去大连医科大学图书馆学习进修,指定专人进行传、帮、带,打造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加强高层次专业性人才引进的同时,还聘请在国内文献检索领域有影响的教授担任学校的兼职教师,培养该校的青年师资队伍。

4 课程考核

良好的课程考核模式是一把“尺子”,学校借以评价教学质量,教师借以检验教学效果;同时也是一条“鞭子”,既可以鞭策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也可以促进教师个人发展[6]。目前很多高校此课程考核以文献综述、实习报告、试卷考试来检验学习效果比较常见[7]。2014年,该校本科生课程考核在原有纸质版题库的基础上,购买服务器,录入基础理论题,增加实验课操作考核,从原先的试卷考试改为检索报告+机考,其中学生检索报告占50分,上机考试占50分。这种考核模式对学生充分了解和使用各大数据库帮助很大,为学生今后的科研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同时,为进一步加强学生积极参与备考,后期教研室考虑让学生参与到考试内容的制定,考试前两周教师公布考试内容后,学生可以和教师沟通,提出意见。这样进一步促进学生系统掌握专业知识和检索技能。

5 改革方向

从学生反馈来看,经过课程改革,该课程总体上有较好的口碑。总体来说,该课程有待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完善。

第一,加强考核后学生调研,将基础理论知识点做成问卷形式,邀请学生填写问卷,分析将学生在实际检索过程中必须要掌握的知识点及技能,未来授课尽可能围绕学生需要的知识点和技能,进一步压缩理论课时,增加实验学时,创造更多操作机会让学生多实践。

第二,进一步改变授课形式,针对研究生教学,根据学生课题研究增加案例教学。通过案例讨论可以提高学生对检索工具的综合利用能力,以及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

第三,将课程内知识点分为若干个讲座,讲座以“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开展,知识的传授主要通过教师提供的教学视频来完成。在课后完成练习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通过QQ群、微信等网络平台讨论区提出,参与同一讲座的同学可相互交流、沟通答疑,任课教师也可与学生实时沟通[8]。平台会自动记录学生的各项学习数据,教师对这些学习数据进行分析,收集学生反馈的问题,挖掘学生的学习难点及薄弱环节,为个性化教学做准备。

第四,医学生本科生每学期课时量较大,为了进一步给学生减负,同时精简授课教师的学时,有必要将此课程从全校公共基础课改为选修课,这种情况下,真正有科研需求的学生自己选课,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有保证,授课质量也会进一步提高。

《医学文献检索》课程的最终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的自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因此,开设该课就必须以满足学生需求为出发点,根据学生反馈建议,在有限的课时内,集教学、实践和辅导于一体,开展多种答疑途径、多种讲座和宣传活动,让课程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和科研。

参考文献

[1] 岳西.信息技术背景下文献检索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J].科技资讯,2015(14):157.

[2] 王镭,罗晓玲,张利.TBL教学法在文献检索课中的探索与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4(2):309-311.

[3] 李培培,杨昭,王再学,等.“互联网+”时代特色下文献检索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J].知识经济,2016(1):157-158.

[4] 姚芹.形成性评价在医学高校文献检索课程评价中的应用[J].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5(5):73-76.

[5] 赵喆.高校文献检索课教师队伍现状及发展趋势[J].图书情报工作,2011(S1):285-286.

[6] 胡善风,汪茜,程静静.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课程考核改革探索与实践——以德国应用技术大学为例[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1):88-91.

[7] 王莲,李金芳,钟宇,等.北京高校图书馆研究生文献检索课现状调查与思考[J].图书情报工作,2015(10):72-78.

[8] 张文学,张海宏,连世新.大数据和慕课时代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挑战、机遇和策略[J].西北医学教育,2016(5).

猜你喜欢
信息检索体会教学
浅析开源情报信息检索与信息鉴别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如何做好办公室文秘工作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浅谈留级生的教育管理实践与体会
高职院校《信息检索》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中外档案网站信息检索功能比较研究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