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学的眼睛看世界

2017-05-18 08:07窦亚静
甘肃教育 2017年8期
关键词:生活化情境趣味化数学教学

窦亚静

【关键词】 数学教学;生活化情境;问题;实践化;趣味化;日

记化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8—0123—01

现在的学生虽然眼界越来越广,但是相当一部分学生却越来越懒,不喜欢也不愿意动脑。如果数学教师能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让学生拥有更多的机会从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那么学习数学就不再是困难的事情。作为数学教师,如何给学生一双用数学看世界的眼睛呢?

一、把课堂教学情境生活化,给学生一双亲近和喜欢数学的眼睛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课堂教学中,首先,教师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情出发,让学生们发现原来熟视无睹的事物竟包含着这么丰富的数学知识。如,超市购物、公园游玩租船等实际问题中都需要用到估算的知识,进而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需要数学。其次,可以让学生根据情境自己创编问题和试卷,并相互解题。这样,不但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变成了来自生活的、生动的数学问题,还促使学生能够主动投入,产生情感共鸣,进而积极探究所学知识。

二、把数学问题实践化,给学生一双感知数学在生活中价值的眼睛

学习数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获取知识。

例如,在学习“统计知识”时,可以让学生利用双休日时间调查家里每件家用电器每天、每月、每年的耗电量,教会学生如何去省电和节约用水,还可以让他们去统计学校或家附近十字路口车流量的数据等等。实践证明,这样教学,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能使他们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把教学问题趣昧化,给学生一双发现数学乐趣的眼睛

1. 摆一摆、画一画。比如,在“倍数的认识”教學中,可充分利用摆小棒和画线段图来加强对倍数的认识;再如,“烙饼问题”的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进行感知,体会数学的奇妙。

2. 给学生讲一些相关的教学故事。如,曹冲称象、鸡兔同笼、打电话的故事等,不仅让学生学会简单的推理,还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3. 利用数学谜语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了学生记忆。如,不足为奇——偶数;再见吧,妈妈——分母;考试不作弊——真分数;中秋明月——圆;车站告示——乘法;大同小异——近似值;五角——半圆(元);七天七夜——周长;夏周之间——商;五四三二一——倒数;周而复始——循环;互盼——相等。

四、把数学作业日记化,给学生一双发现记录数学奥秘的眼睛

数学日记改变了数学作业形式单一、千篇一律、内容单调的现状,是一座架起生活与数学的桥梁,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一种有效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很好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也有利于加深学生与教师的情感,减轻学生学数学的心理压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写数学日记。数学日记的内容可以是当天所学的重点和难点,可以是自己不懂的知识点,也可以是自己学习过程中的一些看法和意见。

总之,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带着学生走进数学的天地,让数学根植于生活的土壤,做到课内外知识与生活相连,让学生感知生活,让学生亲近数学,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

编辑:张慧敏

猜你喜欢
生活化情境趣味化数学教学
生活化情境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合理创设
生活化情境教学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实现
巧妙选择生活化情境,助推高中政治教学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生活化情境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创设及应用
一次对文言知识的创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