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分析

2017-05-18 08:21陈素琨
教师·上 2017年4期
关键词:美育素质教育德育

陈素琨

文章将浅析在小学语文学科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简单论述在小学语文学科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现状,并从创新实施策略、发挥小学语文的德育功能、挖掘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美育因素三个方面来举例浅谈对小学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

一、在小学语文学科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

素质教育属于一种有意识地教育学生、影响学生、培养学生和塑造学生的教学活动,开展该项教育活动可以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端正的学习态度,净化学生的思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小学语文学科中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充分发挥语文教育的德育功能,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境界,塑造学生的完美人格,提高其综合素质。

二、在小学语文学科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现状

目前,部分教师在小学语文学科中实施素质教育活动时所使用的方法不正确,未能充分挖掘素质教育因素,教学模式过于单一,依然采用“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方法,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他们的和谐素养。另外,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度依赖多媒体辅助技术,不注重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阻碍了语文素质教育的发展。

三、对小学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

1.创新实施策略

在小学语文学科中实施素质教育因素,要创新实施策略,不能过分依赖多媒体技术。一方面,素质教育具有创新文化的作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通过融合、整理与创新文化的方式,使语文课堂更活泼、更有趣。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充满创新文化氛围的语文课堂,采用情境教学法、读书导入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来做好小学语文素质教育工作,结合教材内容,让他们为课文设计插图以培养自立的实践动手能力和高雅的审美情趣,或者引导学生练习写故事,像续写课文《穷人》和《凡卡》的故事,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教师要注意引导小学生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像中国的四大名著、《安徒生童话》等,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增长知识,培养想象力和创新思维,丰富心灵世界,提高文学修养和综合素质。另一方面,教师要注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运用互动教学模式辅助学生掌握重点语文知识,尊重学生的创新思想和不同的学习见解,营造和谐、融洽的素质教育气氛,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自由、舒适、活泼的教学环境中得到空前发展。

2.发挥小学语文的德育功能

德育是培养学生品德的过程,其教育重点是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教师在小学语文学科中实施素质教育应注意发挥语文的德育功能,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培养他们的爱国精神,并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理想,立志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努力学习,等等。例如,在教学《开国大典》和《狱中联欢》时,注意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和共产主义信仰。另外,在解析《夏夜多美》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巧妙渗透素质教育,告诉学生夏夜的景色很美丽,睡莲姑姑、小蚂蚁、蜻蜓和萤火虫的心灵也很美,教导学生学会助人为乐、孝敬父母。在讲解《丑小鸭》这篇家喻户晓的童话时,教师理应引导学生从故事中学到善良、谦虚和坚强的品质。

3.挖掘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美育因素

美育是审美教育的简称,不仅与德育相辅相成,而且涵盖了美学、文学、教育学、伦理学、文化学、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多个学科領域,包含了人格教育、艺术教育、情感教育和精神教育。挖掘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美育因素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人格,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纯真的情感,提高他们的艺术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精神境界。教师应重视挖掘语文课本中的审美因素,用描写自然美、人性美、科学美、艺术美、社会美的课文来教育学生,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并引导其深入体会优美的语句和真挚的感情,认知科学的力量和民俗美。教师可以通过借助多媒体辅助工具,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创造艺术化审美情境,让他们从视觉和听觉领域初步感知美,从而启发学生的审美思维,塑造学生的人格美,培养他们创造美的能力。例如,在解析《美丽的公鸡》这篇课文时,让学生深刻体会“美不美不光看外表,得看能不能帮人们做事”这句话的深层含义,辅助学生掌握美的本质与特性,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学科中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应注意创新实施策略,发挥小学语文的德育功能,挖掘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美育因素,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境界,发展学生的人文素养。

(作者单位:湖南省新邵县酿溪镇第一完全小学)

猜你喜欢
美育素质教育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