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彩华
摘 要:心理暗示指的是通过含蓄、间接的方法,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施加作用。科学地利用心理暗示,可以让他人在潜移默化中遵照一定的方式做出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因此,初中教师进行数学教学时,可以通过科学使用心理暗示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目标。
关键词:初中数学;心理暗示;数學教学
心理暗示可以说是人类最简单和最典型的条件反射现象,利用心理暗示的方法让初中生投入数学学习中,可以使数学教师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对心理学的研究,总结出心理暗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重点讨论。
一、提高趣味暗示激发学习热情
数学作为一门具有严密逻辑性和高度抽象性的学科,很多学生认为内容枯燥,并且难以理解和掌握。加之数学具有思维推理缜密和运算方法精准等特点,也让部分学生因为能力或个性的限制而产生惧怕,学习热情大大降低。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以通过提高趣味的办法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以此改变学生对数学的负面心态,让学生在欢乐愉悦的情绪中面对数学,从而达到提高学习热情、促进教学效率的目的。
事实上,提高趣味本身就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让学生实现心理的自我调整,从而以轻松和快乐的心情进行数学的学习。教师可以在教学时,经常性地穿插一些幽默、具有趣味性的内容在其中,从而烘托教学气氛。曾有一次,笔者在学生做练习的时候随口问了一句:“我们的目标是什么?”学生不约而同地接道:“没有蛀牙!”顿时全班哄堂大笑。笔者借此笑着说:“你们可以没有蛀牙,但是我有好几颗蛀牙。尽管如此,我依旧能把你们在一元一次不等式上的蛀牙问题解决掉,来看这几个导致我们学习过程中的蛀牙问题……”
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和情趣,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愉快心情,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也会期待教师在课堂上能够为他们带来惊喜和快乐。由此看出,初中数学教师必须通过与教学内容自然衔接的情境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不过,趣味暗示的内容必须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内容健康向上,不可生搬硬套。另外,教师不能将充满趣味的情景反客为主,让学生过分关注在幽默和趣味上,
因为创设积极趣味情境仅仅是辅助教学的工具而已。
二、运用语言暗示表明教师期望
心理暗示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重要的心理现象,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运用科学适当的心理暗示可以为学生提供有效的行为指导。教师必须抓住全部机会与学生实现心灵上的交流与沟通,从而激励他们的学习自信心,提高他们的自尊和
热情。
其实语言暗示绝非单纯的口头语言,还包括身体语言。教师通过内含多样的体态语言可以有效弥补数学信息传递和情感交流存在的不足,从而实现有效的交流。比如,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就可以通过充满期待的眼神暗示学生投入思考,让每个学生都认为这个问题就是针对自己而发问,这可以直接引发学生在课堂中思考与回答问题,从而使气氛浓郁而热烈。
当然,语言的暗示并非仅表现在提问上。诸如笔者曾有一次看到一个学生在其他人做练习的时候开小差,于是笔者走到他旁边,用手拍了他一下,并笑着冲他眨了眨眼睛。于是该学生便冲着笔者笑了笑,认真地做练习。事实上,这个轻拍和微笑有三层意思在里面:首先是充分给学生面子;其次是提醒他不要开小差;最后就是期待他能把练习中的问题成功地解决。很欣慰地是该学生立刻明白了笔者的意图,并且之后在学习的效率上也实现了提高。
所以,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学生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心理暗示,比如,对通过口头语言暗示效果较差的学生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进行提醒。另外,教师还要控制暗示的信息量和方法,以学生可以感受为准。最重要的一点,教师的暗示必须是积极和善意的,绝不能让学生产生误会。
三、迂回方法暗示改变不良行为
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所有不良习惯的养成绝非朝夕之功。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下,数学教师往往习惯通过“直接过招”给学生进行思想与行为的扭转,却经常得不偿失。不过,倘若教师能够利用迂回的暗示进行教育,往往能起到较好的作用。初中数学教师在运用迂回方式进行暗示时需要按照场合与目的,灵活采取直接或间接的方法进行暗示。另外,教师应当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外向活泼的学生可以采用一些比较直接和明显的方法进行暗示,而内向的学生则应采用间接的方式进行引导,但是无论怎样,教师必须充分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不受侵犯。
总而言之,将心理暗示运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积极轻松的状态中提高学习效率。
初中数学教师应当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心理暗示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戴盛炳.积极心理暗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11).
[2]曹才翰,章建跃.数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06.
[3]胡文霞.“暗示”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下旬刊),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