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欣
【摘 要】在新时代的发展当中,就业几乎成为每个大学生都十分头疼的问题,高校也在这个时期全面加强了对学生的就业心理辅导,使大学生能够正确地看待就业问题,加强对自己能力的提升,以适应不同的就业需求,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就业成功率。论文主要探讨了如何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干预,以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
【Abstract】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era, employment has become a very troublesome problem for every college studen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also strengthened their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for students in this period, so that college students can correctly view the employment problem, and strengthen their ability to adapt to different employment needs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their employment. 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on how to strengthen th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mployment rate of college students.
【关键词】就业;心理;大学生
【Keywords】employment; psychology; college students
【中圖分类号】B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4-0078-02
1 引言
大学生的就业,在新时期的发展当中成为了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而且在时间的不断推移当中,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数量迅速增加,如果不能加强对其就业的引导,很容易给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形成相当大的阻碍,不利于国内经济发展的切实有效性。
而作为大学生的“主管部门”,高校对大学生的就业有着相当大的引导义务和责任,因而这个阶段的高校发展也十分关注大学生的就业成功率,并采取了一系列的办法加强对大学生就业的引导。
2 当前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类型
2.1 摇摆不定型
在现如今的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不容易找到自己的就业渠道,也有很多的单位到了高校进行应聘,但是在实际的应聘过程中,大学生看到了相当多的可选择岗位,他们会进行相应的对比,分析哪一家的工资待遇最适合自己,而且这个决定的过程往往相当长。而在学生决定了相应的单位以后便开始进行工作,但是在工作了两天以后,又会发现单位里的工作并没有自己预期的那么好,同时又感觉到相当累。而有些选了其他单位的学生却在描述着自己的单位多么好,在这样的状况下,学生不会去考虑其他同学的工作是否符合自己的专业以及实际能力,而是直接选择了跟随,进而偏离了自己一开始选中的单位。这种现象十分的常见,而它也导致了事业单位不肯轻易地录用大学生,因为他们很难待得长久,一些时候会简单地待上几天,便选择离开,而无形中会给单位的正常工作流程造成一定的麻烦。
2.2 自我否定型
在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当中,存在两种极端的心理状态,一种是过于自信型,另外一种便是自我否定型[1]。在这类人的眼中,自己能够胜任的岗位十分少,即使到学校招聘的单位相当多,他们仅仅会进行简单地观看,不敢进行直接的应聘。从本质上而言,出现这种状况的主导原因是由于学生的不自信,他们不知道自己是否适合当前的工作要求,而自己又能够在这一岗位上做出怎样的业绩。同时,现如今的岗位要求会写地相当明确,即使一些不需要的岗位内容也会加上去,从而便于对学生进行筛选。这样的状况给予了学生极大的压力,很多学生不敢进行盲目地尝试,而是小心翼翼地甄别应聘要求,一旦发现自己在某方面的能力上有一定的欠缺,便不敢进行相应的应聘,导致很多岗位与其失之交臂。一小部分的大学生出现自我否定心理是在就业后的一段时间里,由于自身对单位内的工作没有丝毫的认识,也没有相关的工作经验,因而出现了处处碰壁的状况,经常受到领导的责骂,学生在这样的状况下,产生了自信心下降的状况,并且工作积极性也迅速下跌,进而对自己进行了多重否定,并选择了重新就业。这样的现象也较为常见,而且属于大学生众多心理问题中较为严重的一种。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高校对于大学生的引导依旧不是十分健全,存在着相当多的不足之处,需要进行实时地完善和改革,才能使得学生的就业心理处于健康积极的状态,并迅速走向就业之路。
3 加强就业心理干预的主要方法
3.1 给予学生正确的自我认识方向
很多时候,学生之所以在选择就业方向的时候,出现过多的犹豫,不敢轻易地进行尝试,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学生缺乏对自我的全面认识,不知道自己哪些能力符合企业招聘的实际要求,哪些能力又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因而在面对事业单位的面试时,学生往往会表现出过度的不自信。为此改变这样的状况,高校应当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引导,首先要求他们去正确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其次,高校可以为他们分析当前事业单位的招聘要求,并鼓励学生对不同的招聘要求进行合理的探讨,正确分析每一项要求对于自己的适用性。接着,高校可以开展招聘模拟活动,尝试询问学生一些关于就业岗位方面的问题,使得学生能够熟悉就业面试的过程,提高自己的自信心。最后,高校可以形成健全的面试机制。即在面对就业的问题上,要求学生不必着急进行应聘和面试,而应当集中精力去分析自己在每一个岗位上的能力发挥范围,接着将这些岗位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依次进行面试,进而顺利地通过面试,进入事业单位当中,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
3.2 鼓励大学生努力进行尝试
在很多的事业单位招聘过程中,一些学生虽然成功地进入了他们的面试名单当中,但是到了实际的面试过程中,却可以明显地发现,这些学生并没有来。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况,很大原因在于学生的疑惑过多,尤其是在就业岗位的适用性上,很多都会进行较大程度的自我否定,这样的状况使得学生不敢轻易地进行尝试,也使得事业单位只好重新进行招聘。一些时候,虽然学生完全有能力胜任这一岗位,但是他在实际面试的过程中,由于心理的动摇,也会对自己的某些能力方面产生疑惑,进而不敢轻易地进行尝试,使得很多岗位与自己擦肩而过。新时期的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可以着重从学生的就业积极性出发,给予学生较多的尝试机会,并且要着重鼓励大学生努力地进行尝试,即使对方的门槛很高,也应当进行一定的尝试,很多时候的岗位所需要的人才并不是专业的对口人才,而其实际的工作内容也与学生的专业有着一定的差异。因而他们的实际岗位需求往往是责任心和学习能力,因而只要大学生敢于尝试,并且表现出良好的素质状态,必然会得到录取,走上成功的道路。为此,高校可以着重培养大学生的就业积极性,鼓励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尝试,并给予他们实时的心理引导,使得他们不再对就业岗位感到盲目,反而变得清晰,懂得把握机会,实时提高整体的就业成功率。
4 结语
总而言之,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大学生就业局面已然变得相当严峻,为了确保大学生的就业成功率得到全面的提高,高校应当加大对大学生的心理辅导,正确分析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并加以科学的分析,了解不同的大学生所需要的心理辅导方向和内容,促使大学生的就业自信心得到全面的提高,正确认识自己所需要的工作以及不同岗位对自己的适用性,进而成功地走向就业。
【参考文献】
【1】汤易凤.大学毕业生的社会适应心理问题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 ,2016(0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