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志 杨丹莹 索肖凤
【摘 要】农村女性劳动力作为社会生产的一支重要的力量,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现阶段黑龙江省农村妇女就业受到了自身素质、制度原因、风俗习惯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本论文从供给侧改革的视角下研究作为黑龙江省农村妇女就业问题,并且针对影响农村妇女就业的主要原因进行探讨,提出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等解决措施。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农村妇女;就业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7)02-0078-02
一、 供给侧改革
(一)供给侧改革的含义
随着2015年11月份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11次会议上第一次提出“供给侧改革”这个观点,相对于过去需求侧改革而提出的经济发展新思路引起了社会的关注。随后李克强总理也在“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会议上提到供给侧的五大要素即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制度。以提高供给质量为目的,用改革的方法推进结构调整,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最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二)供给侧改革与农村妇女就业的关系
农村妇女的就业状况代表妇女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想要进一步维护农村妇女的家庭地位、保障农村妇女的基本权益,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要解决农村妇女的就业问题。基于供给侧改革视角分析农村妇女的就业问题,就要将这五项因素结合起来,其中劳动力是核心,就是从提高劳动力质量出发,将其他四大因素相结合,帮助农村妇女提高自身的素质,以适应社会经济和就业的现状。
二、黑龙江省农村妇女就业现状
根据2014年人口数据调查黑龙江省总人口为3 833万,其中城镇人口占2 223万,农村人口为1 609.48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為41.99%。农村妇女作为农村人口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女性劳动力更作为社会生产的一支重要的力量,其就业问题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现阶段就业情况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一)留守务农
黑龙江省地形平坦开阔,四季特点非常鲜明,雨热同期,可促使一年生作物迅速生长,短期成熟。除此之外有机质量较高的黑土地能生产优质农产品,黑龙江省也就成为中国著名的粮食产地和农业大省。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就业,劳动力农村妇女则成为家庭农业生产中的主力军。
(二)外出打工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妇女改变了传统的就业观念,更多的农村妇女选择外出务工。她们在城市中的生活和就业情况,不仅关系着她们自身的发展,更是关系着我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然而针对黑龙江农村妇女外出打工的去向分为以下三种。
1.北上广深发达城市
优良的工作生活环境、较高的工资收入、更为怡人的气候环境等等优势吸引了更多的农村妇女选择去北上广深去找工作。发展迅速的经济带动了更多产业的发展,南方发达城市中一些传统的服务业、餐饮业家政服务业、制造业等更多产业的发展给农村妇女提供了更多的就业选择机会。
2.省内经济发达城市
哈尔滨市作为中国东北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作为黑龙江省的省会城市。首先会作为周边市县农村妇女进城就业的省内首选城市,除此之外省内经济发达的城市,比如齐齐哈尔市、牡丹江、大庆、佳木斯。每个市周边的县乡农村妇女会采取就近原则,选择所在的市区就业。
3.黑龙江省的毗邻国家
最近几年,劳动力短缺已经成为了俄罗斯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制约性因素,特别在人口稀少的远东地区这种现象更为突出。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黑龙江省成为了对俄劳务输出的重点国家,大量的劳动力需要为临近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县市的农村妇女带来了巨大的就业机会。大量的劳务输出,有效地解决了黑龙江省的妇女就业问题。
二、 黑龙江省农村妇女就业现状原因分析
(一)农村妇女受教育水平的落后
从数据可得黑龙江省城镇人口的文化程度普遍高于农村,且文化程度越高差距越大,文化教育仍然不均衡。受教育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决定了就业出路,而落后的教育水平对农村妇女的就业选择造成了直接的影响因素,大多数的农村妇女的受教育的权利被无情的剥夺,能获得教育的农村妇女则是少之又少,导致农村妇女受教育的程度远远低于男性。
(二)城乡二元制结构、户籍制度的影响
城乡二元结构和户籍制度是长期制约我国建成城乡一体化,构建和谐社会、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主要因素。户籍制度衍生出的子女教育制度、住房制度等严重的限制了农村妇女融入城市,当这些问题无法等到解决时候无法实现农村妇女灵活就业。
(三)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落后
农村社会保障与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相比严重缺乏,具体表现在农村养老、医疗保障、救济制度、失业保障。特别是专门针对农村妇女的社会保障制度。农村务工妇女进城之后是非城市居民,当她们的工作和生活遭遇困难时,由医疗、失业、生育、工伤、养老等五项社会保险组成的社会保障体系难以让她们得到覆盖。
(四)农村妇女受到传统观念的制约
农村妇女受到严重的思想束缚与家庭观影响。在她们的思想中认为,她们生活的重心只有家庭,相夫教子、服侍长辈、传宗接代应该是她们的唯一选择。即使对于一部分有就业意向的农村妇女依旧受到了中国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不公平的社会分工的影响,将她们想要就业的热情与积极性慢慢打击,逐渐消失不见,最后将农村妇女禁锢在了农村。
四、基于供给侧改革视角针对黑龙江省农村妇女就业问题解决措施
针对黑龙江省农村妇女就业问题,从供给侧改革五要素视角分析,主要以生产力要素即如何提高农村妇女的就业素质和质量为核心,针对黑龙江省农村妇女就业现状,结合资本、土地、制度、技术要素采取以下具体的措施:
(一)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黑龙江省在2015年出台了关于公办义务教育学校要普遍对农民工随迁子女开放,与城镇户籍学生混合编班,统一管理。贯彻落实我省关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我省参加升学考试的有关政策和规定,实现农民工随迁子女全部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这次制度的出台将加快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当农村妇女进城务工时,户籍制度,甚至子女的教育问题将不会成为阻碍就业的因素。
(二)加大对农村妇女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创业创新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农业已经变成了广泛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因此无论是选择留在农村务农还是去发达城市打工,农村妇女都应该具备相对程度较高的职业技能,以便适应职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针对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农村妇女,国家应该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针对不同层次的妇女提供不同的就业培训,向农村妇女免费开设各种形式的创业就业技能培训课程,并适时提供就业信息和劳动力转移等各种服务,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市场经济中的就业信息,对在岗农民妇女开展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对低级职业技能等级的农民妇女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使有创业愿望的农民妇女得到一次创业培训。
(三)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十三五计划中提出到2020年实现“实际全覆盖、保障基本需求、城乡制度统一、轉移续接无障碍”。“到2017年,将符合条件的各类人群纳入制度体系,重点做好农民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工作;”黑龙江省的二元经济结构导致了城乡二元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为了更好的实现社会公平,保障农村妇女的基本权益,应该完善专门针对农村妇女的社会保障制度,具体表现在完善农村妇女就业保障制度、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制度等,解决农村妇女在就业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了一些问题,加快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保障农村女性在就业过程中最基本的权益。
(四)加强农村教育投资力度,提高农村妇女的自身素质
教育投资力度与受教育程度息息相关。教育投资力度大的地区,会享受到高水平的教育资源、教育设施,这些都有助于提高整体的教育水平。国家应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加大国家财政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培养出高素质、高文化水平的农村妇女,以此增加农村妇女就业的机会,增强农村妇女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进而增加她们的经济收入并提高在家庭中的地位。
(五)改变农村妇女的传统观念 强化思想道德建设
国家应该强化对农村妇女的思想道德教育建设,通过采取一些措施帮助农村妇女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认清就业形势。村委会等相关部门可以组织一些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农村妇女在参与中实现自我教育的自我提高。妇联等部门可以不定时的进行优秀就业人物和创业人物的宣讲活动,通过大力宣传积极就业者的工作经验、分享就业成功者的就业历程、宣传积极向上的就业观念,帮助农村妇女建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形成一种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
就业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特别是作为社会特殊群体的农村妇女而言,既关系到我国社会稳定和发展,更是直接关系着其自身发展问题。本文从供给侧特殊视角角度分析这个问题对于保障黑龙江省农村妇女的基本就业权益、保障基本权益有着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贾康.十三五时期的供给侧改革[M].国家行政学院 学报,2015,(5).
[2]袁杰.安徽农村妇女就业情况探究——基于萧县农 村妇女就业情况调查与思考[A]前沿.三农视野, 2014,(6).
[3]孙洁,邱晖.黑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证 研究[M].生产力研究,2011.
[4]杨超.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济南: 山东大学,2010.
[5]2015 年“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 一次会议”,http//:www.xinhuanet.com,2015-11-10.
[6]央视网,2015,李克强主持召开“十三五”《规划纲 要》编制工作会议并作重要讲话”,http://news.cntv. cn,2015-11-17.
[7]田立强.王殿元.黑龙江省农民非农就业问题与制 约因素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35).
[8]张洪艳.宋婷婷.黑龙江省农民非农就业障碍及成 因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11).
[责任编辑:褚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