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凯
摘要:受西方近代民族主义和华夏中心主义双重影响而产生的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在塑造中国近代历史格局的过程中作用巨大,同时推动近代中国国家意识建构。本文以为,近代中国国家意识产生的外推力,以西方民族主义思潮的传入和列强的殖民侵略作为表现形式。作为内动力,体现为开明士绅和知识精英的宣传,及全体国民救亡图存集体观念的形成。
关键词:民族主义 国家意识 知识精英 民族独立
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5-0048-02
国家的历史传统与文化印记对国家意识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体现为思维指导性和历史差异化,即国家意识以本民族的共同记忆和价值情感为基础,并伴随历史发展的进程而不断调整演变。古代中国的历史脉络表现为王朝更迭,遵循“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发展趋势。思想基础方面,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传统文化强调以人为本,重视人格修养,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基本信条,“唯贤是从”“礼治天下”。
在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产生之前,受到传统民族主义即“华尊夷卑”的华夏中心主义和“家国一体”论的影响,导致中国历来没有系统的国家关系的概念,更多地体现为“夏夷之辨”和“家国天下”,即天下观替代并发挥着国家观的功效。及至19世纪面对西方文明,以儒家文明为基石的天下观与西欧以民族主义为基石的国家观产生碰撞,其结果却因天下观缺少“主权”观念而致使国家利益受损,清廷却还茫然无知。直至号称“天朝上国”的清廷在西方“坚船利炮”面前不堪一击,传统夷夏观逐渐衰落,追求民族独立和进行民族建设的民族主义才得以产生,并以此为基石产生现代意义的国家意识。
一、近代中国国家意识与民族主义
近代国家意识,根植于民族国家的历史经验与族群主体的集体认同,表现为国民在长期的共同生产生活中形成的情感认知和态度信仰。其理论支撑以自我归属的国内关系为基本内核,延伸为国家互动的国际关系。一般认为,现代国家意识形成的现实基础是西欧民族国家的产生,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兴起,后伴随1789年法国大革命迅速传播。而现代国家意识与近代民族主义结合,进一步发展了族群偏见和自利意识,并发展出主权和疆域为基础的“排他性”特征。由此可见,国家意识的基本特征有二:以“利己主义”为核心的国家利益原则和以领土主权为基础的国家主权原则。而中国传统民族主义,即华夏中心主义秉持“华尊夷卑”观念,并以此为基础衍生“族群”认同。显然,中国传统的“国家意识”即“族群”认同并不符合近代国家意识的基本特征。其一,中国古代“族群”认同以儒家文明为核心,旨在维系社会稳定和统治秩序,强调礼仪教化和伦理秩序。受此影响,国人只知宗亲,对国家利益重视不足。其二,“族群”认同的形成以宗法制度为框架,其意蕴覆盖下的“国家”概念与家族紧密相连,“天下”概念大于国家,缺乏现代主权和疆域意识。
而随着欧洲国家殖民扩张,相应带来先进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近代民族主义也得以迅速传播。伴随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朝贡体系和儒教文化圈的崩溃,在中国人民反抗殖民主义和外来侵略以及推翻专制统治的斗争中,国人寻求民族解放和国家富强,现代意义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在追求民族解放和民族独立的进程中,行为主体的群体意识不断增强,逐步关注国家地位和利益,最终产生真正现代意义的国家意识,并对近代中国历史发展产生强烈推动作用。
二、近代中国国家意识产生的外推力
根据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发展根据,起决定作用;外因通过内因发挥功效,加速或延缓发展。就近代中国国家意识的建构而言,深厚的历史传统和文化自信扮演内因角色,外因则是西方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的涌入和空前加剧的民族危机。
1.西方民族主义思潮涌入
伴随西欧国家的殖民侵略,作为其建国基础的民族主义也得以广泛传播。在此期间,西方传教士创办教会学校,传授西方文化。以开明士绅为代表的洋务派领袖也兴办翻译机构,翻译大量西方著作,并派遣赴欧赴美官员和留学生访问学习。而在民间,知识精英创办报纸杂志,为西方民族主义思潮的传播提供新的渠道。中西交流日益频繁,西方民族主义思潮大量涌入,中国传统的华夏中心主义产生松动。
2.民族危机空前加剧
受制于传统“华尊夷卑”的观念认知,晚清政府自诩“天朝上国”,视西洋各国为“未闻开化”的蛮夷外邦。直至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廷惨败割地赔款,大国尊严荡然无存。同时,“亡国灭种”的论调日益喧嚣,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再至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廷签订《辛丑条约》沦为殖民者的统治工具,列强争相划分势力范围,掀起刮分中国的浪潮,民族危机空前加剧。面临主权丧失的奇耻大辱,开明士绅争取国家主权独立的斗争,有力推动民族救亡运动。
三、近代中国国家意识产生的内动力
出于对民族命运的关注,而从传统文化中寻求独特性以开拓国民意识、保卫主权独立和国民利益,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产生的内在力量。开明士大夫产生民族忧患意识和危机感,逐渐加深对西方文明的认识,放弃民族优越论,先后涌现“睁眼看世界”思潮、“洋务运动”思潮。而新兴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相信,外来民族主义是反抗帝国主义压迫,凝聚国民民族和国家意识,建设独立富强的现代民族国家的不二法门。
1.知识精英的宣传
出于拯救民族危机,重塑国家权威的需要,上层知识精英从西方民族主义中汲取营养,以求抵御外侮,建设独立富强的民族国家。西方近代民族主义在中国的发展,除却其自发传播,更得益于国内知识精英的宣传。以林则徐和魏源为代表的开明士绅阶层和以梁启超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知识精英大量翻译、著述相关理论,为民族主义传播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其中,尤以梁启超和孙中山的贡献最为突出。梁的民族主义思想源于日本明治维新,强调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以达到独立之目的。孙的理论前期主张“排满”,带有鲜明的种族隔离和大汉族主义倾向。直至后期,才转向“大民族”理念,确立“五族共和”为其建国基本方针。但纵观各家理论,其基本核心均为民族独立和统一,这些思想也成为近代中国追求国家统一与独立的意识形态武器,体现出国家意识与民族主义之间的某种内在关联。
2.救亡图存的集体意识
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民族危机,以伦理教化和礼治秩序为核心的儒家文明丧失优越,儒家士人不再盲目自满,国人普遍生出强烈的救亡图存意识,以期挽救“亡国灭种”的民族危机。且随列强侵略脚步的加深,民族危机日益加剧,国人逐步加深认知,开始转变思想观念。起初仅有少数开明士绅和知识精英引导的救亡图存运动,从上层知识精英阶层扩展到整个国民,中国人民第一次认识到作为个人归属的国家这一群体意识表现形式的重要性,大大增强国人对中华民族这一集体概念的归属认同,使得国民救亡图存的集体意识空前增强。
四、结语
国家意识的產生形成根植于民族主义,其形式主张与民族主义的发展紧密相关。民族主义关于追求民族独立和建设民族国家的内在诉求,客观上加深了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内在统一,使得华夏中心主义的天下观瓦解,促使全体国民形成现代意义的国家意识,利于中华民族的整体巩固与团结。因此,在当今以民族主义为基础建构的民族国家体系中,如何利用民族主义的载体,运用发挥国家意识在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警惕消极民族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对国家意识的渗透影响,避免不理性的国家行为,显得尤为重要,更值得我们思考。
参考文献:
[1]唐文权:觉醒与迷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2]徐迅:民族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胡涤非:近代中国政治变迁中的民族主义[D].复旦大学,2004.
[4]胡逢祥:民族主义与中国现代民族国家意识的形成[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33-42.
责任编辑:杨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