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校管理行为的导向与优化探究

2017-05-16 11:15张勇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7年8期
关键词:管理目标管理理念学校管理

张勇

[摘 要]要想达到学校管理行为的优化,重中之重是在学校实际管理工作中科学、切实地推进管理人性化。本文从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管理目标三方面进行了管理行为的导向与优化,以为教师安心、舒心、热心、尽心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关键词]学校管理;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目标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8.141

[中图分类号]G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8-0-02

一所运作良好的学校必定存在一种合理的管理机制,从而使身处其中的教职员工和学生充满灵感,充满干劲,充满活力。无论教职员工或是学生,都是具有独立思想的个体,在学校的实际管理过程中应更多的从精神和思想层面上着手,创设风气清正、积极向上、宽松和谐与团结友善的健康人际环境,以此来引领和激发学校教职员工能够更加主动、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从而有力促使学生主动、高效、自觉和科学的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长期从事学校一线实际管理工作,让笔者深切感受到,要想达到学校管理行为的优化,就要在学校实际管理工作中科学、切实的推进管理人性化,并从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管理目标三方面进行管理行为的导向与优化,为教师安心、舒心、热心、尽心的完成教育教学工作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1 学校管理行为优化的基础——服务的管理理念

学校作为由学生和教职员工融合而成的有机体,承担着传道解惑、育华生灵的重要任务,肩负着为社会和民族培养担当者和引领者的伟大历史使命。学校的根本任务和主要职责是培养各层次的合格人才,即教职员工在学校管理者的有效组织和领导下,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从而达到培养和输送不同标准优秀人才的目的。由此可见,学校的重要环节和主要活动是对“人”的管理。在整个管理活动中涉及对教育资源进行合理整合的学校管理者、对教学活动进行科学实施的教职员工和享受消化教学效果的学生,这三方面构成了学校的整体管理系统。因此,学校的管理理念应突出“服务”二字,也就是说,更好地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是学校管理行为优化的基础。

学校管理应为教职员工服务,为他们营造施展才华的空间。学校的管理实践证明,理解、尊重和信任可以给人巨大的精神鼓励,激发责任感,增强向心力。因此,学校管理者应尊重教职员工的创造性劳动,信任他们,不遗余力地为其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和创造能够实现其人生价值的机会。在教职工队伍建设和管理方面,对于不同层次的教职员工,尤其是对中青年教职员工的管理优化方面,学校应在统筹合理安排的情况下,寻找利用各种有效途径为教职员工的教学技能和教学管理不断提升创造机会和搭建平台,从而达到促进教职员工综合能力的持续发展。在学校的规章制度方面,学校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创立和创建科学、实效、可操作性强的评价考核体系。好的考核评价体系应达到认同程度较高的标准,且应在执行过程中、在教职员工群体中能够产生主流意识下的精神动力和具有强大的群体激励功能,全面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更应该是激发教师无限工作热情和创造性的推进剂。

学校管理为学生服务,在学校的管理过程中,学校管理者应始终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未来发展。作为管理者,首先学校一定要更新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应清楚地意识到,并非成绩优异的学生才是合格的人才,要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铸就优秀的学习品质,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的学习方法和优秀的学习品质要比学生知识点上暂时的“一城一池得失”更为重要。教育的重要使命除了传授基础知识之外,还有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培养学生拥有健康的人格、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所以,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学校在优化管理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学习品質的同时,还要注意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和教育,充分利用和发挥各种有效方式方法的功能与作用,努力达到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目的。

2 学校管理行为优化的核心——精细的管理方法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化的教育已由低质量的规模增长转向扩大优质资源总量,由粗放型学校管理转向集约型学校经营,由只关注学生升学转向全面关注学生的发展。精细化管理就是管理责任的具体化、明确化,它要求每一个步骤都要精心,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细,每一项工作都是精品。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品是结果。学校实行精细化管理,有助于学校管理迈上科学、规范与可持续的发展之路,是学校管理行为优化的核心。

思想家老子说:“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学校管理也是由千千万万个教学的细节汇集而成,同时通过每个细节达到和实现学校培育学生的教育教学目的。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企业模式下的精细化管理理念和方法已经被科学地引入到了学校的管理工作中。现在人们基本已形成共识,对一所现代化的学校而言,学校内部精细化管理质量和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学校科学管理、教学提高和行政服务等方方面面的质量和水平,同时其也能极大地折射出学校管理工作方面的现代化程度。要有效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就必须从学校管理方法上着手,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学校工作精细化管理,抓好学校精细化管理制度的科学制定和有力落实,有效保障学校的管理目标,进而实现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

第一,让精细化管理思想成为教职员工的共识。学校可以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形式,通过学校、年级、教研组的集体讨论,让全校教职员工逐步改变固有的看法,最后达到把精细化管理思想转化成全体教职员工的自主意识,将学校精细化管理思想落实在教师教育教学实践具体行动中的目的。

第二,把“小事做细,细事做精”。把“小事做细,细事做精”,就是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一是从目标抓起,细化全校的教学与管理目标,使学校自下而上逐层签订部门目标管理责任书,努力促使学校的管理团队形成目标一致的合力。二是从不同级别的组织建立上抓起,通过建立健全备课组、教研组、年级组和校级所有行政部门,对教育教学和管理中的任务与目标实行精准对接,做到分工明确,让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目标在精细化的运行中得到实现。

精细化管理是现代学校追求完美、实现卓越的重要过程,是适应市场竞争、打造学校品牌的必然选择,更是提升学校整体执行力、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3 学校管理行为优化的目标——效率的管理目标

学校管理目标,指学校为完成教育任务,从本校实际出发所确定的组织活动的质量规格标准,体现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对理想办学状态的价值追求。现阶段,我国教育正面临着教育资源短缺与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并存的问题,且教育结构不合理,造成教育资源浪费;教育决策的失误,也会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如何提高有限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从而带动教育教学效率的提升,是学校管理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效率问题已成为学校管理行为优化的目标所在。

第一,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明确管理职能。一个学校的管理领导班子是学校正常运转的核心,管理成员之间的团结合作对维持正常的工作秩序至关重要。校长要尽量放权,把一些可由教师、班主任、年级组长可以办好的事下放。校长应把主要精力花在强化宏观治校上,重点思考学校的办学路子、中远期发展目标等核心问题。

第二,完善学校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率。科学和行之有效的学校管理制度,能够使学校的管理层、教职员工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变得温馨与融洽,从而进一步让学校的每个成员都能发自内心地感到舒心,最终形成共同的理想追求与可以合理实现的愿景,让每位身处其中的教职员工为其共同的奋斗目标形成合力。因此学校管理行为优化的目标是学校管理制度的效率最大化。

第三,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学校管理者在对教师实施制度化管理的同时,要坚持人性化管理,强调人情化关爱,尽可能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真正做到全校上下政令畅通,部门之间团结协作,师生员工心和气顺。只有在这种和谐的氛围下,学校的各种管理制度才会更好的实施,和谐校园的构建才能得到落实,共同发展的目标才有可能实现。

此外,在提高学校管理效率的过程中,存在大量的协调工作,这需要各级管理者及执行者从学校整体出发,顾全大局,弄清不协调的原因和性质,采取不同的协调方法,注意人际关系的协调,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在学校内部形成一种教育合力,从而实现教育效率的提高。

猜你喜欢
管理目标管理理念学校管理
对信息技术课堂管理的几点体会
以人为本理念下小学班主任管理理念探析
转型背景下的民办高校管理理念创新
新形势下企业的管理理念探究
诚朴决策管理学校的探索研究
情感管理是最高效的管理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油田矿区物业服务管理理念的研究及分析
水利工程不同建设阶段的工程造价分析
企业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效能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