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健
摘要:气息在现代舞蹈中是不可忽视的,气息表达方式的不同折射出人们思想感情的不同。本文从现代舞的定义出发,分析了现代舞的特点,并详细阐述了气息在现代舞中的重要性及运用,意在引发更多人对现代舞的关注。
关键词:气息 现代舞 运用
中图分类号:J72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6-0191-01
舞者不仅要具备健全的四肢,还要具有强大的气息和对舞蹈无限的热情。兴趣是根本,当对舞蹈充满强烈的热情后,会驱动着每个舞者去表现、去创造。现代舞与古典舞不同的是,它的表现形式更自由、更流畅、更有力,这其中必须运用到舞者强大的气息,它是人体内在的东西,以其气息带动身体的韵律,随音乐舞动起来。
一、现代舞的定义
现代舞起源于德国,在自由观念蓬勃发展的美国迅速发展。被誉为“现代舞之母”的依莎多拉·邓肯认为穿着足尖鞋的芭蕾舞一点儿都不美,因此开始了新舞种的尝试与探索。过去现代舞和芭蕾舞因舞蹈表现理念不同,一度处于水火不相容的境地,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观念的改变,芭蕾舞也开始吸收一些现代舞蹈的表现方式,如今芭蕾与现代舞并肩存在于舞蹈界。中国的现代舞起步晚,发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国内比较知名的现代舞团有城市当代舞蹈团(香港)、北京现代舞团、上海金星舞蹈团等。他们用自然流畅的舞蹈动作,抒发着舞者的思想感情,反映现代社会生活。
二、现代舞的特点
1.用更加自由的形式表达内心
舞者与诗人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用行为表现艺术,后者用文字表达思想。现代舞从古典舞发展而来,它摒弃了传统芭蕾舞中一些劣势,在此基础上追求人们思想的解放,这也是现代舞在美国得到迅速发展的原因。舞者力求在观念和思想上不受任何约束,用越来越自由的动作表达其生活态度和追求,它是舞者思想的表达和传递。在摒弃了古典芭蕾过于僵化的动作程式的束缚后,现代舞更具有流畅性。
2. 追求舞蹈艺术的思想性
舞蹈是一种用身体语言表达美的艺术,舞者以其高超的技术和动作向广大受众表现舞蹈的张力和魅力。这并不是说古典芭蕾舞不具备艺术审美,而是19世纪末欧洲古典芭蕾在单纯追求形式和技巧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完全忽视作品的内涵。其内容与题材主要局限于神话传说和王子公主的爱情故事,脱离了现实。对于优秀的舞者来说,舞蹈是有生命力的,它应该随着时代的变迁更加多元化,反映社会现实也是现代舞“内涵美”的表现。
现代舞从表演人数来划分,包括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舞剧等。表演人数不同给观众的视觉感受不同。独舞揭示个人的内心世界,双人舞重点在于舞者间的交流与互动,三人舞或群舞可能以某种冲突为题材表现社会现实。
有人说“如果你不喜欢别人的作品,自己编一个就好了”,可见喜欢与否不仅局限于肢体语言,而且是对其舞蹈内在思想的认同。舞蹈不是四肢简单的舞动,在其舞蹈中必定会融入舞者的思想、态度或愿望。
三、气息在现代舞中的重要性及运用
1.气息赋予舞蹈强大的生命力
气息是一种无形、抽象的概念,舞者总具备与其他寻常人不同的气质,而气息则是舞者舞蹈气质的综合体现。气息构成了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的最基本物质,而舞蹈者强大的气息则将带给舞蹈无限的张力与表现力。特别是现代舞的流畅性非常强,一段舞蹈下来可能要持续20-30分钟,如果舞者的气息条件较好,那么一段舞蹈下来不会给人气喘吁吁的感觉,更多是一种美感与立体感。
2.气息为舞蹈提供支持的动力
舞蹈是刚柔相济、动静结合的艺术,通过肢体语言塑造形体和表达思想。任何舞蹈都需要通过气息来控制动作的节奏,只有身体节奏发生变化,才会产生抑扬顿挫、轻重缓急之感。如果说舞者四肢的表现力称为“形”,那么气息则可以称为“神”,由气息作为原动力支撑着舞蹈者的生命,使整个舞蹈“形神兼备”,将其内涵展现得淋漓尽致。如果没有强大的气息“注入”到舞者身体中,那么整个舞蹈的可视性会变弱。
3.内在气息通过力向受众表达
气息可控制舞者四肢的节奏,轻重缓急或抑扬顿挫,观众则通过舞者四肢及力度的表达领略舞蹈的思想与内涵。如急促的呼吸给人带来紧张不安的情绪,而舒缓的呼吸则可以营造安逸和谐的气氛。中国人讲究“形神合一”,笔者认为在舞蹈界同樣受用,舞蹈者将自身的思想融于舞步,通过腰间发力、四肢舞蹈、气息配合,将身体中的每一个神经都调动起来,向观众传输舞者的思想和愿望。
四、结语
综上所述,气息是人类维持生命的本泉,也是舞者彰显魅力的内在力量。对于现代舞来说,它的舞步更自由、流畅、有力,每一个动作都离不开气息的运用与支持。强大的气息赋予了舞蹈无限的张力,舞者通过抑扬顿挫的气息表达着思想、追求与愿望,也使整个舞蹈表现更具神韵。
.
参考文献:
[1]夺科. 浅谈气息在现代舞中的重要性及运用[J]. 戏剧之家, 2012(7):56-57.
[2]王茜茜. 浅析气息在舞蹈中的重要性及其运用[J]. 参花(上), 2014(12):123.
[3]姚佩. 论舞蹈艺术中气息的运用及其重要性[J].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青年工作论坛, 2010(4):140-142.
责任编辑:孙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