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晓艳
课堂上,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采用多种有效策略,随机引导,灵活点拨,热情鼓励所有学生踊跃参与讨论,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如何积极有效地开展课堂小组讨论呢?
一、 塑造宽松环境,创设讨论氛围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注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实施愉快教学,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教师亲切的激励、期待与挚爱,可以形成课堂的合力。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等相关因素是有差异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知识积累的差异,到了小学中高年级逐步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在分组时必须考虑到这一点。学生在自己熟悉的小组内学习,由于人数少,大家围坐在一起,无拘无束,就连那些平时没有把握不敢轻易发言的内向学生也不感到压力,也能自由地发表意见。
二、搜集充分资料,打开讨论话匣
如,在教学《海洋——21世纪的希望》一课时,课前可以布置学生尽量多地去搜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课让学生去查阅和海洋相关的资料,帮助学生丰富文本,缩小与课文的距离,同时也为课堂进行有效的讨论做充分的准备。因此学习4-8自然段时,虽然“能源危机”“土地沙化”“潮汐发电”“海水温差”这些词语平时很少看见,但由于有了充分的预习,学生的情绪高涨。在此基础上,可以让小组讨论“保护海洋”与“利用海洋资源”是否矛盾这个问题。有些小组就会谈到油价上涨,加油站总有很多人排队加油,供不应求,这说明能提供的能源有限;还有些小组就会谈到最近几年有些城市沙尘暴发生的频率较高,人们出行甚至要戴着口罩才行,这也跟土地沙化有关;还有小组会结合日本地震、海啸、核泄漏以及利比亚战争,来说明当今世界“能源危机”的形势和环境破坏的危害。
三、捕捉生成时机,启开讨论思路。
新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它五彩斑斕,生机勃勃,活力无限。同时,课堂也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推进的过程,它拥有灵活的生成性和不可预测性。
如,《公仪休拒收礼物》一文,通过公仪休拒收别人送的两条鲤鱼,塑造了一个清正廉洁的官员形象。学习课文时,有学生突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也许别人是好心好意送的鲤鱼呢?他为国为民日夜操劳,送两条鲤鱼给他补补身子,这完全合情理。一时间,教室里多了许多窃窃私语声。教师稍作思考,就说:“同学们,你们的想法很有道理。那就请小组讨论一下,课文中的管家以及他的主人到底是怎样的一番‘心意呢?”通过再读文本,小组成员思维的碰撞,纷纷表达着自己的意见:“满脸堆笑就是说笑是硬挤出来的,不是从心里发出来的”;“满脸堆笑就是说那个管家是在假惺惺地笑,他不怀好意”;“这样的礼物当然不能收,所以公仪休的做法是正确的”。通过质疑,牵动了全班学生,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了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了情感熏陶,获得了思想启迪。
四、挖掘教学资源,搭建讨论平台
如,在教学《云雀的心愿》一课时,为了将学生引入对目前家乡环境的思考,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可以在总结时顺势诱导:“让沙漠变为绿洲,是小云雀和妈妈的心愿,其实也是我们大家共同的心愿。那如今我们的家乡工厂多了,这使得家乡的经济迅速增长,但给家乡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引进更多的企业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问题一抛出,教室里立刻响起一片嗡嗡声,有的小组认为:工厂的增多,说明经济的飞速增长,让人们过上好日子,这有什么错?有的小组认为:工厂多了,每天排放的污水、废气、还有工业废渣污染了我们居住的环境,你难道没有发现现在得癌症的人在增多吗?有的小组认为:工厂的增多没有错,但关键是要自觉保护环境,环保工作要跟上,这样不就两全其美啦!通过这一案例,可以看出,学习不只是“文本课程”,更是“生活课程”和“体验课程”。
课堂讨论是教学常用的一种方式和方法,只要给学生一个空间,学生的生命活动就会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