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梅+何毅+胡知腾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
【摘要】面对情报信息收集低水平与高要求的矛盾,相关研究领域存在空白,专家各自研究共享较少,情报研究人员未能充分获得人们广泛认可,其社会地位较低等问题,文章设想建立一个能实现共享与保密相平衡的“情报百科”信息收集平台,以满足当前时代背景下情报研究的需求。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情报百科”信息收集平台;现状;建设
麦肯锡称:“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将大数据定义为“由科学仪器、传感设备、互联网交易、电子邮件、音频视频软件、网络点击流等多种数据源生成的大规模、多元化、复杂、长期的分布式数据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人们带来了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人们将无处不在的数据,通过解析、计算,转换为知识及智慧,指导人们做出判断和决策。对于提供情报服务工作的人们来说,如果能够建立一个情报收集平台,能够很大程度地提高工作效率。
一、情报信息收集的现状
(一)低水平与高要求
情报的基本作用是支持决策。美国学者认为,情报一是向决策者提供所需要的有关国外(对手)的信息,二是协助决策者做出判断,三是为决策者提供预警。毛主席对情报工作的评价是:“黑夜里走路的灯笼。”也就是说,把未知的或者不太清楚的,通过研究,把事实搞清楚,把发展趋势和规律、特点揭示出来,是一类探索性很强的研究工作。而现阶段,虽然大量的情报研究人才不断涌现,但其年龄段较低,情报研究队伍整体较为年轻,这就对情报信息收集工作产生了影响:一是对相关情报研究的整体脉络把握不准确,不能深刻体会较高层面的决策、导向问题;二是研究经验不够,可能存在检索策略制定不准确,造成错检、漏检情况;三是整体水平难以满足高层次或特别专业的情报需求。
(二)存在空白领域,缺乏专家指导
情报研究的主要特点是专、精、深,即专业的情报分析、精确的情报资源以及有深度的预测。但较年轻的研究人员对所研究领域涉及不深,而且获取情报的来源、途径等较少,除此之外,情报研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存在单打独斗的现象,这就会形成某一领域的研究空白,或者成为少数专家学者的研究对象,而大家对这一研究领域仍不了解。现阶段,大数据时代已成为一个大规模生产、分享和应用数据的时代,这一现象显然是不可取的。
(三)社会地位低
情报研究的主要目标是为相关单位的最终决策提供指导性意见,情报研究工作的难度也就随之增大。但是,其社会地位并不会在瞬间就达到一个很高的高度。因此,情报工作人员的地位就现阶段来看,还是处于偏低的地位,尤其是刚入行或者还没达到专家级别的年轻工作者,其社会地位较低。
二、关于建立“情报百科”信息收集平台的设想
(一)设想来源
据报道,美国情报工作的开展不再像过去那样依赖间谍,他们所收集的90%的情报信息都来源于媒介发布的公开信息。此外,中情局还专门设立了公开来源中心,联邦调查局和国防部情报局也在大力培养情报分析人员,以挖掘公开来源信息。在现实工作中我们发现,单靠一个部门或个人就想获得准确、连续、详细的情报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在科技高度發展、各国都极其重视情报保密的今天,情报获取更加困难。因此,本人针对上述情况,拟建立一个名为“情报百科”的信息收集平台,以情报共建共享的方式,完善和补充现有情报研究的不足。
对于“情报百科”信息收集平台的设想,来源于当下比较有名的,也是全球最大的中文百科全书——百度百科。百度百科旨在创造一个涵盖各领域知识的中文信息收集平台。百度百科强调用户的参与和奉献精神,充分调动互联网用户的力量,汇聚上亿用户的头脑智慧,积极进行交流和分享。如果针对情报信息和情报研究人员建立一个与之相近的、更高层次的“情报百科”信息收集平台,为情报研究人员提供信息来源可靠的、有一定时效性的、有专家把关的情报信息,将会大大缩短情报课题从申报到成果的时间,更早地为决策提供指导性意见。
(二)整体设想及运作模式
“情报百科”信息收集平台应该涵盖各专业领域的所有中外文情报信息,强调所有情报研究人员参与的重要性,以及共享和奉献精神。平台的建设应充分调动情报研究人员的力量,汇聚知识及智慧,积极进行交流和分享。任何情报研究人员都可上传、下载、修改、补充所跟踪研究领域的任何信息,经专家评审后进行发布。同时,平台也应充分与数据库搜索、专家评议相结合,从不同的层次上满足情报研究人员对信息的需求。
初步设想的“情报百科”信息收集平台动作模式如下图所示:
1.情报信息遵循规范
“情报百科”信息收集平台的基础是研究人员上传的单一或组合的词条,每个词条都用于阐述一件事物、一项计划,或某种特定主题的组合,以及统一的外文翻译。“情报百科”信息收集平台的词条名按组成形式可分为中文、英文、数字以及特定符号等。它们都是具有特定的、统一的、专家普遍认可的内涵和外延的词语词条内容。
在编辑“情报百科”信息收集平台中的相关词条时,可能会遇到以下问题,要求情报研究人员本着认真负责、深入研究、反复论证的精神完成“情报百科”信息收集平台的规范建设。
(1)错误内容更正。当“情报百科”信息收集平台中的词条出现错误,或者因时间、研究深入等问题需要更正和精确描述该词条时,平台的内容应该是客观真实、可查证的。对于“情报百科”信息收集平台来说,某一个人的观点、记忆、传言等都属于不可靠信息,这类内容禁止收录进平台;所有内容都应该有公开发表的可靠来源。
(2)整理及补充完善词条内容。“情报百科”信息收集平台的补充完善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一是添加的内容必须客观真实,必须有可查证的引用来源;二是添加的内容不能包含任何个人观点,或者未被广泛认可的自创内容;三是添加的内容必须不包含任何宣传性内容。
(3)创建新词条。“情报百科”信息收集平台中新词条的创建和补充必须首先确认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在平台已有词条中是否尚未收录这一词条及其全称、简称、别名;二是创建的词条是否是一个专有名词而不是复合词组;三是创建的词条是否具有一定关注度。
2.质量保证
“情报百科”信息收集平台中词条的质量能否保证直接影响到平台的权威性。因此,平台上词条的上传、修改到最后的发布,必须要由一群具有社会影响力的行业精英和学術权威组成的专家把关,做最后的修订。其目的就是去伪存真,在提供各领域内容的同时,对词条内容提供权威的解释和专业的判定。
本平台词条质量的保证需要经过两层审查:第一层,行业精英审查;第二层,专家评审。经过第一层行业精英审查学习后,返回研究人员平台,修改后继续上传待审。
3.特定主题发布
“情报百科”信息收集平台中相关研究内容,除了由研究人员自行选择某一主题领域,进行质量终极审核的权威专家会定期就某一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各国发展动态进行公布,然后由研究人员自主选择,并跟踪相关情报信息上传,也可就某一主题申请课题,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这就为年轻一代的、不知如何着手研究哪一领域的研究人员指明了方向。
(三)“情报百科”信息收集平台安全保密规范
情报研究进行保密的动机在于保障国家的安全, 其目的在于保护信息安全,使信息系统存在的弱点以及威胁最小化。情报的共享需要一个切实的理由, 其目的在于使情报机构的情报价值实现最大化。情报保密与共享规则的规范应在此动机和目的的驱动下完成。因此,这里所设想的“情报百科”信息收集平台必须是建立在军网或者情报系统内网上,而且要求只有系统内的情报研究人员、专家、学者才能访问,并严格遵守情报研究的保密守则。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以及越来越开放的信息环境对情报研究工作带来了很多新的挑战。只有打破闭门造车的思维模式,建立一个能够连接各情报结点的、充分交流与共享的平台,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情报研究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Hilbert M,Lopez P.The worlds technological capacity to store,communicate,and compute information[J].Science,2011,332(6025):60-65.
[2]丁玲玲,朱晓宇.论情报保密与共享的需求平衡[J].情报杂志,2009(06):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