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度补语“不过”的历时来源及认知理据

2017-05-15 03:06陈丽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句法结构补语副词

陈丽

(贵州师范大学 文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

程度补语“不过”的历时来源及认知理据

陈丽

(贵州师范大学 文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

“不过”本为动词短语,近代汉语中出现作补语的用法。“不过”首先出现在动词后面作可能补语,后发展出程度补语功能。演变的动因是句法结构的简单化和“不过”前动词的次类变换。程度补语“不过”最迟在明代产生,清代开始大量使用,并且出现了“最更AP不过”新结构类型。

“不过”;程度补语;历时演变

一、引言

在汉语史上,“不过”先后出现过4种功能和用法:动词短语“不 +过”“不超过”义;范围副词“不过”“仅仅”义;转折连词“不过”“只是”义;程度副词“不过”“非常”义。“不过”的发展演变过程较为复杂,不仅经历了词汇化过程,而且经历了语法化过程。本文拟就副词“不过”作程度补语的问题进行考察。关于程度补语“不过”的来源及历史演变问题,赵新、沈家煊等做过一定的研究。赵新(2000)曾对“不过”补语句做过较为全面的历史考察,描述了“不过”有作可能补语、结果补语、程度补语,状态补语等多种功能,并列举大量例证讨论各类“不过”补语句的特征;沈家煊(2004)从“足量准则”和“不过量准则”角度对“不过”的4种功能及内在联系作了考察和解释,认为表程度的“不过”来自表“不超过”义的短语“不过”。但关于程度补语“不过”的产生和演变,仍然存在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现代汉语中存在“气不过”“最好不过”这样的结构,其来源是什么?程度补语“不过”产生于何时?产生的动因和机制是什么?汉语史上的程度补语“不过”和现代汉语中“最X不过”结构中的“不过”关系如何?为何词汇化后“不过”会有两种相反的意义——范围副词表小量,程度副词表大量。这些问题是本文考察的重点。

二、程度补语“不过”的历时来源

(一) 短语“不过”

《说文解字》解释:“过,度也。”本义是“经过、通过”,继而引申出“越过”“超过”等义,前加否定词“不”后,有“不超过”之义。“不过”组合在先秦已经广泛使用,最初是以短语形式出现的,一般用于确切的数字前面。如:

以上两例,“不过”后面接数量短语,表“不超过”义。我们认为程度补语“不过”来源于“不超过”义的“不过”,但句法上位于数量短语前面的“不过”不可能发展为程度补语。

(二)程度补语“不过”的产生

程度补语“不过”的产生必然需要句法结构的适宜性,句法结构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不过”位于谓词性结构后面,才有发展成补语的可能。位于谓词性结构后面的“不过”出现得比较晚,我们发现的最早用例大约在宋代。如:

4.伯寿问:“曾子只以此三者自省,如何?”曰:“盖是来到这里。”(《朱子语类》 卷第

二十一《论语三》)

以上两例,“不过”位于动词之后,构成“VP+不过”格式,例3、4中的“胜他不过”“打不过”,我们可以将其看成可能补语。从意义上讲,这里的“不过”与先秦时期表“不超过”义的短语关系紧密,相对于上文所举例1、2所表达的“数量上的不超过”,这里的“胜他不过”“打不过”表达的均是“能力上不超过对方”,意义趋向泛化,但联系依然存在。可以说,作可能补语的“不过”来自于“不超过”义的短语“不过”。

(三)可能补语>程度补语

我们在宋代的《朱子语类》中还发现了下面的用例。

5.公孙丑问孟子“动心否乎”,非谓以卿相当富贵动其心;谓伯王事大,恐孟子有所疑惧而动其心也。(《朱子语类》卷第五十二《孟子二》)

6.是。但他岂得已哉!莫到恁地较好。看周公当初做这一事,也大段疏脱,他也。本是怕武庚叛,故遣管蔡霍叔去监他,为其至亲可恃,不知他反去与武庚同作一党。(《朱子语类》卷第五十四《孟子四》)

7.譬如十里地头,自家行到五里,见人说十里地头事,便把为是,更不进去。那人说固不我

赵新(2000)将“受不过、耐不过、熬不过、忍不过、守不过、坐不过、抵不过、捱不过、吃不过、当不过、熬炼不过、打熬不过、支持不过、忍耐不过、挨忍不过、禁受不过、忍制不过、支撑不过”这类结构看成是可能补语,表示行为状态不能再持续下去,意思大致相当于“V不住”或“V不下去”。将“信不过、饶不过、教不过、用不过、撇不过、屈不过、越不过、放不过、度日不过、养活不过”看成是表示不可能产生或具有某种行为、状态的可能补语。我们认为赵新从意义上的分类是可取的,以上所举3例中的前2例应该属于表行为状态不能再持续下去的可能补语,而例7则属于不可能产生或具有某种行为、状态的可能补语。如果我们向意义深层发掘,会发现这两类可能补语与上文所述的“能力上不超过对方”的可能补语相比,主观化程度更高。就例5、6、7来说,“担当不过”“看那兄弟不过”“信不过”实际上表达的都是一种心理过程,是心理上无法承受或接受某种状况。这种语义特征很容易发展出程度义,如汉语中的“死、要死、要命”等,均是人类主观意愿上无法接受或承受的事情,在汉语史上均发展出程度义。

词汇化后的“不过”位于谓词后面,首先作了可能补语,继而又发展出结果补语,结果补语是由可能补语发展来的,与可能补语的不同在于动作已经发生,“不过”表动作的结果,而可能补语所在的句子,动作尚未发生。在元明时期的文献中也大量存在这两种补语,主要有4种结构类型。

A类型:(S)+VP+不过+NP(VP)

8.你要官休呵,拖你到官司,把你三推六问,你这等瘦弱身子,,怕你不招认药死我老子的罪犯!你要私休呵,你早些与我做了老婆,倒也便宜了你。(《窦娥冤》第二折)

9.好便好,只是另住了,要家人使唤,丫鬟伏侍,另起烟鬓,这还小事。少不得,终日厮闹,赶来要同住,却了不得。(《初刻拍案惊奇》卷2)

B类型:(S)+VP+N+不过

C类型:(S)+被(吃)+N+VP+不过

12.婆婆,这个怕不中么?你再寻思咱:俺家里又不是没有饭吃,没有衣穿,又不是少欠钱债,;况你年纪高大,六十以外的人,怎生又招丈夫那?(《窦娥冤》第一折)

14.那妇人陪武松吃了几杯酒,一双眼睛只看着武松身上。武松,只得倒低了头。(《金瓶梅》 第一回)

D类型:(S)+VP+不过

A类结构中的“不过”是可能补语,B、C类结构中的“不过”则是结果补语。如果从转化的角度看,我们可以把A、B两种类型看成一类,两类可以互相转化,例9中的“瞒不过家里”可以转化为“瞒家里不过”,例10中的“打那虔婆不过”同样也可以转化为“打不过那虔婆”。C结构式是被动句,如果我们将语言中的“施事+动作+受事”看成一种原型构式的话,那么,上述B类型中“不过”的前面一部分应该是原型结构,“这小猴子打那虔婆”体现的正是一种典型的施受关系,“不过”是动作的结果,A类型则可以看作原型结构的一种变式。而C类型就与原型结构距离较远,以例14为例,从语义上讲,“武松吃他看不过”中施事是“他(妇人)”,动作是“看”,受事是“武松”,句子可以理解为“她 (妇人) 看武松,武松忍受不了”。D结构式的句法结构最简单,句法结构的简单化也是重新分析的一个动因。与原型构式“施事+动作+受事”比较,D结构式中“受事”缺失,从例15、16来看,虽然受事在上下文中还能够找到,但在理解句义的时候,受事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尽管这里的“不过”还不能看成程度副词,但“看不过、忍耐不过”表达的都是施事主观上的心理承受极限,程度义开始显现。可见,“VP”后面“受事”的悬空是程度补语“不过”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程度补语“不过”产生的致变因素之二是“(S)+VP+不过”结构中“VP”的次类变换。当“VP”由不及物心理动词或形容词充当时,程度义便凸显了。这类结构在明代文献中已经出现。如:

17.这雪娥气愤不过,正走到月娘房里告诉此事。不防金莲蓦然走来,立于窗下潜听。(《金瓶梅》第十一回)

18.那月娥是个久惯接客,乖巧不过的人,看此光景,晓得有些尴尬,只管盘问。(《初刻拍案惊奇》卷2)

以上两例中的“不过”均为表达极性量的程度副词。源词“不过”(不超过义)往往有比较的意味,例17中受事(比较对象)不仅消失,而且在上下文中无法找到,从逻辑意义上看,“不超过”本身表达的便是高量信息,意义泛化后的“不过”主观化程度加强,可直接看作程度副词。例18“不过”位于形容词后面,表达对形容词程度的加强。

(四)程度补语“不过”所在格式的发展

程度补语“不过”自明代产生之后,一直沿用至今。如:

19.陈文同志用他晚年的主要精力,从事革命传统故事《秦吴芳一家》的创作,他以朴实无华的文笔,平淡无奇的故事,刻画了几个不同命运的人物。第一个就是秦吴芳,她是一个的家庭主妇,在尝够人世的辛酸后,还想异地避祸,买点田地过安稳日子,然而历史不容她,把她推向革命的大潮,这使我想起高尔基的《母亲》里的那位母亲。(《人民日报》,1995年4月4日第10版)

同时,程度补语“不过”所在格式也有了一定的发展,现代汉语中存在“最再AP不过”格式。如:

21.有那么多的朝廷在案以它作为句点,因此“宁古塔”三个再平静不过的字成了全国官员和文士心底最不吉祥的符咒。(余秋雨散文)“最AP不过”格式至迟在明代已经产生,但我们只找到一例。如:

清代文献中开始大量出现。如:

“再AP不过”清代业已出现,只是用例还比较少见。如:

26.老狐道:“他本是西湖灵隐寺的一个疯和尚,那知他却然是佛前知觉金容罗汉转世,道行是。(《续济公传》第二百三十四回)

“AP不过”本身就可以表达极性量,为什么前面还可以加副词“最再”呢?王力(1985:132)早在《中国现代语法》里就提出:“凡有所比较者,叫做相对程度副词;无所比较,但泛言程度者,叫做绝对程度副词。”“最”属于相对程度副词,有具体的比较对象,程度补语“不过”是由“不超过”义的短语“不过”发展来的,源词“不过”也是有比较对象的,因此,语义上“最”与“AP不过”具有相宜性。“再”也可以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增加①《现代汉语八百词》将副词“再”的用法分为5种,其中第3种便是“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增加”。。另外,前加的副词“最再”的作用都在于对“AP不过”所表达程度的加强,前面我们已经指出“VPAP不过”表达的是极性量,在程度的量级中,极性量是最高量,没有再增强的可能,为何“不过”所在的述补结构例外呢?这还是由程度副词“不过”本身的语义特点决定的,通过“不过”与“极”的比较可以看出,“极”的本义是“屋脊之栋”,即房屋的最高部分,意义泛化后的“极”指称一切事物的顶点,在意义上,源词“极”本身就是“极量”词,而“不过”本身并没有“顶点”的意义,是在空间移动过程中受阻后,经过隐喻和逻辑推演而形成的“量”义素,因此,假设极量程度副词内部还有分级的话,那么“不过”所表达的程度量必然是低于“极”的。在语言表达中,“AP不过”的程度还有提升的可能,于是,我们选择了语义具有相宜性的“最”和“再”。在汉语方言中也存在这类结构,在忻州方言、黎川方言、绩溪方言中都存在这种表达。如:

忻州:最好不过|再赖不过

黎川:敌好不过(非常好)|敌香不过(非常香)

绩溪:最好不过|尔只细鬼顶野不过

三、“不过”获得[+程度量]的认知阐释

“过”本是个空间运行动词,本义是“经过”。在运行动词“过”的认知模型中,必然要有一个参照点。如图1。

图1 “过”的认知模型

我们假设A是参照点,那么动词“过”的语义表示的应该是动作的发出者顺着箭头的方向运行,并且要通过参照点A。这是“过”的初始语义模型。同时,我们也可以把参照点A看成是运动过程中的障碍物,吴云(2004)指出:“表空间上越过某一障碍的 ‘过’,可以用于抽象的认知域,表主体通过某一‘难关’。”因此,就“过”本身的语义所包括的空间内涵来讲,有3种可能:在参照点前,将来能够越过参照点,到达参照点后面的空间;在参照点前,将来无法越过参照点;已经到达参照点后面的空间。

“不过”是否定词“不”与“过”的结合,将“过”的语义进一步明确化,“不过”就是无法通过障碍物(参照点)。在空间上,将域缩小到障碍物的前半段(即上述第二种可能)。如图2。

图2 “不过”的认知模型

程度词的典型语义特征[+程度量],那么,“不过”的程度义是如何产生的呢?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体验哲学,在运行这一动作过程中,“过”的初始语义是运行通过参照点,而“不过”表达的恰恰是相反的情况,运动过程中受阻了,参照点变成了障碍物,更成了运动的终点。王世凯(2010)说:“人类对程度深浅和幅度大小的衡量,体现的是一种变化,即程度和幅度具有[+变化]属性。”从运动的起点到终点就是一个变化的过程,“不过”的[+程度量]便是在这一变化过程中获得的,主要是通过隐喻机制完成的。人类的隐喻认知通常通过跨域的形式表达,一般总是从具体域向抽象域映射,“不过”获得程度义的过程反映了空间域中的极点向抽象的程度量的映射过程。

“不过”与汉语史上其他作补语的程度副词的不同在于,只有位于补语位置的“不过”才能表达程度义,处于状语位置的“不过”与程度补语“不过”意义截然相反,作状语的“不过”表达的是小量“仅仅”义。这种状况的形成与“不过”的初始含义和句法结构发展密切相关。“不过”的本义是“不超过、不越过”,这种意义的短语与词汇化后的范围副词“不过”意义是直接相通的,而作补语的“不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短语“不过”经过逻辑推演的结果。最初表达“能力不超过别人”的可能补语与初始的短语“不过”语义上还有些联系,只是主观化程度更高。可能补语在句法结构和句内成分变化的共同作用下,又发展出程度补语的用法。

从“不过”的认知图式所对应的句法结构来看,参照点往往对应的是“施事 +动作+受事”构式中的“受事”,失去参照点,相应的“受事”被悬空,“不过”的语义更加主观,程度量也更高。

[1]赵新.“不过”补语句的历史考察[J].语言研究,2000(2):70-76.

[2]沈家煊.说“不过”[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30-36.

[3]吴云.“过”引申用法的认知分析[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26-31.

[4]王世凯.“去”和“多”作形容词程度补语的原因——兼谈述程式结构语法意义的分野[J].语文研究,2010(1):44-48.

[5]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6]李荣,编;温端政,张光明,编纂.忻州方言词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309.

[7]李荣,编;颜森,编纂.黎川方言词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220.

[8]李荣,编;赵日新,编纂.绩溪方言词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141.

[责任编辑:庆 来]

H136.1

A

1674-3652(2017)02-0103-05

2016-12-0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汉语转折范畴的历时演变研究”(14XJC740001)。

陈丽,女,河南信阳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语法理论及汉语史研究。

猜你喜欢
句法结构补语副词
副词“好容易”及其词汇化成因
韩国语副词“더”与汉语副词“更”“再”的对应
现代汉语句法结构解读
《基本句法结构:无特征句法》评介
初级对外汉语教材复合趋向补语引申用法考察
浅谈现代汉语补语的辨析
“NP V累了NP”动结式的补语趋向解读
副词和副词词组
构词派生:语义关系与句法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