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第三学段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策略

2017-05-15 22:15张嫣
青苹果 2017年5期
关键词:学段理解能力课程标准

文/张嫣

提升第三学段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策略

文/张嫣

小学第三学段是小学教育的最后阶段,也是小学与初中教育相衔接的关键时期。此阶段的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方面处于逐步养成阶段,虽然掌握了一定的知识,但是往往在运用知识方面容易有偏差,因此,更多地要注重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应用能力的培养。阅读能力培养是学生语文素养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母语知识接收、消化和运用的核心。新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比较明确的目标指导,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课程过程中要围绕这些目标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阅读和理解能力,充分实现语文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自信心和习惯,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根据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划分,小学第三学段主要包括5~6年级的学生,这类学生经过前两个学段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和理解能力,但是前期的学习往往重视知识的输入,而对知识的加工和输出能力的培养较少。而第三学段是学生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更加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消化和应用,因此,可以说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是第三学段语文课程教学中的关键。

1 小学语文第三学段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目标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学生各项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进行了细化和明确。具体到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来看,其培养的目标主要可以归纳为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拓展能力三方面(见表1)。

表1 小学语文第三学段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目标

2 阅读能力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

阅读能力虽然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但却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各科的学习都有着极大的影响。

2.1 阅读能力是提升学生信息处理意识的关键

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人类的生活环境变得更加多样化、复杂化,每个人身边时刻都充斥着各种信息,而对这些信息进行浏览、分析和理解是人的一项基本能力。小学生正处于知识获取和成长的关键时期,其无论是从书本上获得的汉字知识,还是通过音频、视频获得的动态信息,都需要通过理解能力的处理才能够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2.2 阅读能力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途径

阅读作为一种基本的人类活动,需要长期地保持下去。第三学段的学生阅读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朗读、默读和诵读的方式下对一篇材料进行反复的琢磨,可以锻炼学生对材料文字背后所蕴藏的深层次内容的领悟,体会到文字的奥妙,提升阅读兴趣度,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习惯,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每天都能够坚持阅读相关的内容。

3 提升第三学段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对于第三学段的学生来说,阅读能力的培养要贯穿于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注重阅读方法和技巧的领悟与传授。具体来说,提升第三学段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3.1 注重阅读方式的恰当运用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主要有朗读、默读和诵读三种方式,教师在讲授时要注重这三种方式的恰当应用,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来进行调节。例如,在讲授《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一文时,首先引导学生进行大声地朗读,让学生先从文字方面扫清阅读的障碍,然后安排学生进行默读,仔细体会课文中所描述的情境并进行适当的联想,而对于学生不熟悉的陌生字词或者认为写的好的句子,可以通过诵读的方式来进行学习。

3.2 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阅读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一些多媒体技术手段运用到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可以通过音频、视频、图像、动画等多元素形式将课程中的一些内容动态化、形象化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讲授“画龙点睛”这个成语故事时,教师可以通过动画片画龙点睛来动态地为学生展示这一成语产生的背景,让学生通过亲身感受来消化这一成语。

4 结语

阅读能力培养是小学第三学段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工作,无论是对学生母语学习能力的培养还是对信息获取和加工处理能力的提升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要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出发,借助多种形式来开展生动活泼的阅读教学,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奥妙和意义所在,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觅渡教育集团)

猜你喜欢
学段理解能力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第二学段数学新授课“学导课堂”的教学范式
如何设计小学语文第一学段的家庭作业
大学生公民国际理解能力测评指标体系构建
高中各学段史料教学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运用纸质地图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上)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