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波
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探索
文/杨波
目前在很多地区,美术教育的教与学的方式,还是以被动接受式为主要特征。具体表现为: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演示为主,而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得知识、得到发展;学生很少有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自己的认识和看法,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忽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问题,忽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如何使课堂由被动的学习方式转变为自主学习方式呢?怎样才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我在实际教学中做了很多的尝试,起到很显著的教学效果。
评价一堂课的好坏,关键一条就是学生的参与程度,而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平等的课堂氛围是分不开的。在平等的课堂里,教师和学生的地位都是相同的,教师应该积极地采用启发式教学,而不是命令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教师的身份是一个引导者,去引导学生去主动的学习,积极的思考,提高他们参与课堂的能力。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好奇心重、活泼、好动,对于现在课堂只有35分钟时间的现状,抓住他们的心理最好的方法就是兴趣。兴趣是生长中能力的信号和象征,兴趣显示着最初出现的能力。因此,经常而细心地观察儿童的兴趣,对于教育者是最重要的。有兴趣的美术课堂不仅能使学生精力集中、全神贯注,而且会达到忘记时间、忘记课间玩耍。特别是低年级学段的学生。如在一年级美术课《狮子大王》一课当中,在分析完狮子的特点后,我和学生合作共同编了一首关于狮子特点的儿歌,“狮子大王真威武,圆圆脑袋大大的嘴,脸的周围一圈毛,张嘴一吼声震天。”学生们读着自己编得儿歌更加深了对狮子的印象,并能画出形象生动的狮子来。
在教学中,除了儿歌,我还运用了故事、谜语、拼图等多种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在这种良好模式的循环下,很多学生都反映爱上美术课,因为美术课有他们自己的小天地,他们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
在整体教学的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学生个体的差异。因为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每个学生的表现是不可能完全一样的,如果忽视个体的特点,自主学习只是一句空话。
有一个故事里讲到:“有一个小朋友,非常喜欢玩橡皮泥,他看见小红正在捏花朵非常好看,于是他也照着样子捏,可是他看见小明捏的小鸟好看,他又开始捏小鸟,后来,他又看到小丽捏得小鸡好看,便开始捏小鸡,这样,他变来变去,最后,到了下课时,他也没捏出一样东西来。”
这个小故事很简单,很可笑,但仔细想一下,我们很多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都会有这样的问题。自主意识高的的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效率要比自主意识弱的学生高,而那些没有主见、缺乏自信心的学生一是不积极思考问题,也不爱回答问题,二是对学习没兴趣,制作作业兴趣不浓,效率很低,完成的作业缺乏创意,质量也不高。总之,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就没有很好的自主学习的能力。那对于这些学生我们教师就应多下一些功夫,努力建立他们的自信心。
首先,要给予这一部分学生恰当适度的表扬。学生往往喜欢接受表扬而讨厌批评,每个学生都希望老师多表扬他,但如果表扬的话语太多了、太重复了就会失去应有的效果。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把握好评价的标准和尺度,并且要注意表扬语言的准确性。其次,多给学生提供创造表现的机会。教师可根据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活动安排。比如在《我们来跳舞》一课中,有的同学爱跳舞,我就专门安排了几个爱跳舞的学生给大家表演,大家都给予了他们热烈地掌声。有的同学爱讲故事,我就让他给大家讲跟美术课有关的小故事,后来这些同学总喜欢把自己画得内容编成故事给大家听,在展示了自己的画的同时又展示了自己的口才,他们每次都积极举手,争先上来,非常主动。还有的同学画画得好,我就经常让他们上来给大家范画,同学们总是赞不绝口。
由于每个同学都有自己发挥的空间,大大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学习主动性也随之大大提高。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对待,尊重学生自身的个性爱好特点,才能更大发挥他们的学习潜能,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多种形式、多种目标的交流情境,让学生既有“个人能力的发挥”又有“集体的力量的凝聚”。
小组合作的形式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课堂互动交流的方式。教师可布置一些任务让小组来完成,如《漂亮的瓶子》一课中,我让安排好的小组用摆、拼、贴、剪、泼洒、绘画等方法合作一幅瓶子的图案。有的小组用彩色卡纸拼出来的花瓶;有的小组用金纸条摆成的花瓶;有的小组用各色水彩泼洒出来漂亮的花朵;有的小组在有颜色的卡纸上画出了各种不同样子的花瓶,并添了许多花卉,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瓶子世界。在合作中,每个同学都参与到了其中,出谋划策,讨论如何才能制作出漂亮的花瓶,他们还进行了分工,有的剪,有的贴,有的画,真是忙得不亦乐乎。在这一过程当中,我只是作为一个指导者,给出一点意见。整个活动完全是由同学们自主完成,而且完成的质量很高。同学们在合作互助的同时,弥补许多自身的不足,也提高了自身的能力,给自主学习创造良好的氛围。
在合作互助中自主学习,与其他同学交流更新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只有在不断地交流中,才能更快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得到大量的来自不同方面的信息,促使自身善于学习、不断地进行学习,也使自主学习不会变为“闭门造车”。
学习不是被动的,儿童天生就有学习的天性,当这种学习变成兴趣、快乐或是一种激情时,就会推动教学效率的大大提高。随着新课标实施,教育思想的不断改观: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或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能动建构意义的方式获得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将成为学习方式的主流,它会使美术教育的发展走出一片更为广阔的天地。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祥瑞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