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仙++段慧珍++李星
摘 要:在应届生人才选拔过程中,企业除了关注人才的职业技能即“硬能力”,还关注人才的职业素养即“软能力”。文章提出以“能力树”模型为基础的“软能力渗透式”教学模式,探讨了以环境、榜样、活动为载体,有意识地将“软能力”渗透在“硬能力”培养过程中的教学模式,从而培养“软、硬能力”兼备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能力树”模型;职业素养;“软能力”;渗透式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一、建立“能力树”模型
建立如图所示对接产业需求的人才“能力树”模型。高等教育体系是基础,“硬能力”及“软能力”分别为人才培养的两个枝干,其具体内容参照下图所示枝干内容。
二、“软能力渗透式”教学模式含义及特点
“软能力渗透式”教学模式是利用环境、榜样及活动等载体,将“软能力”有意识、有目的地融入已有的教学体系中,以培养学生的 “软能力”。其特点包括:①教学目的:目标更加明确,将“软能力”有意识地融入各种载体中,施行隐形教育;②教学实施 :全方位、全过程地将“软能力”培养贯穿于整个高等教育周期,使学生在课堂不知不觉得到熏陶;③教学效果:该方式简单明了且易被学生接受,并且能有效激發学生互相竞争的心理。
三、建立“软能力渗透式”的教学模式
1.环境渗透
(1)校园环境渗透。校园环境渗透分为物质文化渗透及精神文化渗透。物质文化建设方面,将传统文化融入校园建筑中,将师生意见融入校园规划,增强学生的参与感、认同感,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来自学校的正能量信息。精神文化建设方面,建设凝聚大学历史精神的校园文化,完善学校学风建设,利用无形的力量使学生得到更好的熏陶。
(2)虚拟网络环境渗透。学校可以开通微博、微信等公共信息平台,将学校办学理念、学校文化在日常校园动态的报道中传递给学生,使其通过网络更多地了解学校动态。
2. 榜样渗透
(1) 教师榜样渗透。教师与学生接触最为直接和频繁,其行为举止、工作态度对学生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注意个人形象,在授课过程中注意治学的严谨性,提高工作的责任心与进取心,创新授课方式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教师的教学风格及处事原则,这对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模式有重要意义。
(2)学生榜样渗透。与教师的榜样力量相比,学生自己身边的榜样更实际、更贴近生活。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榜样力量,集中运用校园网络平台、宣传栏、专题讲座等资源,大力宣传典型优秀案例,努力营造宣传先进、学习先进的浓厚氛围,把宣传的过程延伸成为一个学习提高的过程。
3. 活动渗透
(1) 校内活动渗透。大学生热衷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无论是学校举办的各种学科竞赛,还是学生团体举办的俱乐部活动,都可以成为“软能力渗透式”教育的载体。他们对此类活动积极性极高,参与性高,教师可以为活动赋予各种意义,在活动中树立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团队意识,引导学生在团队合作中有效沟通、协同合作。
(2) 校企合作活动渗透。校企合作活动是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自己专业的“敲门砖”。校企合作的主要形式为大学生创业园、大学生科技孵化中心等。该类活动有助于学生在接触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明白团队成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协同合作的重要性,提升其团队意识。
总之,“软能力”渗透式教学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方法,有利于培养“软、硬能力”兼备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胥蓓蕾.中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差异化分析[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12):52-55.
[2]杨 琳.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即评价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24):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