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小军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7)04-000-02
摘 要 本文结合作者在企业党委宣传部任专职新闻干事和中国铁道建筑报社任记者的十余年新闻实践经验,就企业新闻工作者如何培养新闻敏感进行了简要阐述。
关键词 新闻敏感 培养方法 探析
工作中,经常有通讯员苦恼于想写新闻却找不到新闻素材。笔者认为,这缘于他们缺乏新闻敏感。新闻敏感也称“新闻嗅觉”,是指新闻报道者的感官对新闻人物、新闻事件和新闻事实所蕴含的价值的敏锐感知能力。美国新闻学者卡斯柏·约斯特,曾形象地阐述新闻敏感对于新闻人的重要性:不善辨别色彩的人,不能成为画家;不懂得和谐的人,不能成为音乐家;没有新闻敏感的人,不能成為新闻人。可见,新闻敏感是新闻人的生命。
那么,如何培养新闻敏感呢?笔者认为,新闻敏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经过报道者刻苦学习、认真思考、勤奋笔耕培养出来的。这与《中国青年报》曾刊发的那篇题为《顶尖记者是“实战”中磨励出来的》同理:一起开始从事新闻写作的几个人,最终新闻敏感最强的那个,也必定是后天最努力的那个。笔者认为,企业新闻工作者培养新闻敏感,应注重以下三个方面:
一、培养新闻敏感,要有政治、社会和企业责任感
人无责不立。对于一名企业新闻工作者而言,只有始终怀揣强烈的责任感方能更好地辨识什么是最具价值的新闻。这份责任包括:政治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和企业责任感。
(一)政治责任感——是新闻报道者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和把握
报道者要始终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所了解的新闻事件和人物分析透彻,这样才能摸准时代脉搏,写出与时俱进的作品。运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分析问题,首先要对这些内容高度关注、并认真学习,特别是对中央各类重要会议的新精神、新思想、新提法,要深度思考、搞懂吃透。笔者曾先后6次到中国铁道建筑报社驻勤,每次都会听到编辑们讨论中央颁布或修订的方针政策,以及这些方针政策将会对企业和职工群众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这是编辑政治责任感的体现。企业新闻报道者也应以这种政治责任感选择报道主题。说得形象一点就是“站在天安门上看问题,走在施工现场找答案。”
例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强国”战略,笔者以最快速度精选了基层单位学习六中全会精神的故事,撰写了《十九局集团六公司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 “文化兴企”成最热词汇》,在《中国铁道建筑报》三版头条刊发,并获2011年“年度好消息”。再如,2012年7月1日后,全国掀起“提升党员素质、喜迎十八大召开”的热潮。笔者马上结合公司实际撰写了《党员终身的必修课——十九局集团六公司新时期党员修养教育活动火热开展》,因关注热点且主题深刻,稿件在《中国铁道建筑报》三版头条刊发。又如,中央颁布改进作风和紧密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笔者经过观察、采访、思考,集中5天时间撰写了深度言论《改进作风从管好嘴巴开始》《用“好脚板”迈出好作风》和新闻故事《一场没有仪式的开工》,3篇稿件7天内在《中国铁道建筑报》全部刊发。其中,一篇是三版头条、另一篇占了六分之一版面。
从以上实例可以看出,只要深入研究、分析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会发现很多热度较高的“关键词”与企业生产和职工生活紧密相关。
(二)社会责任感——是新闻报道者对国家和人民负责的一种表现
笔者认为,社会责任感越强,触发新闻敏感的机会越多。而企业新闻报道者担当社会责任的方式,即可以是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在活动中认识、体会和分析社会进步与变革;也可以是关注民生改进、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等深刻主题;还可以站在企业的角度报道与人民群众生活紧密相关的新闻事件,如:环境保护、农民工权益维护、央企传播大爱等鲜活的故事。
以笔者被评为22届中国产业经济新闻奖副刊类三等奖的《在希望的田野上》为例:2007年国庆节,笔者陪爱人回农村。听到乡亲们边掰玉米边聊天:从平米高产聊到国家取消农业税还发放种粮补助,从加大农村教育师资力量聊到子女竞聘为正式教师,又聊到家中老人参加“新农合”。当时笔者一机灵:“一滴水见太阳”,这不就是最好的民生新闻吗?结果该作品因以小见大巧妙反映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而获奖。再如,笔者关注环保的消息《大桥江中建,江水清幽幽》。它的新闻价值在于当年各种水污染事件频发的社会大背景下,笔者公司所属厦深项目部采取“自制泥浆收集箱”的环保举措,有效保证了下游3座城市300多万市民饮水安全。
(三)企业责任感——指新闻报道者应以强烈的主人翁意识掌握企业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作为企业发展进程的记录者和守望者,企业新闻报道者只有对企业怀揣深厚情感随时关注企业的变革与发展,才能敏锐地捕捉到企业新闻的“生长点”和“临产期”。例如,2008年6月《中国铁道建筑报》的一则头版头条消息:《职工夜校书声朗朗20年》。正因为笔者有意识地关注企业历史,所以才从300页的《企业简史》中发现那行记录了夜校创办时间的小字,激发了笔者对夜校历程的探究和夜校发展见证人的关注,也最终才诞生了这篇标准的华尔街日报体消息。
二、培养新闻敏感,要见微知著,拓展延伸,提升价值
常听《中国铁道建筑报》编辑说,一些优秀记者每到一个项目都能写出大量有指导和借鉴意义的新闻。为什么在别人看来平淡无奇的项目,却成了他们的新闻宝藏?笔者认为,原因是:新闻无处不在,只是缺少发现。
经验告诉我们,要想从平凡中看出不平凡,从寻常中看出不寻常,必须掌握这样一个规律:事物发生和发展都不是孤立的,是相互联系的。报道者只要站得高、看得远,就能发现新生事物的苗头,也能抓住寻常事物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挖掘出新闻。其实,日常工作生活中,企业新闻工作者获得新闻的渠道其实很多:
(一)耳闻目睹,处处留心获取新闻
无论是熟悉的、陌生的,只要认真观察并思考,就会发现其隐含着的新闻。例如,言论《喊响“困难面前有笔者”》。“困难面前有笔者。”这是笔者在公寓拖地时,不经意间听到《新闻联播》典型人物报道里的一句话。笔者马上联想到了日常工作中一些干部总是把“我这儿有困难”挂在嘴边。于是,思考差异,对比成章。再如,言论《建个“教训档案”如何》的写作灵感来自公司经营部报价中心主任周懋每次投标后都会认真地在一个大黑本子上总结经验和教训。于是,笔者由个人联想到企业,以公司总结管理教训,强力推行“管理卡控制度”启笔,阐述了为什么、怎么样建“教训档案”。
(二)廣交朋友,在交流中获取新闻
近年来信息技术迅猛发展,这给信息传播带来了极大便捷,如,手机、QQ、电邮、微博、微信等。施工企业的职工遍布全国,只要广交朋友、加强沟通交流,新闻资源便会源源不断地涌来。这也就是曾七获中国新闻奖的原《中国铁道建筑报》总编辑朱海燕曾要求的:“每名报道员在每个项目上至少要有4个朋友:领导、技术员、普通工人和农民工。”
(三)在会议和材料中“掘金”
一些通讯员不喜欢参加会议,不愿意学习经验总结等材料,认为那些材料的结构是格式化的、语言是程式化的,内容不鲜活,没意思。其实,这是关注重点发生了偏差。笔者们接触会议和材料,应着重关注其核心思想和典型事实——要知道这些思想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事例是最具代表性的。因此,只要深入其中,取其精髓,几乎每次听会或看材料都会发现闪光的“金子”。例如,这篇2008年《中国铁道建筑报》二版“观察与思考”刊发的言论《规范合同管理 规避经营风险》。写作诱因是:一次会议上,主管领导和法律顾问逐条严肃地就项目如何规范管理给机关全员讲课。“什么情况?”、“为什么会这样?”、“应该怎么办?”等问题立刻涌上笔者心头。
(四)见微知著,拓展延伸
当然,发现一点苗头并不等同于已经掌控全局,还需要拓展延伸。报道者必须要有“发现冰山一角就要有了解全部”的意识,见微知著。如何做到这一点——办法是把所发现的事件和人物,放到社会或企业发展的大背景、大环境中去考量。例如,这篇参加《中国铁道建筑报》“头条大赛”的消息《铺架升级助“雄师”归来》。笔者将公司2006年铺架主业命悬一线和2009年地方铁路和普通国铁铺架稳如磐石、高铁和客专铺架异军突起,放在历史和发展的双平台上,进行了纵向和横向对比,找到了新闻核心点——产业升级,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稿件的新闻价值。
三、培养新闻敏感,要注重知识积累,丰富文化底蕴
知识积累和丰富文化底蕴对于新闻报道者至关重要,它是不断提升新闻敏感的重要保障。新闻敏感是对事物的一种“直觉”。这种“直觉”只有与丰富的知识和实践中积累来的经验相遇,才能擦出新闻敏感的“火花”。新闻报道者知识涉猎范围越多越广,采访写作就越得心应手,灵感的光顾也会越多。相反,积累贫乏者,既便外界信息再强烈,其思维空间也是狭隘的,难以产生联想和创新思维。
笔者自认为是一个文化底蕴相对浅薄的人,但多年自我提升的经历证明,积累知识、丰富文化底蕴只有个两条路:勤奋学习和不断思考。
(一)学习是新闻人发展的维他命
一方面是要持续不断加强新闻理论和写作技巧的学习:多读既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新闻管理或教学经验的新闻大家的著作,如梁衡、高钢、陈力丹等;多读奋战在主流媒体新闻精英的作品,如新华社张严平、央视白严松、中青报曹林等;多读行业记者作品集。通过坚持品读这三类老师的作品,笔者认为自己的新闻品味和操作技巧,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和丰富;另一方面是政治、经济、文学、地理、历史等方面知识的学习。这方面,各大门户网站的公开课是个不错的选择,其中有全世界名校和国内名校的各种学科的授课视频。如果常去听,那对于丰富知识是极有帮助作用的。
(二)思考是新闻人的特质
记得,一位多年从事过新闻工作的党委领导每次开业务会都说:“新闻报道是24小时全天候的工作,优秀记者、通讯员的脑子里总有一些选题在思量。”对此,笔者身同感受。笔者放到办公桌右侧,经常添加和修改的《近期拟写稿件》,这里面的选题,时常在心里打转,有时候,不经意间,一个选题就酝酿成熟了。
思考是新闻报道者的特质。对于社会、企业、新闻事件、产生背景、写作技巧的思考是报道者无时无刻的功课。一句话、一个场景、一个故事都可能引发思考。例如,在笔者的床头柜上和旅行箱里,都放着一个小本子。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一些突如其来的创意、构思、语言等灵感是稍纵即逝的,所以想到就立刻将“关键词”记录下来,以做后续深度思考的提示。
笔者认为,头脑是越用越灵光的,伴随着思考的不断深入,思想深度会越发深刻,好选题、好角度就会如泉水般涌上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