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接受美学下的读者中心论

2017-05-13 13:34赵光婷李碧芳
青春岁月 2017年6期
关键词:接受美学

赵光婷+李碧芳

【摘要】“接受美学”这一概念是由德国康茨坦斯大学文艺学教授姚斯在1967年提出的。接受美学的核心是从受众出发,从接受出发。不再强调作者试图在文中写出了什么,而是强调读者实际能从文本中都出来什么,这强烈的彰显了“读者”在文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本文通过以《鹿柴》两个英译题目为例,进一步阐释在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要充分考虑到译文读者。

【关键词】接受美学;鹿柴;译文读者

《鹿柴》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这首诗写一座人迹罕至的空山,一片古木参天的森林,意在创造一个空寂幽深的境界。本诗已经被翻译成300多个英文版本,其中的译者既包括中国学者也包括国外的学者。对于各个英译版本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此篇文章主要是运用接受美学理论下的读者中心论探讨关于此诗两个英译题目。

《鹿柴》的两个译本中,对于题目的翻译也是各不相同的。这两个题目分别是“Deer Park”,“Deep in the mountain wilderness”。第一个题目是“deer park”,咋一看“park”这个词在这里不合寓意,在英文中指“公园,停车场”,但是笔者在柯林斯词典中查到的解释是“A private area of grass and trees around a large country house is referred to as a park”。同时译者也查询了鹿柴也就是辋川的地形地貌。辋川,在蓝田县城西南约5公里的尧山间,这里青山逶迤、峰峦叠嶂,奇花野藤遍布幽谷,瀑布溪流随处可见,是秦岭北麓一条风光秀丽的川道。川水自尧关口流出后,蜿蜒流入灞河。古时候,川水流过川内的欹湖,两岸山间也有几条小河同时流向欹湖,由高山俯视下去,川流环凑涟漪,好像车辆形状(“辋”指的是车轮外周同辐条相连的圆框),因此叫做“辋川”。辋川在历史上不仅为“秦楚之要冲,三辅之屏障”,而且是达官贵人、文士骚客心醉神驰的风景胜地,素有“终南之秀钟蓝田,茁其英者为辋川”之誉。“辋川烟雨”为蓝田八景之冠。这里的鹿柴确实是有山水,绿草环绕,因此“park”在这里是符合题目的。笔者由此联想到庞德的《在地铁站》,整首诗描述的都是发生在地铁站这一狭小区域发生的事。很多学者认为,鹿柴是王维所居住地名,不能以此作为题目来描绘这一整首诗。笔者在这里将从地理的角度进行阐述为何这里用“deer park”,大家都知道著名的旅游景点武夷山,如果按照狭隘的理解,武夷山只是一座山,超出了山的范围就不是武夷山了。但是武夷山这个名字的辐射范围远比我们所想象的要大,武夷山还包括武夷山市,还包括武夷山周边的一切。因为在地域上具有很强的辐射性,而且根据地形地貌,鹿柴是被大山环绕,因此它的周边地域都以鹿柴为地理坐标。

第二个题目“Deep in the mountain wilderness”,从中国读者的角度看,这是最符合中国诗歌语境的题目,但是在这里,笔者认为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要考虑到中国诗歌与西方诗歌的不同。中国诗词或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永远把诗人的情感埋藏于诗词之中,只有通过“感悟”才可能感觉出其美,最突出的例子莫过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他几乎没有用一个表达感情的詞语,只是把“枯藤”,“老树”,“昏鸦”简单地排列在一起,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幅凄凉寂寥的景象,后面两句把七种静物列在一处,却恰如其分地渲染了寂寞、惨淡的气氛,“夕阳西下”更是给整幅画面涂上了一层昏黄的颜色,最后一笔带出“断肠人在天涯”,感觉上前后好像并无直接联系,但感情是连贯的,思路也是连贯的,读者一口气读下来,仿佛自己就是诗人所描绘的画中的游子,引起强烈的共鸣。然而十种静物的并列,虽然没有任何的主观感情,却比再多的语言都要强烈地表达了一种孤寂凄清的感情,这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所在。相比之下,英美现代诗歌强调写资本主义社会中畸零人的心理,比较直率地把诗人的所要表达的意思表现出来,直抒胸臆,而毫无造作,言尽而意亦尽,回味的空间相对缩小了,但这样比较符合西方人的心理特征、思维特征。西方人重视概念、范畴内涵的明确性,分析归纳的逻辑性,抽象性强.而在中国早在先秦就形成了感悟式直觉方式,偏重于整体、统一、直觉的把握,而忽略了精密的推理、判断的分析。这样一来,造成了语义含糊,难以进行分析研究,只能靠感悟来理解其中的意思,没有精确的尺度去衡量其中的含义。另一方面,中国的古汉语与英语比较,没有明显的人称,数和时态的变化,表达上不如西方那么精确,因此汉语更加具有模糊性和含蓄性。在以上思维方式和语言的影响下,中国的诗歌创作特别强调一个“悟”字,“顿悟”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最高境界,不像西诗表现出很强的思辨性。第二个题目就完美的再现了中国诗歌的“悟,意境”。但对于外国读者来说,却不知所云。

以上两个版本的题目,并无好翻译好坏之分,但是面对受众时,版本一更受欢迎。从整体上来说,两个英译的题目都体现了译者对于整首诗的理解。对于诗歌而言,每个译者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但是译者应该预见到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世界观会产生什么样的冲突。译者必须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解决这潜在的文化冲突。这样接受语读者才能理解原作者的信息。以接收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其成功的前提条件就是研究和了解接受语的文化。比如,很多专家对杨宪益夫妇所译的《红楼梦》和霍克斯所译的《红楼梦》进行对比,很多人会发现杨译本和霍译本最大的区别是,他们所采取的翻译策略不同,两个译本无好坏之分,霍译本只是采取以读者为中心的翻译策略。杨译本只是选择向作者靠拢,对原语文本负责。很多专家学者认为杨译本是否能为读者认同,不是那么的重要。至于这一观点,笔者不敢苟同。对中国文学进行英译的主要目的是让广大西方读者了解中国文化,而不是为了翻译而翻译,当然其中也存在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之争,由于篇幅有限,笔者暂且不论。但是有一点,当前中国还处于弱势文化,应该认清这个事实,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当时机成熟,应该像杨译本一样采取异化的手法,更加完整的向西方读者传播中国文化。笔者认为当前在把唐诗英译的过程中,应该坚持采取向译文读者靠拢的翻译策略,以符合接受语读者的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1] ﹝德﹞汉斯·罗伯特, 姚 斯(Hans Robet Jauss), 著. 顾建光, 等, 译. 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M].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7.

[2] 杨 柳, 黄 劲. 历史视界与翻译阐释:以王维的《鹿柴》为例[J]. 中国翻译, 2010(06).

猜你喜欢
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探析
商标翻译浅析及本土化的推动力
商标翻译浅析及本土化的推动力
在接受美学的视角下看对文学作品翻译策略的影响因素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戏剧翻译
俄国形式主义的读者意识
英伽登的“具体化”理论研究
接受美学视域下的《美人鱼》
接受美学视角下Mulan的翻译研究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文本细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