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红
摘要:学习情感是指因学习而产生的种种内心体验。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产生的内心体验就是数学学习情感。愉快而积极的情感能活跃思维,激发智慧潜能,从而促进数学学习,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反之,痛苦而消极的情感会阻碍数学学习,并削弱和降低数学学习的效率。《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把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情感的培养作为其中的重点,通过培养学生的情感,可以间接令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数学教学;情感培养;教学水平;素质教育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对其概念、理论、方法等,并不是无动于衷,而是常常抱有各种不同的态度,会有各种复杂的内心体验。如果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会感到满意、愉快和欢乐;学习失败时,则会感到痛苦、恐惧和憎恨;遇到新奇的问题、结论和方法时,会产生惊讶和欣慰。虽然这种情感不直接参与数学的认知活动,但對数学学习起着推动、增加、坚持、调节等作用。因此,重视情感教育不仅能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而且对其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也是有益的。
一、教师要有浓厚的数学情和学会表达数学情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同样,教师也会有顺心的时候和不顺心的时候,此时,教师必须将自己的烦恼留在教室门外,有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因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影响学生的情绪、情感的产生。面带微笑的教师在站上讲台的那一瞬间,这种和蔼可亲的教态便可将部分精力尚未完全集中同学拉回到课堂中。这样的课堂未成曲调先有情,师生已经有了心灵沟通,复习旧课,导入新课便是顺理成章的事。数学情是指对数学专业的兴趣,它代表着情感的动机功能。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情”是燃料,一旦点燃,就会产生巨大的动力,促使教师全身心投入,使课堂生动而精彩,从而唤起学生积极的情感;如果教师对数学没有情感,很容易把课讲得枯燥无味,学生自然也不会喜欢这一学科。表达数学情,即传情,是师生间情感沟通与互动的标志之一,它体现了情感的感染功能。换言之,通过传情,教师可以直接影响学生的情感。例如,一个学生的口算结果是25+39=63时,很多教师会很快地说错了,这可能就会伤害学生学习的热情;但如果教师带着一种数学情说很好,答案已经非常接近了。则不仅是纠正,也体现了对学生的一种尊重。这种尊重会鼓励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起他们的学习动力;反之,批评可能会伤害学生的心灵,挫伤他们学习的上进心。所以,教师要善待失误的学生。课堂上难免有许多疑虑和困惑,这些难理解的概念、复杂的公式、抽象的符号、以及难懂的逻辑推理。教师除了以口、手、耳、目来相传、示范、模仿来传递信息;还须根据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的困难,审时度势、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发挥自己拥有的教学艺术,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为此在课堂教学教学中,教师的情感必须有感染力。要具有感染力,教师必须对学生有真挚无私的神圣之爱。正如有一位学者所指的: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是血,从泉眼里流出来的是水,从一位充满爱心的教师的教学里,涌出来的是一股股极大的感染力。此外,教师必需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生对知识的兴趣的第一源泉、第一颗火星,就在于教师上课时所讲的教材和要分析的事实所抱的态度。
二、热爱学生,激发学生的数学情感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经常对学生施以情感诱导,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功能的关键还是一个爱字。人的情感有迁移功能,特别是小学生更为强烈。也就是说,如果学生对教师的爱心感受越深,对教师也越加信任,学生无心理障碍,对教师的教导越容易理解和接受。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教师的爱就会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内容上,课堂上师生才能配合默契,顺利完成教与学的任务。教师用情感的潮水将知识的浪花冲向学生思维的岸边,师生亲密无间才能提高数学课的教育教学效率。同时也可以赢得学生对教师的热爱和尊敬,从而促进教与学的共振及师生的情感共鸣。这种愉悦的学习情绪,为培养对数学的情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亲近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师生必须建立一种和谐的“情感场”。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为此,教师必须树立威信,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人范”。要在学生中树立威信,教师必须尊重、爱护、体贴学生,能够严以律己、以身作则、为人正直、诚实守信用和一颗乐于奉献的精神。由于受到学生的尊敬、爱戴与钦佩,学生将确信其教导的真实性和正确性。对于所传授的知识、认真领会;对于其谆谆教导,言听计从,师生的感情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产生共鸣。此时,教师的赞扬会引起学生的内心愉快和深深的满足。教师的忠告和批评会激起学生改正错误的决心和信心,使他们真正感觉到老师不是有意刁难,而是一种善意的批评和忠告。
四、创设质疑情境,诱发学生的数学情感
学习是一种带有意识性的活动,只有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才会对数学产生强烈的学习意识,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从而推动其主动积极地进行学习。对数学这一抽象学科,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形成强烈的欲望,从而积极主动地学好数学,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教材特点,精心设计、巧妙安排,为学生创设质疑情境,营造愉快的学习气氛。
五、实施激励性、发展性评价,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与态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建立激励性的评价机制,对学生实施激励性、发展性的学习评价,以鼓励和肯定学生的进步为主,尊重学生的人格,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用发展的眼光去评价每一个学生。当学生有了进步或在学习上取得成绩时,教师应及时给予鼓励和关怀,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归纳,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期望,以减轻失败给他们造成的心理压力,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
总之,在数学课教学过程中,情感因素是不容忽视的。教师只有善于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以情育情、以情引情、以情换情,才会换来学生的激情,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启发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从而提高数学课的教育教学实效。因此,真正的情感教育会使学生在学习遇到困难的逆境中扬帆,而不是伤痕累累!
参考文献:
[1]陈其冰.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法的研究与实施[J].小学科学:教师,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