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朝晖
摘 要:在“问题意识”主导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必须高屋建瓴地把握好问题的导向。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为例,教师围绕课程性质及教学目标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基本原则;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依据是教材内容和观点;教师要引导学生认清社会上流行的错误历史思潮和历史观;教师要以重大历史纪念活动为问题切入点,引导学生关注现实政治,关心国家的未来。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问题导向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4-0217-02
近年来,强化“问题意识”以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共识。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生价值观的引领者,在以问题为牵引的教学中,把握好问题导向至关重要,但目前学界既有研究成果更多的是强调“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具体教学方法,而对于教师如何把握问题导向则鲜有专门论述,故本文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下文简称《纲要》课)为例对此进行探讨,以期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问题意识”导向下能真正提高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效性。
一、围绕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提出问题是根本原则
围绕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达到解惑、明理的目的,这本是“问题意识”主导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题中应有之义。而《纲要》课有其特殊性,所以需要特别强调这一根本原则。
《纲要》课的特殊性在于其是以历史课的内容和形式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所以师生都容易将其视为纯粹历史课。从历史专业的角度看,中国近现代史涵盖一百七十多年间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社会、对外关系等方方面面内容,涉及的问题范围非常广,有众多的大大小小的问题值得研究,学生可能会对其中任何一个历史事件、人物或者由历史衍生的现实问题有兴趣或者感到困惑。那么,《纲要》课教师在有限的课时内要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呢?要解决学生什么样的问题呢?根本原则就是提出的问题必须要符合《纲要》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课程性质。
《纲要》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程,其教学内容“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1] 和“选择了改革开放” [2](下文简称“四个选择”)。因此,其教学要求不同于历史专业的中国近现代史课程,它不需要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知识做全面讲解和深入的专业研究,而应该重点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主线——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这两大历史任务而艰苦探索和顽强奋斗的历史进行讲解,从历史的角度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帮助学生更好地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以及对中国共产党的信赖”[3]。
因此,教师的问题导向必须与《纲要》课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教学目的一致,所提的问题能反映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主题、主线,能有效帮助学生了解国情国史,领会“四个选择”的必然性,而不能在包罗万象的中国近现代史中随意找个问题,或者在历史支流、历史细节上提出问题作为导向。因为如若那样,就易导致学生迷失在历史枝蔓中而无法准确全面地认识中国近现代史的历史主线和发展方向,达不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总之,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生价值观的引领者,在以问题引导教学时,必须立足于《纲要》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而非普通历史课程这一性质之上,在有限的课时内,紧紧围绕课程教学目的精心选择设计问题,提出的问题要真正有助于学生明确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和主线,有助于提高学生评判历史问题、辨别历史真伪和识别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达到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目的。
二、教材是教师问题导向和问题提出的基本依据
在上述根本原则的基础上,教师可通过多种途径或者视角提出具有导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分析。教材是这些问题提出和分析的基本依据,因为《纲要》课教材是由国家统一组织编写并指定的唯一教材,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首先,问题导向要与教材中的观点、结论一致。史学界对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从历史主题到众多具体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都有不同的看法和认识,有些观点甚至是相左的。但《纲要》课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目的在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因此,教师在提出问题时,问题导向要和教材主流观点保持一致。比如,关于中国近现代历史主题问题,史学界就有“革命史观”和“现代化史观”两种对立的观点,教材的观点则认为中国近现代历史主题是中国人民要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共同富裕两大历史使命,因此,中国人民既要革命也要现代化,革命是现代化的前提,现代化是革命的奋斗目标。这部分内容是教学重点,教师在以问题为导向教学时,就不能只以“革命史观”或者“现代化史观”来引导,而应该依据教材的观点以“如何理解近现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这样的问题为导向,这样的问题本身就已经表明了教材观点, 再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分析,从而使学生正确认识中国近现代历史主题问题。
其次,教材的内容是教师提出问题的重要依据。当然这绝不是要教师照本宣科,而是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将教材内容前后融通,厘清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将教材中最能反映近现代中国发展主题、主线的问题、学生容易产生困惑的问题提炼出来,带领学生进行研讨,答疑解惑。如在学习第四章《开天辟地大事变》内容时,以“历史和中国人民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为问题导向,可以将课本中三节内容串联起来(即把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传入、以胡适为代表的自由主义以及之后的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内容串起来),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分析,最终使学生明白中国人民是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中、在对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和三民主义的比较中,认识到马克思主義才是能引领中国走向光明的思想武器,从而使学生领会到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历史的必然。
另外,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每章后面的“学习思考”题。这些思考题都是编写教材的权威专家针对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围绕 “三个了解” “四个选择”而设计的,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同时思考题本身也具有思考深度。问题解决既需要丰富的史实,也需开阔的思路、历史的思维方式和理论指导。如“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怎样正确认识和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等,这些思考题是教师运用问题教学的很好的抓手,不仅要布置给学生课外思考,而且要把其中学生思考起来有难度的问题挑选出来,融入课堂教学中,以这些问题作为牵引,带领学生进行讨论分析,有效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三、引导学生认清错误的历史思潮和历史观
在当今思想多元化、互联网普及、自媒体发达的时代,各种社会思潮、观点经过网络会迅速而广泛地传播,其中不少历史思潮、观点与主流观点相悖。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对近现代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揭秘” “解密”的现象,不少“结论”往往颠覆了主流观点;社会上还有一种现象也比较普遍,即以某些碎片化的史实或某个具体的历史细节来以偏概全,颠覆一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原有的整体评价;另外还有许多影视作品戏说历史,将历史娱乐化。
由于网络的普及,学生们很容易接触到这些信息,而由于快餐式阅读的盛行,学生很难去深究其真伪。这就容易给学生思想造成混乱,影响他们对近代中国国情、国史的准确理解,甚至动摇他们对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所以,在《纲要》课上,教师除了正面讲授外,还要有预见性地将诸如上述这些观点、思潮作为重要的反面问题引入课堂教学中,以问题的形式融入相关教学内容,指导学生以翔实的史料、合理的逻辑分析说明历史的真相,认识这些观点的错误所在,正本清源,帮助学生辨明是非,增强学生自觉抵御这些错误思潮的能力。
总之,教师平时一定要密切关注学术动态、社会思潮及相关热點问题,预见性掌握学生课外可能接触的各类相关的错误信息和思潮,将其作为问题引入教学中,指导学生结合史实思考,从正、反两方面分析,达到对学生释疑、辨明是非的目的,增强学生自觉抵制和防范这些错误思潮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四、以重大历史纪念活动为问题切入点,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历史讲述的是过去,但关切的是现在和未来。中国近现代史与当代中国政治密切关联,因此国家经常为中国近现代一些重大历史事件举办全国性的周年(特别是逢十周年)纪念活动,如中国共产党的生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日、辛亥革命爆发日、五四运动纪念日、长征胜利纪念日等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持续纪念的主题。最近几年我国也加大了对抗日战争的纪念,如2014年12月13日首次隆重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2015年举办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
纪念活动是历史与现实沟通的重要情感桥梁,其具有独特的政治功能和效果,作为一种政治仪式和政治动员,其表达了举办者鲜明的政治主张和政治态度,任何一场纪念活动都必有其现实需要和现实意义。我国举办这些纪念活动的目的就是要通过纪念活动唤醒世界人民对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的巨大牺牲和历史贡献的记忆,提醒全世界正义的力量对那些百般抵赖侵略历史和罪行的国家保持警惕,珍爱和平。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更是要通过纪念活动向全世界表明强大起来的中国人民 “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立场,也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军队捍卫世界和平的愿望和力量”[4]。
纪念活动把历史与现实勾连起来,阐释了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在当下的价值和意义,具有鲜明的现实政治功效 。而这些重大纪念活动的纪念对象基本是《纲要》课的教学重点,因此,教师在讲授相关内容时,要补充介绍这些纪念活动,并引导学生思考国家为什么要举办这些纪念活动?这样的问题导向,不仅引发学生思考被纪念的事件、人物的历史意义、历史地位,更激发学生关注现实政治,将历史知识、历史认知与现实政治相联系,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具有更宽广的政治视野。学生不仅要了解过往,更要关注现实与未来,理解国家当下所处的时代环境和中华民族奋斗目标,从而深刻领会中国近现代史的主线,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当今中国就是要凝聚一切力量、创造一切条件为实现这一伟大使命而奋斗,坚定在党的领导下为实现中国梦而团结奋斗的理想信念。
总之,“问题意识”主导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想提高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教师必须高屋建瓴地把握好问题的导向,提出的问题要紧紧围绕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质这一目标,所提问题既要依据教材又不能局限于教材,必须关注社会上存在的各种可能扰乱学生思想认识的思潮和观点,以问题的形式引入课堂,帮助学生正本清源,也要关注社会相关热点问题,同时要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关注现实和民族未来,坚定为实现中国梦而团结奋斗的信念。
参考文献:
[1]中宣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2015-07-10].http://www.moe.edu.cn/
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991/200507/10140.html.
[2]本书编写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3年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3]刘国军,张桂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需要处理好的三个关系[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11).
[4]华春雨,罗宇凡 .宣示捍卫和平的决心与力量[EB/OL].[2015-06-23].http://www.gov.cn/zhengce/2015-06/23/content28830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