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军
自主探究就是要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落实,在教师的指导和辅助下,自主地进行探究,自主地寻找解决办法,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自主探究的方式有很多,不论采用哪种方式,教师都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自主探究,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一、提出问题,促使学生自主探究知识
教师可以借助师生的交流沟通或是采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探究活动,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形成初步的认识,然后利用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使學生对所学知识形成框架结构,同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曲线运动”时,对于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这个知识点,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仔细观看飞轮磨刀时飞出火星的情况,以及转动伞柄时雨滴飞出的情况,并提出问题:火星和雨滴飞出后,做的都是曲线运动,也就是速度的方向总是在变化,那么如何明确速度的方向?用问题指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切线的定义,为学生认识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奠定了基础.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探究情况,进一步提出问题:如果说速度变化了,你能清楚地说出其中包含了哪些情况?如何理解课本中提到的只要物体做的是曲线运动,就一定会存在加速度?让学生讨论交流、自主探究,然后让学生对探究的结果进行总结发言.这时教师要注意对学生交流得到的结论给出必要的讲解,使学生形成严密的思维意识.通过提出问题,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再加上教师的按时讲授,使学生对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并形成知识框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任务驱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要注意在课堂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布置任务,驱使学生加入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学会自主地分析思考、合作交流、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例如,在讲“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后,对基本内容进行应用时,教师可以以问题情境的方式给学生布置任务:在抗洪抢险中,要把一批救灾物资送往河的正对岸,那么船上的舵手要怎样把握好船行驶的方向?然后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教师把学生的解题过程利用多媒体的方式展示出来.结合学生的思路,教师进一步对学生的能力进行拓展:如果水的流速很大,是否船都能驶达正对岸?通过问题提示学生进行再次交流和讨论,大家积极发言,寻找解决办法.最后为学生布置更高要求的题目,需要学生在课下自己思考,努力寻找解决方法:如果船的速度比水的流速小,舵手要怎样驾驶船只,才能使船渡过河的位移最小?教师布置的这些任务,都是与本节课相呼应的.这种多样化的任务设置,能使学生对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认识更加透彻,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通过教师给学生布置任务,利用任务来驱使学生投入到课程学习中,能让学生主动探究学习,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新课程的实施,物理教学也在考虑如何使学生收获更多的科学知识.合作互助式学习,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自主探究,加上合作互助,使学生讨论交流,采纳各种见解和论点,力求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更加全面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学生合作学习的前提是,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温馨的教学环境,指导学生善于听取不同的意见,使学生能从中得到启示并经过思考形成正确的观点,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在讲“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实验,通过小组合作开展自主实验探究.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可知:要想测定重力加速度,就要先测定单摆的摆长、其运动的周期,从而测出重力加速度.在合作实验之前,教师提醒学生注意要测量的几个物理量在实际操作时应如何具体操作:如何测量单摆的摆长、摆球的周期将要如何计算、悬挂小球的悬线如何悬挂,对该实验又可以怎样进行改造.根据教师提出的引导意见,学生小组合作实验,自主思考,讨论交流,出现了很多创新实验:改变摆球的质量和摆球的大小;调整悬线的长短;加入磁场测定重力加速;等等.最终实现了通过变通一个实验成就多个实验的景象.通过学生在组内的自主思考,相互间的合作探究,使学生在学习中能灵活地转变应对策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集中学生的智慧,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总之,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采用自主学习、探究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从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