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明月
古时文人重心灵契合,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想起《世说新语》中的雪夜访戴,王子猷雪夜访戴安道,未至而返,可以见出晋代名士的潇洒自适与重情重义。在这样生活节奏迅捷的时代,每人都觉得时间的消费才是最奢侈的,比如写信这一件风雅的事情已经难有存在的必要了。其实书信到近代才被称为“信”,在中国文化史进程中,书信有过许多别称如简、柬、札、帖、笺、素、翰、函、尺牍、雁足、雁帛、雁书、鸾笺、八行书,还有音信、音讯、音问、音邮、音翰、音书、手书、手札、短简、短书、小书等,读这些名字都觉得有趣极了。
笔者最近在临摹《唐人月仪帖》,其又名《唐人十二月友朋相闻书》,分十二月令制为尺牍,意在示范同辈问书信中摹状节候心情时的用词,其形式符合书信礼仪的“先标寒暑,次赞彼人,后自谦身,略为书况”的时代特点。古代士大夫文人读书科举后沉浮宦海,各位为官,山高路远唯有尺牍通音讯,满心的情绪写下寄出后有秋水望穿的盼望回音,这种期待的过程酝酿数月,收到回信的喜悦感毋庸赘言。
说起书法,笔者偏爱杨凝式,唐代的楷书法度森然达到极致,后世书家欲开辟新路显然难上加难。直至杨凝式出,以其雄冠五代的才情发出最耀眼的光辉,风格卓然独立,不与人同。杨凝式(873年至954年),字景度,号虚白,陕西华阴人。生于唐懿宗咸通十四年,卒于后周世宗显德元年。杨凝式形貌丑陋,性格狂放不羁,当时朱温篡唐,其父杨涉贵作为宰相代表旧朝传送国玺,杨凝式力谏父亲而不可,为防祸殃全家,佯狂避世,常称疾告归。杨凝式在书法历史上历来被视为承唐启宋之重要书家,其书风泽被宋四家。《宣和书谱》等典籍称杨凝式喜题壁,居洛阳十几年,两百多寺院均有其壁书,风靡一时。如无杨凝式墨迹的寺院,往往会先粉饰其壁,摆放好笔墨、酒肴,专门等杨凝式来题咏。其“若入院,见壁上光洁可爱,即箕距顾视,似若发狂,行笔挥洒,且吟且书,笔与神会。书其壁尽方罢,略无倦意之色。”可见杨凝式给人影响之深,黄庭坚赞叹云:“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栏。”杨风子的题壁书如同当代艺术界的行为艺术,让人不禁莞尔一笑。他遗存世间的书作有《韭花帖》、《卢鸿草堂十志图跋》、《神仙起居法》。杨凝式的父亲杨涉为宰相,可见杨家之背景显赫,作为士大夫贵族的生活也必然讲究得很。《韭花帖》就是为了朋友赠送韭花酱而特意致谢的一件信札作品,所述的是一件微事,偏成就了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件千古佳作。
其书法更是令人称绝。杨凝式“长于歌诗,善于笔札”,这信手随笔的书札便成了书法史上不可多得的千古佳作。信的内容是这样的:“昼寝乍兴,輖饥正甚,忽蒙简翰,猥赐盘飧。当一叶报秋之初,乃韭花逞味之始,助其肥羜,实谓珍羞。充腹之馀铭肌载切,谨修状陈谢,伏惟鉴察,谨状。七月十一日状。”对于《韭花帖》的书法风格,明代董其昌评价云:“少师韭花帖,略带行体,萧散有致,比少师他书欹侧取态者有殊,然欹侧取态,故是少师佳处。”
《韭花帖》为杨凝式的行楷书尺牍佳作,其实书写的内容也极有意思,在昼寝乍起,腹中甚饥之时,朋友送来韭花,配以珍馐充腹之后,为答谢友人馈赠美味韭花而写下的感言。凡七行六十三字。通篇文字洋溢着作者轻松愉悦的闲情逸致,萧散闲适的心境溢于言表。从韭花酱配小肥羊肉的菜肴,管中窥豹,可以想象得出杨凝式作为文人士大夫的贵族生活细节,古人视牛羊肉为祭祀品,而猪肉则要下等些。韭花古人称为“菁”,八月收韭菁作捣齑。用韭花做酱,涮羊肉必不可少。元朝诗人许有壬《韭花诗》中大夸赞野韭花,说浓香超过姜桂,余味胜过荤蔬。“助其肥羜”的羜是出生五个月的小羊,杨凝式所吃未必是五个月大的羊羔子,因为诗经《诗·小雅·伐木》中有“既有肥羜”,也有可能借用而已。美食家汪曾祺先生說“过去有钱人家自己腌韭菜花,以韭菜沙果、京白梨一同治为粉齑,那就很讲究了。有钱人家的过活与常人家当然不一样,可惜的是没有史料证明这信是回给他哪位好友的?我猜必定是与杨凝式情投意合,懂得生活的贵族士大夫吧。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生活。”审美的人生容不得将就,即便坐销岁月于困厄中,也要尽可能保留审美的人生态度和精致的生活方式。粗糙的世俗社会需要审美,这应该是文人的生活哲学。中国士大夫文人是贵族的代表,中国古代有士农工商之分,我总觉得士大夫是中国文化艺术精神的代表。
在信息时代,通讯如此发达,随手打开电脑、手机,登录QQ、微信,充斥着太多的无聊内容,感觉如皇上看奏章般心烦意乱。尤其智能手机的普及,QQ和微信的强大功能将几千人的交际圈构建得牢固之极。人生如旅行,有的人从你的一段人生下车,本来可以相忘于江湖了;但是现在因为强大的通讯手段,本来可以淡忘的人却会时时出现在你的生活中。一开微信朋友圈,好友、泛泛之交、电商、陌生人的各种无聊状态闪入手机屏幕,让人觉得不堪忍受。遥想古时友朋间的交往和情谊就感叹不已、风雅难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