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消费社会士大夫的身份认同

2014-12-31 22:04刘璐
黑龙江史志 2014年23期
关键词:消费社会士大夫身份认同

刘璐

[摘 要]近年来,明清消费文化愈来愈成为历史学所重视的一个研究方向,与此同时又受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的影响,使其研究呈现丰富多元的面向,本文所要讨论的巫仁恕的《品味奢华》便是这样一种研究视角的代表作,该书透过细致具体的实证研究,展示了晚明消费社会背景下士大夫阶层的消费文化及其背后所反映的士大夫阶层对自我群体身份认同的建构。

[关键词]晚明;消费社会;士大夫;身份认同

消费文化在成为历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的同时,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的青睐,其独具特色的研究方法丰富了消费文化的研究面向,注重消费品对于消费者(个人或群体)的象征意义而不仅限于讨论消费品的实用价值。《品味奢华:晚明的消费社会与士大夫》这本书便是这样一种研究视角的代表作,首次出版于2008年7月,作者是现为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的巫仁恕教授,通过本书我们看到了他别具一格的研究理路——透过细致具体的实证研究证明了晚明已经形成了消费社会,进而用新的研究取向与解释模式探讨了在此背景下士大夫群体的消费文化。全书的主要部分由导论、正文(共六章)、结论组成,在全书开篇作者提到贯穿全书的两大主轴:“尝试把近代早期中国的消费史,放在世界史的脉络下,观察晚明时期的重要性”p16,用人类学、社会学的研究理论研究士大夫消费文化p17。那么,巫教授是如何围绕这两大主轴展开他的研究呢?研究的结果又表达了他本人什么样的学术理念呢?

首先,巫教授在全书的导论中梳理了中西史学界消费文化研究的脉络。法国年鉴学派费尔南·布劳岱尔(Fernand Braudel)于1974年所撰的《15世纪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Capitalism and Material Life,1400—1800年)一书中,将西方资本主义的出现归因于日常生活在长时期里日益累积的变化,强调了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奠定了物质文化研究的基础,使之成为其后消费文化研究的先驱与典范。英国史家尼尔·麦肯德里克(Neil McKendrick)、约翰·布鲁尔(John Brewer)、普卢姆(J.H.Plumb)等在合著《消费社会的诞生:18世纪英国的商业化》(The Birth of a Consumer Society:The Consumercialization of Eighteenth—Century England)一书中,首次提出了“消费革命”说,认为英国出现世界上第一个消费社会,并将此论说视为英国工业革命的起源。在这之后的研究基本上可分为两类研究取向,其一是以实证路线为主,注重对社会史料的解读与运用,以期重构当时消费社会的现象,同时意识到物质文化的重要性。其二是倾向于文化面向的探讨,借鉴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各具特色的研究方法与理论,开始注意到消费品对使用者(个人或群体)不仅具有实用价值,也富含象征与文化意义。两岸明清史学界自1980年代起才开始了对明清奢侈消费问题的讨论,将其视为一种社会风尚予以研究,使消费问题研究逐渐从经济史的边缘上升至核心地位。相比较于中文学界明清消费文化的研究,欧美学界则稍晚才开始(于1990年起),但在方法论、研究取向以及讨论的议题比起前者有很大的差异,采用了人类学、社会学关于消费文化研究的理论,进一步丰富了明清消费文化的研究成果。

在回顾了中西史学界关于明清消费文化研究的脉络之后,巫仁恕教授紧接着交代了全书的主旨,即前面已经提到的“两大主轴”,又说明了本书主要借鉴的理论方法主要有:文化人类学注重商品的象征与文化意义、物品经过某一群体商品化、特殊化后成为特定群体消费品味的象征,以及社会学中地位群体利用特殊消费以与其他社会阶层作区分、流行时尚反映社会结构的变迁等。本书的研究资料丰富详实,如地方志、笔记小说、实录与文集,还有士大夫所撰的鉴赏书籍和明代惠州史料。最后,简要概述了全书正文一至六章的主题。

正文第一章作者先是叙述了晚明时期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方面已经出现的奢侈消费现象,在饮食、住宅、服饰、车舆这四个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接下来则是从消费文化的角度审视晚明较之前代出现的几个新的消费特征——市场购买的频率增高、奢侈品成为日常用品、奢侈消费普及化、流行时尚形成、身分等级制度崩解、知识阶层出现“崇奢”的新型消费观念,对照英国消费社会诞生的现象和背景,论证了晚明是消费社会正在形成的时期,其原因与当时的社会、经济、思想背景密不可分:商品经济市场扩大、城市化不断发展、家庭收入提高、浪漫情欲观盛行等等。在本章最后一节中,作者论述了由于科举管道雍瑟、商品经济的冲击使得士大夫原有的地位与生计方式发生改变,商人阶层通过捐纳途径提高政治与社会地位致使士商地位消长——这挑战甚至威胁到了作为地位群体的士大夫本来的身份地位,士大夫出于身份危机意识,开始积极发展出一系列区别于其他社会阶层的消费行为来建构自我群体的身份认同。

第二章,从物质文化研究的视角出发,以乘轿文化为例,说明政治权力的操控,会引导大众对物品消费的需求使物品具有社会分级的用途。我们从作者追溯乘轿的历史中得知,到了明代乘轿越来越制度化,明朝初期朝廷将乘轿纳入礼制,针对品级身份不同的人,规定了相应的乘轿制度,目的是将乘轿作为少数官僚阶层的一种特权使之成为这一地位群体身份地位的象征。然而,随着乘轿的流行与普及,逐渐成为一种社会风尚,武职勋臣、庶官、举人生员,甚至胥吏优伶等都相继僭越乘轿纷纷效仿少数高层官员,官方对这一僭越乘轿行为采取了违制处罚、重申禁令的应对策略但其收效却并不乐观,足以见得乘轿之风已不可逆转,其背后正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乘轿作为身份地位的象征意涵已经被社会大众普遍接受,因此人们竞相将经济资本投入“乘轿”这一消费模式以展现自身的身份地位,从而助长了乘轿时尚的形成,这意味着此时的社会结构已经从“特许体系”进入了“时尚体系”。本章末尾,作者又论及了轿子在社会、政治和文化三个方面所表达的象征意义。

第三章以服饰消费为例,首先说明明中期以后平民服饰发生变化,并产生了流行时尚形式多变,盛行复古之风,追求奇异样式,僭越上层阶级,违背了明初朝廷制定的“辩贵贱、明等威”的服饰制度,体现了平民阶层的可称为“社会效仿”的消费心态,即通过模仿上层阶级的消费以彰显社会身份或者政治地位,同时平民阶层也有能力与条件创发时尚而被社会上层效仿,以此修正了西方史学家认为近代中国没有服饰时尚的观点,而且也可看出社会下层积极创造时尚的同时也同样拥有想要消费更多更好的心态。其次,分析了平民服饰流行时尚的形成对社会经济所起的作用。最后,探讨了平民服饰流行时尚对士大夫的影响以及士大夫对服饰流行时尚的反应:平民阶层僭越官方旨在彰显士人身份地位的服饰制度威胁了士大夫的身份,使士大夫产生了身份边界模糊意识,针对这一现象士大夫采取言论抨击、要求官方重申禁令、乃至刻意积极自创新服饰等措施重新塑造自己的身份与地位,凸显自身的服饰品味从而区别于下层社会。

第四章以晚明士大夫的旅游文化为探讨对象,又从消费角度观察下层社会兴起的以普及性、舒适性、娱乐性为特征的大众旅游,对比两者的结果是两者的旅游消费成为继服饰消费之后的另一种社会竞争场域,使士大夫再次形成了身份危机感,不得不重新塑造自己的旅游品味——刻意错开大众旅游的时间不与大众同游;极力发展一套“游道”使自己的旅游行为理论化以示与众不同;旅游所携带器具讲究精致,装饰旅游所用的出行工具,通过这几种形式作为身份区隔的工具。此外,在士大夫的游记中可见商人资助士大夫旅游用费之事,说明晚明社会结构变迁商人地位提高使得士商之间形成了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

第五章分析了晚明的家居消费现象,揭示家具商品化的过程以及家具业成为独立门业。通过对徽州文书中的分家清册、高层官员的抄家单、文人时尚品味鉴赏手册三类文本的分析,探析了三种家居消费型态所反映的三种不同社会阶层的消费文化,其作用在于身份分化和市场区隔。士大夫视书房家具为文化资本,同时也是象征身份地位的特殊消费品味,在遭遇其他社会阶层模仿之后,士大夫在家具上铭刻文字使其特殊化并载负文化神圣性,形成“文人化家具”以区别于其他社会阶层的商品化家具,实现划分身份地位的意图。

第六章针对有学者认为晚明士大夫创造的服饰、家具等鉴赏品味的文化至清代逐渐消失的观点,作者通过探讨明清文人所撰写的饮食书籍与食谱中所体现的味觉理论,分析隐含在其背后的意义。晚明江南地区奢华的饮食风尚使出版业繁荣发展,饮膳书籍与食谱得以大量刊行,其内容包含了很多描述感官的词汇且复杂而多元,这说明人们愈加重视感官享乐,也体现了人们品评食物的感官标准趋于敏锐化、复杂化、深刻化,已经将食物视为感官乐趣的来源。其中部分文人借食谱创作发展出一套饮食理论,批判当时奢靡丰盛的饮食风尚;视“淡”“鲜”为食物的真味本味;将食物或食材归分为不同的等级,素食在前荤食在后。通过这些饮食理论宣扬自己的味觉观,其意就在于透过选择性的饮食表达自己的品味,以便于和其他区社会群体作区分。这些文人化食谱在清代不但没有消失更显细致完备,并得到了士大夫的高度赞同,既反映了士大夫文人作为社会群体的自我认同,自然也证明了晚明士大夫建构的鉴赏品味文化到了清代并没有终止而且可能发生了新的转向。

结论部分,点明了全书所要探讨的几个议题:从消费看晚明在世界史上的地位;流行时尚与社会仿效作用;社会变动与“士商竞合的关系”;士大夫消费文化与身份认同;“消费观”在中国史上的定位。

全书最大的特色体现在对士大夫的消费文化研究,采用跨学科的方法与新的研究取向和解释模式。人类学在研究物质自身特性的时候,强调物置身于社会文化中被地位群体利用所塑造的象征意义,士大夫在乘轿、服饰、旅游、家具、饮食五个方面极力发展自己的消费品味,其目的就是利用这些物质凸显自身的身份地位。与人类学相比,社会学将消费视为社会阶层区分他我的一种途径——拥有地位或声望的社会群体以特殊的消费行为与模式表达自己的消费品味与格调从而实现阶层划分的意图,结合这两种研究领域的相关理论,巫教授进一步丰富了晚明士大夫消费文化的研究面向,也体现了作为一个学者对学术研究前沿的把握能力。此外,对比士大夫这类以地位群体自居的社会上层,巫教授让我们品读到了一幅处于社会下层的平民大众看似平实无华实则生动形象的市井生活画卷,我们也可从书中看到晚明消费社会中市井百姓极富情趣乐于追求美感的精神风貌,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结构的变迁,这与以往单一化的宏大叙事研究模式相比,更能便于读者如置身于历史,细细品读“生活化”的历史,以小见大。不过,书中存在有待商榷的地方,从作者的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处于晚明商品经济兴盛、社会结构发生变迁的消费社会里,士大夫阶层无论是从服饰、旅游,还是家具、饮食等方面极力发展出自己的一套消费品味,其原由主要在于士大夫感觉到原有的“四民”界限发生混乱,威胁了自己的身份地位,于是产生了身份危机感,但是,在作者所引用的材料中,能够体现士大夫身份危机感的心理活动的描述并不多见,就此认为士大夫所有的消费行为都是出于对身份边界模糊的焦虑,这就不免有夸大之嫌了。

猜你喜欢
消费社会士大夫身份认同
中山君有感于礼
阅读拙著需要回到历史现场
浅谈魏晋时期士大夫阶层服饰的演变
电视剧《欢乐颂》与“新穷人”的思考
试论对武汉地区大学生瑜伽消费情况的研究
布尔加科夫戏剧创作与身份认同
“诗意地栖居”与“看上去很美”
探析鲍德里亚思想的研究脉络
在性爱中找寻自我
冯小刚电影中的城市空间与身份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