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状况及治疗的影响

2017-05-12 01:43:18
关键词:股骨头置换术髋关节

许 倩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北京 100045)

心理干预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状况及治疗的影响

许 倩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北京 100045)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围手术期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治疗效果与心理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从2015年5月至2016年1月在医院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老年病人100例,均分成对照组与护理组,对照组在围手术期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护理组实施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的焦虑、抑郁状况、髋关节功能状况、生活质量与不良反应。结果 护理后护理组的SCL-90总分、SAS与SDS评分比对照组与护理前显著减少(P<0.05),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与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住院时长、下床时长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 心理护理可调节围手术期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病人心理,增强临床疗效,促进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心理护理;治疗效果;心理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临床常用的外科手术[1]。围手术期患者生活无法自理,会出现抑郁、焦虑不良心理[2],如果不及时缓解会影响治疗效果,不利于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3],尤其是老年病人,心理敏感性较高[4]。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具体结果如下。

1 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从2015年5月至2016年1月在医院中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的老年病人共有100例,年龄高于65岁且知情同意,排除患有严重性心血管、肾脏疾病。将病人均分成对照组与护理组,两组的一般资料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的病人在围手术期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即用药护理、饮食干预与康复训练;护理组在围手术期实施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方法如下。第一,心理干预,术后与患者交流,用真诚的态度关心患者,把握其心理状况,还应善于倾听,耐心听患者的倾述,对其不安情绪进行安慰。另外,护理人员的操作轻柔,减轻患者痛苦。第二,疾病认知干预,护理人员应对股骨头置换手术的问题向患者与家属讲解,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知病因、治疗原理及病理学知识[5],增强患者与家属对治疗的信心,避免负性情绪滋生。还应根据心身医学的知识告知负性情绪对治疗效果与预后的影响,鼓励其建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针对患者的检验结果实施详细的解释,组织痊愈患者参与讲座[6],共同交流治疗心得。第三,为每一患者设立调节情绪的方案,指导其在床上实施活动锻炼并早期下床训练,通过运动来调节心理状况,保证清淡饮食、睡眠规律,指导家属多关爱与体谅患者[7]。

比较两组病人在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状况、髋关节功能状况、生活质量与不良反应。

1.3 评价标准

用生活质量量表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包含35项,共四方面,即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能力、抑郁心理以及焦虑心理,每个项目用4级评分法,分数越高则生活质量越低[8]。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用SPSS 22.0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实施卡方检验,P<0.05则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护理后护理组的SCL-90总分、SAS与SDS评分比对照组与护理前显著减少(P<0.05),护理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详见表1。护理后护理组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住院时长与下床时长比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详见表2。护理后护理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详见表3。

表1 两组的心理与生活质量评分/分

表2 两组护理后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住院时长与下床时长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n(%)]

3 讨 论

股骨头坏死多见于老年人[9],由于老年人的心理敏感度高,对疾病的认知能力较差,对手术治疗存在恐惧心理[10],且术后生活无法自理,压力较大,因此在围手术期易于产生负性心理,降低对治疗的信心,不利于康复治疗[11]。在本文中,护理后护理组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与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SCL-90总分、SAS、SDS评分、住院时长、下床时长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可知心理护理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效果优异,改善不良心理,提高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常规护理是以医嘱为中心[12],没有考虑到患者的心理,护患交流少,护理作用不能充分发挥[13],而心理护理是以人为本[14],将患者作为护理工作的中心,调节患者的心理状况,疾病知识的教育能增强患者的认知水平,增加护患沟通,减轻负性情绪,增强治疗依从性[15]。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可调节围手术期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病人的心理,增强临床疗效,促进髋关节功能的恢复,降低不良反应。

[1] 刘 俊,赵银必,张 兴,等.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围术期老年股骨头骨折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22):5664-5666.

[2] 杨 珍.舒适护理在高龄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前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学,2012,13(9):110-112.

[3] 杨焕珍,胡焕婵,黄丽文,等.患者与家属同步进行健康教育对股骨头置换术患者术后恢复的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5):982-984.

[4] 葛多娟.16例高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华全科医学,2011,09(12):1989-1990.

[5] 马运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5):15-16.

[6] 张应梅,刘燕媚,罗 敏,等.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8): 46-48.

[7] 奉水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围术期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11,08(2):100-101.

[8] 刘昊楠,贺 良,张贵林,等.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总体费用和生活质量的关系[J].中华医学杂志,2015,95(33):2686-2689.

[9] 钟炳刚.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人股骨头坏死治疗中的应用[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3,11(2):134-135.

[10] 王洧溶,李 红,郑耀梅,等.术前护理干预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焦虑的影响[C].中华护理学会第14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2010,76-79.

[11] 马 壮,陈荣莹,白莉莉,等.早期康复对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者患肢功能恢复的促进效果[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0):2853-2855.

[12] 闫映霞.5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1,09(19):1712-1713.

[13] 马梦晖,司晓一.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对高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8):4-7.

[14] 梁燕嫦,欧银燕,孙燕英,等.高龄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干预[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08(7):1-3.

[15] 沈 花,尤春芳.系统性整体护理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 (17):1601-1603.

本文编辑:王 琦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05.67.02

猜你喜欢
股骨头置换术髋关节
髋关节活动范围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冰雪运动(2020年4期)2021-01-14 00:56:02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治疗
基层中医药(2018年3期)2018-05-31 08:52:11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易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不同粗细通道髓芯减压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比较
西南军医(2016年2期)2016-01-23 02:13:48
8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CT与核磁共振诊治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