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巧玲
[关键词]商务日语;能力界定;ESP理论
自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又有了长足的发展,与各国之间的交易往来也越加频繁,日本就是我国交流最多的国家之一。在此形势下,商务日语也逐渐风靡起来,市场上对商务日语的人才需求愈发迫切,日语教学模式也由传统的语言、文化为中心的日语教学转变为商务日语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与此同时,关于商务日语人才培养计划、商务日语的准确定位、商务日语的能力界定等一系列相关研究也提上日程,成为今后首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1 商务日语的发展历程
自2010年以来,我国与日本的经济贸易往来呈现出逐年递增的状态,各种日线产品纷纷进入中国市场,中国名副其实的成为了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在这样的形势下,对日语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由于中日交流的不断加深,交流形式的不断扩展,对于日语人才的水平结构也产生了变化,原本单一的日语人才慢慢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多技能性的人才成为市场的“新宠”,尤其是具有日语语言、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更是緊俏的人才资源。随着中国国际商务日语研究委员会的成立,“STBJ 标准商务日语考试”的出现,商务日语已经逐渐在我国本科日语教育中占有主体地位。
2 商务日语的内涵与定位
商务日语属于传统日语的创新,出现的时间比较晚,我国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商务日语与商务英语有异曲同工的意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商务日语是一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理论为基础,涉及多种类的交叉性学科,主要是帮助相关的商务人员正常开展工作的日语,具有实用性、应用性、职业性的特点。进一步概括来说,商务日语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性:①商务日语作为一种语言教育专业,依然奉行的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为学习者进行服务为前提;②与传统日语不同的是,更加重视实际应用的能力;③告别纸上谈兵,以实践教育为主;④日常运用能力为辅,社交语言运用能力为主;⑤对于语言的规范性较为宽松,注重语言运用后产生的实际效果;⑥学习内容方面涵盖了基本的商务知识、商务惯例、社会文化知识。
3 商务日语的能力构成要素
商务日语并不是简单的学习商务性语言,更重要的是,商务语言的运用,通过出色的语言能力解决商务相关的问题,实现跨语言的商业文化交流。不仅要学习基础的语言学知识,还要与专业技能相融合,通过研究,大体把商务日语的能力构成分为三个方面,分别是日语应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职业行动能力。
3.1 日语应用能力
严格来说,商务日语要比传统日语更加严格,除了掌握扎实的语言基础之外,语言的运用也是重中之重。语言的应用能力决定了商务活动的成效,作为中日商务交接的重要工具,商务日语首先要求的就是日语的应用能力。不仅仅是口头的应用,还包括听、说、读、写、译等的能力。单单是听懂别人说什么写什么是最基础的,还要正确巧妙的表达出自己的意思,然后才能进一步思考双方的延伸意义,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合理的反应,拿出妥善的解决方案。日语应用能力如何直接决定了是否能与客户进行良好的交流。尤其是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多样化的沟通渠道也决定了商务日语的应用更加灵活化。
3.2 跨文化交际能力
如果说语言应用能力是商务日语的基础,那么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是“导向”了,语言应用属于交流形式,文化能力就属于交流内容,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成功的商务交流,不仅要掌握语言的的应用,还要掌握语言的艺术。这就不得不提到文化层面的认识了。作为文化内涵完全不同的两个国家,无论在行为习惯,还是文化推崇方面都大有不同,如果不了解对方的文化氛围,很容易在言语交流的过程中招致诸多的误解或混乱,造成商务交谈的失败。
3.3 职业行动能力
商务日语既然其性质是一门特殊用途语言,属于一种职业日语,因此职业行动能力就成为商务日语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由于商务日语局限在商务环境中的应用,解决的问题也是相关领域中的实际问题,专业性、商务性比较强,缺乏相关领域的知识根本无法顺利地展开工作,即使能够准确的翻译语言,也难以理解其中的意思,商务工作也很难开展。由此看来,职业行动能力中专业知识显得更加重要,它是职业行动中的主角,在大多情况下,是一次职业活动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
4 结语
综上所述,商务日语不同于传统日语,其能力界定比较严格,不仅要掌握语言运用的能力,还要了解相关文化背景、相关的专业知识,再通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达到商务交流的目的。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内涵交流的不断加深,商务日语的能力界定也必然随之产生新的变化,只有实时动态地把握好商务日语内涵的变化,才能在人才培养、实际工作中采取及时的策略,跟得上时代的潮流。
参考文献:
[1] 严红君.试论商务日语的能力界定[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1(03).
[2] 傅美莲.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日语教学模式探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9(03).
[3] 周林娟,唐千友.商务日语的语用特征分析[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6(03).
作者单位:
周口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