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占仁
摘要:“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通论》是作者建构的“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三论体系”(“导论”、“概论”、“通论”)中的一部。着眼于“古今贯通”、“中西会通”和“系统融通”,以“理论意识”为统领,以“问题意识”为动力,以“范式意识”为指引,对“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指向、战略导向、发展取向和协同推进策略进行积极探索,从根本上破解了价值观念、组织模式和制度建设这三个当前制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继续向纵深发展的瓶颈问题。目标在于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前提的全面变革、本体问题的全新阐释和研究范式的整体转换,建构中国特色“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体系。
关键词:“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通论体系
DOI:10.15938/j.cnki.iper.2016.04.029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6)04-0130-05
《“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通论》(The GeneralTheory of University-Wid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一書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通论”的最终成果。全书共41.1万字,聚焦三个方面,分为十二章,包含十二个重要问题,旨在建构中国特色“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体系。本书从根本上破解了价值观念、组织模式和制度建设这三个当前制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继续向纵深发展的瓶颈性问题,开创性地研究了“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的本体思考、历史演进和发展趋势等问题。
一、研究背景
“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国务院和教育部层面三份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均明确强调了“广谱式”价值取向。2010年5月,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指出:“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明确了广谱教育的价值定位;2012年8月,教育部《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提出了“面向全体、注重引导、广谱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的五条教学原则,推动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要求在高校普遍实施创新创业教育;2015年5月,国务院颁行《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站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高度,明确了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提出了9项改革任务、30余条具体举措,明确强调要普及创新创业教育,进一步确立了广谱教育的政策导向。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就是要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教学主渠道,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着眼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广泛性和普及性,使之惠及每一个学生,着力提高全体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使所有大学生成为高素质创新创业型人才,这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广谱式”有“广义”和“普及”两层含义,可以涵盖大中小学各学段,本研究的“广谱式”(University-wide)特指在高等教育学段开展的,相对于只在商学院内部开展的“专业式”(Business School-Based)创新创业教育而言的重要教育模式。“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与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基本内涵深度契合,是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双引擎”之一的重要途径和载体,既是当前中国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导向,也是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长期努力方向,更是不断提高高等教育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贡献度的重要途径,成为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概念的提出,有效地破解了当前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存在的瓶颈性问题,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和广泛的现实意义。当前,中国高校广泛实施的创新创业教育要么片面注重教育的覆盖面而忽略了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科教育的紧密结合;要么更多关注教少数学生如何创办企业的“单纯的创业性教育”而忘记了多数学生创业精神、创业意识的培养;要么将创业教育扩展为“塑造气质的教育”而忽略了少数学生在大学期间或毕业时就想进行创业的实际需求;要么只关注在校大学生的创业教育,而缺乏对毕业后新创企业的毕业生进行持续教育、咨询、服务的重视和关照。“全覆盖”与“个性化”、“多数”与“少数”、“广谱”与“专业”、“在校时”与“离校后”成为多数高校无法破解的矛盾。“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就是要解决现存教育体系存在的不分阶段、不分层次所导致的目标不清、方向不明,教育的性质、对象、途径、方法不正确的突出问题。
“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概念的提出,深刻阐述了创新创业教育“一体两面”的本质特征,实现了创新创业教育从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两极”到“中介”的转化,确立了追求实效的创新创业教育新观念;承继了创造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已有的理论与实验成果,有效拓展了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深度与实验广度;理顺了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教育的关系,实现了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教育的衔接联动;贯通了创新创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和目标,阐述了二者“本质相同、特征相通、目标相合”的内在一致性,夯实了创新创业教育坚实的理论基础,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迅速摆脱困境,实现深层次的拓展。
三、主要内容及观点
“创新创业教育”(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是在近年才产生并广泛传播的学术概念,“广谱式”(University-wide)是相对于商学院内部开展的“专业式”(Business School-Based)创新创业教育而言的重要模式之一。《“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通论》中的“通论”有三层含义:一日“古今贯通”,着眼于“历史的兼容性”,着重从纵向上系统梳理创新创业教育的历史发端和发展历程;二日“中西会通”,着眼于“时代的容涵性”,着重从横向上比较分析中国和西方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做法和经验教训;三日“系统融通”,着眼于“逻辑的展开性”,着重从整体上把握创新创业教育相关概念、范畴、原理的内在有机联系。
“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取向是整体把握创新创业教育“一体两面”的突出特质,以“创新创业”为主体,充分融合当前创新创业教育领域客观存在的“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两个方面的教育价值取向,建构“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范式,实现从“两极”到“中介”的跨跃。在这一价值取向的统领下,创新创业教育既要培养全体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又要对有明确创业意向的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帮助其实现创办企业并完成初期运营的目标。全书内容聚焦三个方面,包含12个重要问题。
1.第一方面是对“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的本体思考
着眼于“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前提的全面变革、本体问题的全新阐释和研究范式的系统构建,通过深入研究“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的“前提反思”、“本体释义”、“逻辑支点”、“理论资源”和“范式建构”等基本问题,着力破解“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的“本体论困惑”。包括第1-5章。
(1)第一章對“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进行了前提反思对于创业是否可教?创业者是否能够培养?创业教育是否是商学院的专利?“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如何可能?这些看似不言自明的前提性问题进行深入的“前提讯问”。
(2)第二章对“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本体释义首先系统考察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历史由来,纵向梳理概念有助于其内涵的深刻理解。其次,探讨了“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的自我理解,认为“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是在“广义的创新和“广义的创业”两个概念基础上形成的综合性概念。再次,阐述了“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价值:确立了追求实效的创新创业教育新观念,拓展了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深度与实验广度,实现了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教育的衔接联动,夯实了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基础。
(3)第三章研究了“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的逻辑支点首先,论证了其“主动性”的科学本质,是要将创业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的潜力和本能,培养人的“创业自觉”。其次,论证了“超越性”的教育目的,即包括对传统的超越和对自我的超越两个方面,就是要“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再次,论证了“转化性”的终极价值,认为从教育过程来看,创业教育是一个艰难的转化过程,包括“转识成智”(知识转化为智慧)、“转知成资”(知识转化为资本)和“转意成行”(创业意向转化为创业行为)三个方面。
(4)第四章阐释了“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资源
本研究发现并具体阐述了“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所具有的“一体两面”的突出特质,即“素质型”创新创业教育与“职业型”创新创业教育。同时还梳理了“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具有的“中、西、马”三方面理论资源。“中”为中国传统文化关于人生和职业发展的基本理论,“西”是西方传统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马”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5)第五章探讨了“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的范式建构首先,研究了范式建构的价值取向,整合构建“双轨并行、相互助力”的运行机制。其次,研究了范式建构的基本原则:面向全体与分层施教紧密结合;在校教育与继续教育密切衔接;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统筹兼顾;“教中学”与“做中学”科学适配。再次,搭建了范式建构的主体框架:“通识型”启蒙教育、“嵌入型”创新创业教育、“专业型”的创业管理教育和“职业型”创新创业“继续教育”的四层架构。
2.第二方面是对“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的历史演进过程进行“纵贯古今、会通中西”的“鸟瞰式巡礼”
通过系统梳理“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的“世界进程”、“全球认同”、“中国实践”等发展历程,着重厘清全世界尤其是中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历史脉络,夯实“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的“历史论根基”。包括第6-8章。
(1)第六章系统梳理了“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世界进程本研究利用现有资料对创业教育的世界发端进行考述,对美国和欧盟创业教育兴起的具体细节进行研究,实现对“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演进的宏观把握和具体理解,作为中国开展“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的经验借鉴。
(2)第七章探讨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助推作用
本研究在学术界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创业教育发展的关系研究基础上,又“向前拓展、向后延伸”了研究范围。“向前拓展”至1970年(联合国确定为“国际教育年”),“向后延伸”至2009年7月第二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深入分析了新世纪创业教育的平稳过渡、蓬勃发展和公平推进。
(3)第八章研究“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在中国的试点与实验首先,考察了“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的中国发端。认为中国创业教育的概念是在1988年由胡晓风提出的“创业教育”思想。其次,全面梳理了“六年研究”期间“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与教育实验,系统总结了“六年研究”积累的基本经验,对于不断拓深拓展“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与指导价值。再次,以教育部确立的试点院校与实验区高校等典型案例进行比较分析,总结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通过综合比较试点与实验区高校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对中国高校创业教育取得的基本经验进行总结,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科学展望。研究认为“面向全体”是创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形成特色鲜明的教育模式是创业教育的重要途径,完善教育体系是推动创业教育向纵深发展的关键,构建系统化协同推进的支持体系是创业教育的有力保障,学科化、专业化是创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3.第三方面是对“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的趋势展望
通过专题研究“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论争”、“以创带就”、“学科展望”与“生态系统”等新兴领域,着眼探索“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向纵深发展的现实指向、战略导向、发展取向和协同推进策略,奠定“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的“逻辑论基础”。包括第9-12章。
(1)第九章探索了“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指向既要厘清“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的关系,也要解析“理论研究者”和“实务工作者”之间的隔膜,平衡大学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张力。从这个高度来看,大学生就业是全局性、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相关各方的共同努力,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2)第十章阐述了“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以创带就”的战略导向“以创业带动就业”成为国家层面推动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总体战略,在这一总体战略部署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迅速兴起并获得了快速发展。本研究深入剖析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关系,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有效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成为“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基础工程;创新创业教育设定“创业遗传代码”,成为“以创业带动就业”的主体动力;高校成为政府、企业联动的桥梁和纽带,成为“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助推力量。
(3)第十一章展望了“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取向本研究总结概括了中国高校“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的特殊发展道路:缺少先在商学院充分发展然后走向“广谱式”的过程,缺乏厚实的专业化积累;基础教育阶段创业教育缺失,加重了高校创业教育的启蒙负担;政府和高校缺少上下互动,以高校为主体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尚未形成。
(4)第十二章研究“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的生态系统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显著的整体性、开放性和时代性特征。为了实现“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需要建立以高校为主体,国家、社会、企业多种“生态环境因子”协同参与,四者之间不断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動”的“生态系统”。
四、创新之处
适配。
1.理念的跨跃
创业教育的理念与学术界对“创业”的理解紧密相联,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就在于从理念层面整合了“创业实体观”和“创业开创观”的矛盾与冲突。“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以高校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中间环节,向前延展至中小学,向后拓展到社会上的初创企业者,实现中小学教育与大学教育一体化,在校教育与继续教育一体化,通识教育、嵌入教育、专业教育一体化,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态度转变一体化。
2.范式的构建
高等教育领域的创业教育范式最早形成于美国。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对新兴的“广谱式”创业教育模式进行了全新建构,在“磁石模式”(本研究称为“专业型”)和“辐射模式”(本研究称为“嵌入型”)之外,开创性地建构了“通识型”和“职业型”教育模式,极大地丰富了“广谱式”创业教育模式的类型,使其教育对象真正扩大为全体学生。同时对“专业型”、“嵌入型”、“通识型”和“职业型”四种“广谱式”创业教育类型进行具体展开式的细化研究。
3.教育的创新
教育是价值取向驱动的社会现象。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发现了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验中存在的理性主义同经验主义的两极对立、非此即彼的突出问题,通过科学建构“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新范式,整体把握创新创业教育“一体两面”的突出特质,充分融合当前创新创业教育领域客观存在的“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两种不同的教育价值取向,实现从“两极”到“中介”的跨跃。通过这种教育范式上的系统创新,使“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实现面向全体与分层施教紧密结合、在校教育与继续教育密切衔接、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统筹兼顾、“教中学”与“做中学”科学
五、成果价值及其影响
本书是笔者建构的“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三论体系”(“通论”、“导论”、“概论”)中的一部。“通论”重在“本体释义”,“导论”重在“体系建构”,“概论”重在“基本问题”研究。本书充分体现“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结合专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具体目标,引领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方向。本书对于当前高校开展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推动实现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以“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通论这一研究项目为依托和牵引,已经基本摸清国内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同时立足于中美英日比较的视角,汇聚一流资源,拓展拓深创新创业教育研究领域,产出了一批优秀研究成果,连续三年发布了三部《中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发展报告》;在《教育研究》等刊物发表多篇研究论文,其中三篇论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同时前期研究成果还获得了“吉林省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暨省社科联第五次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一等奖”、“吉林省第八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一等奖”、“长春市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一等奖”和“东北师范大学第十一届社会科学研究优秀著作奖特等奖”,表明本团队的研究方向及研究成果已经取得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认可。
[责任编辑:刘慧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