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昆
【摘 要】网络音视频十分丰富,语文老师可以信手拈来作为语文教学的素材和触发点;语文教学就应把学生的学习引向课外,引入知识的海洋,利用网络资源使有限的课内资源和无限的课外信息完美结合;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建立个人博客平台或利用QQ空间,精心打造个人的语文网络学习天地。
【关键词】初中语文;网络资源;高效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已成为极为重要的认知工具,学生只有具备和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才能适应网络时代的学习方式。因此,探讨网络环境下语文教学资源的合理应用,改变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同时让学生利用资源进行有效的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优化学生的学习策略,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成为当务之急。那么,如何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初中语文高效教学呢?
一、借助网络资源能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荀子早已提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由此可见,闻、见是教学的基础,借助网络资源能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者对理解课文起重要作用的内容,用多媒体展现出来,调动学生视觉功能,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感官刺激,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增进课堂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目的。网络音视频十分丰富,语文老师可以信手拈来作为语文教学的素材和触发点。例如,公益广告《妈妈,我也给你洗脚》,贴近生活、贴近人情,很能拨动学生的心弦;FLASH动画《family》以拆字法的形式,以“我”的成长过程为主线,将家庭中爱与责任的精神在广告中淋漓展现,真是恰到好处:赏心、悦目、润思想;每年央视《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视频材料都是学生的精神大餐,单是里面的“颁奖词”内容就足够我们语文课堂去学习和挖掘的。
二、利用网络资源使有限的课内资源和无限的课外信息完美结合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信息技術环境下的以学生独立探索为主要形式的个别化学习和基于网络的协商学习两种模式,恰恰是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的集中体现。“授人以鱼,仅供一餐之需;授人以渔,则可终生受益。”语文教学就应把学生的学习引向课外,引入知识的海洋,利用网络资源使有限的课内资源和无限的课外信息完美结合。根据中外名著拍摄的影视剧及其片段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以点带面,开启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热爱经典名著的大门。例如,《香菱学诗》的教学,一句“香菱可谓是《红楼梦》里边命运最无端悲惨的女性”激起同学们的好奇心和悲悯之心。师生一起观看电视剧《红楼梦》第一集视频,了解香菱的身世。然后教师简单向同学们讲解香菱的悲惨际遇,进入“香菱学诗”。“苦难的人儿偷闲苦学诗歌”的事实激发出同学们静心研读课文的动力。可喜的是,此节课后,同学们纷纷向老师讨要《红楼梦人物关系图谱》,问《红楼梦》、谈《红楼梦》、读《红楼梦》蔚然成风,同学们怀着极大的好奇心和对人物命运的关切感开始走近《红楼梦》。这样教与学的资源不再局限于课本,将书本知识与网络资源有机地融合,学生真正感受到了积极参与的乐趣与获得成功的喜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三、运用网络资源加强了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流沟通
随着新课程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定位和促进每位学生全面、终生发展的课程功能观的理念逐步确定。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建立个人博客平台或利用QQ空间,精心打造个人的语文网络学习天地。比如让学生在自己的博客或QQ空间里写作文,鼓励学生有选择的到他人的“博客”或QQ空间上互改并作评论,再将互改的体会当作作业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至老师的电子信箱,老师要及时做简明扼要的点评并给予肯定。教师也可以直接做客学生的博客或QQ空间批阅学生的日记、周记、作文,与学生互动、交流。同时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比如可以设置“月光阅读”栏目,将自己搜集的中考满分作文、优秀文章放在栏目里供大家欣赏;可以设置“应考支招”栏目,给同学们应考复习提供好的建议、方法;可以设置“应考题库”栏目,供同学们资源共享;可以设置“绿茶巴”栏目,将自己学习、生活、心理上的困惑、疑难问题跟大家探讨交流……实践证明这些做法既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又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再者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也确实有很大帮助。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将网络资源引入语文课堂教学,它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它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有着事半功倍之效,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当然,教无定法,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初中语文高效教学实验任重而道远,我将继续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这个领域进一步深入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G].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陈建伟.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