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调查

2017-05-11 13:24王明英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7年10期
关键词:创业能力创新精神创新创业教育

[提要] 本文选取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为样本,运用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方式,对我国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现状进行抽样调查。根据调查结论,建议从加快推进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和标准构建、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着力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设计科学的课程体系、加强产学合作和搭建实践平台、完善创新创业制度环境等方面,提升我国大学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2016年度教改基金资助项目:“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以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为例”(项目编号:2016JGYB16)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3月24日

知识经济时代,大学在创新人才培养、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提高大学的创新能力,加快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使之更好地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服务,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我国大学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历史较短。创新创业教育学科还没有真正确立,与专业教育分离,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教育资源匮乏,政策环境有待完善。目前,关于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研究多以定性的理论分析和对策建议为主,缺乏广泛调研基础上的实证研究。因此,本文从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开展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入手,基于对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理解,设计问卷来调查我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以发现大学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

一、研究设计

(一)问卷设计和调研方法。为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其创业能力,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具体的实施过程包括学科定位、课程设置、教学手段、师资力量等方面。另外,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同度、大学的产学研合作状况、机构设置、政策措施以及国家的政策环境等都会对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效果产生影响。本文采取问卷调查与个人访谈相结合的形式对大学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进而判断创新创业教育实施过程各环节对人才培养目标产生的影响。本文设计的“大学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现状调查问卷”,主体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信息,包括性别、专业类别、年级。第二部分是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现状调查,具体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大学生对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认知度;二是大学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现状;三是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方式的需求;四是创新创业环境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行为的影响。

(二)样本基本情况分析。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大二、大三、大四学生为调查对象,所选样本的专业类别较为全面,涵盖理工、经济管理、人文、医学、法律、外语等专业,调查的样本专业结构相对合理。本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实际回收问卷475份,最后获得有效问卷453份,问卷有效回收率90.6%,有效问卷的基本信息如表1。同时,采取非结构式访谈的方式,对从事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教育的教师、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教育研究专家、大学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教育的管理者、政府负责创新创业的工作人员、在校大学生、自主创业大学生进行个人访谈,全面了解目前我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观意愿和客观环境。(表1)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认知度较高,创新创业意愿较高,但价值取向差异较大。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解与认识是影响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观因素,只有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具有较高的认同感,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才能取得较好的实施效果。问卷通过两个题项观测大学生对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理解与认识的观测点:一是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知度和价值取向,选择“根据个人兴趣做事情”的学生最多,超过半数,占总人数的62.7%,选择 “创办企业”的占20.2%,选择“开创性工作”的占11.5%,选择“科技发明及科学研究”的占3.2%,選择“不了解”的仅占2.4%。这表明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有较高的认知度,但是对创新创业的价值取向不同,大学生不仅仅把创新创业简单地理解为创办企业和开创性工作,更多地认为是根据个人兴趣做事情,体现了大学生职业选择的个性化趋向。所以大学如何有效地识别、引导和培养学生个人兴趣,并围绕学生的个人兴趣提升学生创新创业品质是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二是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愿,选择“有创新创业想法”的学生占总人数的84.6%、选择“准备创业”的占10.3%、选择“不打算创业”的占5.1%。从调查结果和访谈结果来看,多数大学生对创新创业只是停留在感兴趣和观望阶段,并无实质的创新创业行为,毕业后直接创业的人数较少。大学生想创业的原因在于,一方面近年来政府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大力鼓励和实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出台各种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很多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共同推进,大学生很容易接触和学习到创新创业知识;另一方面逐年增加的大学毕业生数量和有限的就业岗位需求矛盾凸显,使得创新创业成为解决就业的有效途径。但是大学生创新创业不仅需要理论知识和创业机会,还要受到政策、资金等外界环境和价值观、经验、勇气等自身条件的限制。现阶段由于支持小微初创企业发展的政策、金融和法律的不完善,中国传统文化中保守的价值观念使得大学生缺乏冒险精神,又缺乏实践经验,使得有创新创业想法的大学生多,但是准备创业的人少。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受重视程度不够,存在师资缺乏、课程体系不健全、政策不到位等问题。学校的重视是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和实施的先决条件,关于“学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这一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选择“不重视”的占45.5%、选择“一般”的占30.4%、选择“重视”的占24.1%。结合访谈过程发现,目前多数高校还没有成立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机构,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多为分散的、非系统化的形式。分析其原因,我们认为大学对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是高度重视的,但是由于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处于摸索阶段,国内可以借鉴的成熟经验不多。因此,就导致调查中出现学生认为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不够重视的情况。对“学校采用的创新创业教育形式”这一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选择“开设选修课程”的占26.2%、选择“开设专业课程”的占12.3%、选择“成立创新创业教育指导机构”的占18.5%、选择“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的占16.5%、选择“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讲座”的占60.9%。访谈中发现,目前创新创业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学科地位呈边缘化现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存在分离现象,独立设置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较少,且与专业课程关系不大。大学最为普遍的创新创业教育形式是开展各种讲座和创新创业竞赛,其着眼点是加强创新创业的技能训练,学生对创新创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不足。另外,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机构和实践基地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和效果。在对“学校开展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障碍”的访谈过程中,首先我们发现师资问题最为突出,主要表现在创新创业教育师资的数量严重不足、知识结构难以适应创新创业教育多学科性质的要求、师资资源的整合协调不够等方面;其次是缺乏系统的、可操作性强的课程体系和相应的课程评估机制,现有专业课程教学对创新创业理念的融入不足,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结合的不好,缺乏本土化优质适用的教材和先进的教学方法;再次是政策不到位,现有国家出台的各种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政策多为宏观层面的建议,缺乏操作层面的具体指导,各高校在具体执行中的标准不统一。

(三)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方式的需求呈现多样化,与创新创业实践相关活动最受欢迎。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方式的需求是高校设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和方案的基础,只有满足学生需求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才能够受到学生的欢迎,才能避免流于形式。对“学校应提供哪些方式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这一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选择比例最大的“建立创业实践基地”,占78.9%,其次是“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提供资金支持”、“政策支持”等。对“希望获得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的途径”这一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选择人数最多的是“到企业实践”,占66.8%,其次是参加“创业计划大赛”,占42.2%,再次是“通过课程学习”、“向企业家求教”等。对“创新创业课程应该包含哪些内容”这一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个性化的创新创业指导”最为有效,占总人数的74.6%,然后依次为创业者亲身示范、创业模拟分析、创业案例分析、创新创业理论等。由此可见,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趋势,但是创新创业实践训练是大学生认为在教育过程中最应该受到重视的。大学生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缺乏的不是专业理论知识而是实践经验。因此,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组织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但是,实践性的课程设计难度要远远高于理论性课程,访谈中也发现,高校本身也认识到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应更加注重实践性,问题在于师资、资金、设施、教学环境的限制使得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在逐步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专业教学有效融合的基础上,应重点研究如何建立一套系统化、可操作强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

(四)大学生创新创业意愿和行为受到创新创业环境的影响较大。创新创业环境是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行为的客观因素,包括创新的文化氛围、创新创业平台、创新创业的政策机制等,而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不仅仅是高校的职责,而且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大学的共同参与。对“创新创业环境中哪一主体最为重要”这一问题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选择政府的学生占36.9%、选择“社会组织”的学生占26.9%、选择“大学”的学生占25.3%、选择“其他”的学生占10.9%。这一结果也充分反映了不同主体在构建创新创业环境中的重要性排序,政府的职责在于出台各种政策、法律规范等,完善创新创业的政策、法律环境,保护和鼓励创新创业行为,引导创新创业的方向;社会组织的职责在于在金融、咨询、中介等方面构建创新创业的微观环境,确保创新创业行为能够有效的实施;大学的职责在于通过培育崇尚创新的文化氛围、构建课程体系、搭建创新创业实训平台等来构建创新创业的学习环境,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因此,不同主体在构建创新创业环境中发挥不同的作用,需要各方共同参与来构筑完善的创新创业环境,保证大学创新创业教育能够落到实处,从传播创新创业知识到实现创新创业行为。在访谈过程中发现,多数大学生认为创新创业愿望和行为受创新创业环境的影响较大,普遍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受到政府、社会和高校的广泛重视,但是目前我国各种支持创新创业的政策、法律、融资、咨询、中介等环境条件有待进一步完善,是否进行创业有待于对创新创业环境的评估。

三、政策建议

(一)加快推进大学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和标准的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本质上就是把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看作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改革大学教育教学目标、教育方式、教学方法以及专业课程体系等,形成一种在过程和结果上都具有创新特征的教育环境,并在不断的教育实践中,以一套具有固定行为特征的教育表达方式和标准呈现出来。教育主管部门、大学、社会组织、教师及学生应多方积极参与、共同努力,研究创新创业教育的特点,加快推进我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和标准的构建,让大学在创新创业教育具体执行过程中有据可依,消除目前执行标准不统一、口径差异大的现状。改变阻碍学生主动学习和创新精神培养的教育模式,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核心,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价值观念,建立多样化和个性化相结合的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

(二)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体系的有效衔接融合。目前,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大学教育中的学科地位呈现边缘化,多数学校将其包含于企业管理学科,许多大学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科定位模糊。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普遍与专業教育分离,尽管许多大学开始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一些大学在人才培养目标和师生激励导向方面已经涉及了创新创业教育内容,但是创新创业教育一般没有纳入学科建设规划和质量评价体系之中。创新创业教育学科地位的边缘化问题使得各个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执行标准不一致,形式多样,不利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应该积极推进设立创新创业教育学科,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科地位,同时,将创新创业教育思想与知识逐步融入专业教育的过程之中。在统一的创新创业教育框架下,进行师资建设、课程设置和学生培养创新创业教育学科应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导向,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应贯穿于教育管理的全过程,使全体学生都成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受益对象。

(三)打造多元化的高素质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师资是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创新创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教师既要有广博的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知识,又要具有一定的创业经验。而我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的数量严重不足,往往由其他专业教师兼职讲授创新创业课程,其知识结构和能力无法满足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素质要求,同时大学对创新创业教师的激励措施不到位,教师缺乏积极性。因此,需要建设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专兼职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教师应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加强教学经验交流,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在专业教育中灌输创新创业教育的知识。大学应从经费支持、教学考核和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创新创业教师一定的政策倾斜,提高教师参与创新创业理论研究和实践的积极性;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校友资源,聘请具有丰富行业经验的企业界人士和创业者作为兼职的创新创业教师为学生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和讲座,并为专职教师进行短期企业实践、提供实训搭建平台,构建专兼职结合、理论与实践互补的多元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四)设计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设计首先要考虑如何将创新创业的理念有效融入专业教学体系之中,使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成为专业教学的导向之一。在具体实施上还应重视学科的互补性和课程教学的特点,强调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有机结合,建立可操作性强、内容多样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逐步凝练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标准,强调规范化,减少课程设置随意性。同时,教学方法和手段、教材等也是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大学的本土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材不多,教材选用随意性较大,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教育主管部门和大学应积极开展与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相关的理论研究,通过课题立项和经费资助的方式,鼓励教师将理论研究成果和教学经验进行有效结合,探索与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五)加强大学与产业界的合作,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创新创业教育具有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特点,突出实践性。创意思维、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需要经过实践活动才能转化为创新创业能力。因此,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过程要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创新创业教育开展可以包括实验教学、毕业设计、实习实践以及创新创业竞赛等多种形式。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离不开产业界的支持和參与,我国大学应积极探索产学合作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立政府、大学和科技产业园区的联动机制,推进创新创业实习实践基地和创业孵化基地建设。通过科技产业园区的实习实践,学生可以亲身经历大量的创业案例,结合企业界人士的现身说法可以从操作层面为学生提供更为直接的指导,开阔学生眼界、拓宽思路、激发创新创业兴趣。创业孵化基地可以在设备、资金、场地等方面提供创业扶持,并提供专业的创业咨询和创业服务,使创新创业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兴稼,沈文华,郭贵川.农业高校的创业教育与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11.1.

[2]冀宏,顾永安,张根华,潘启勇,费志勇.应用型人才培养视阈下的创新创业教育探索[J].江苏高教,2016.4.

[3]王明英.应用型高校保险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探析[J].中外企业家,2015.25.

[4]王璐,孟凡静,李雯.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3.5.

[5]文丰安.我国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理性审视[J].河南社会科学,2011.2.

猜你喜欢
创业能力创新精神创新创业教育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大创项目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作用研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体系构建研究
浅谈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