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静玲
摘 要:汉语言文学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一颗明珠,汉语言文学教学是打造中职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手段,但是现阶段中职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不够重视,学习兴趣缺失,造成中职学生普遍文学素养不高。本文就如何有效激发中职学生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兴趣进行了探讨,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中职学生;汉语言文学;学习兴趣
近年来,网络文学的出现引起了很多中职学生的阅读兴趣,这虽然对提升中职学生的文学兴趣有利,但由于网络文学缺乏一定的约束,文字不够规范,对学生常常造成错误引导,中职院校如何把学生的文学兴趣吸引到正规的汉语言文学学习中来,一时成为摆在中职院校汉语言教师面前的难题。对于中职学生来说,由于对正规的汉语言文学,尤其是古代文学缺乏兴趣,阅读量很少,因此教师必须运用创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兴趣,才能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一、学习兴趣在中职学生汉语言文学学习中的作用
(一)學习兴趣对人的成就取得的影响
学生的学习受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有人曾经调查过:“人的成就的取得智力因素往往只占25%,而非智力因素却占75%”。学习兴趣是非智力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中,只有学习动机发挥了作用,学生才会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才会提高学习效率,才会有效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学业方面才会取得更大的发展。
(二)学习兴趣有利于教学的展开
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多样的,既有内部动机,也有工具型动机或融入型动机。内在的学习动机,也就是学习兴趣,是积极学习的源泉,是激励学生产生毅力的重要因素,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信心的强大的推动力。教师的教法、教师的态度以及课堂活动本身所具有的吸引力,都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直接的影响。作为中职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工作者,应在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文学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地去学习汉语言文学并学有成效。
二、中职学生汉语言学习的现状
(一)文学作品阅读量少
近年来,大量中职学生对文学作品没有阅读兴趣,阅读数量持续偏低,对经典文学作品不求甚解,导致文学素养缺失。同时,由于当前网络文化、快餐读物的盛行,很多名人和流行作品中常出现的错误的汉语形式,造成学生知识的混乱。教师在进行汉语言文学的课程讲授时经常会发现有很多学生对一些经典文学作品,如《离骚》、《诗经》等了解甚少,对一些经典语句的理解又出有低级错误,这都给教学的深入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也充分反映了中职学生的文学素养较低。
(二)文学写作能力差
由于中职学生缺乏足够的文学作品阅读数量,加上没有深入研读和学习经典文学作品,而热衷于阅读一些情节出位,语言不规范的网络文学作品,导致他们在进行文学写作时写作能力较差。从目前中职学生文学写作的现状来看,大多数学生存在着一定的语法错误和语义混乱,甚至影响正常阅读,更不用说语言的流畅及文学意境的营造。
三、有效激发中职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兴趣的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学校管理层要充分意识到文学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必要性和不可替代性,真正将“文学树人”由口号内化为思想观念,将提高中职学生的文学素养作为办学的重点任务来抓,改变文科专业和课程的边缘化现状,以文史哲教育为基础,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深化探索文学类课程在模式上的更多可能性,树立与现代教育特点相符合的、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宗旨的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确立以育人为中心,把教育重点落实到培养学生形成完满美好的个性、健康完整的人格、自由开放的精神、创新开拓的意识上来,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纠正以往唯技术、唯知识、唯分数的倾向,培养出既有较宽的知识面,又在某一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既有高度的科学素养,又有厚实的人文素养的人才。
(二)用校园文化感染学生
校园文化既包括校内的文化设施、文化组织、文化管理制度,也包括一个校内全体师生员工所具有的共同的文化心态和文化生活方式,是学校校风、学风和教风的外在表现。学生在校园中学习、生活,自然会受到校园文化的影响。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在校园中构建人文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人文、国学等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从而实现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引导和文化启迪。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可以通过开展健康向上、格调高雅、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建立文学社团,营建书香校园等形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读书习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可以通过加强校园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建设,使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启迪和熏陶。学校还可以通过图书馆的建设,例如结合校内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审美情趣,兼顾图书的阅读趣味,审查图书的文学性、文字的优美程度,进行文学类图书的选购。学校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对电子文学图书的选购,也能促使学生利用手中的电子设备进行汉语言文学作品的阅读,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多媒体课件是把文字、声音、图像、视频、动画、音乐等信息通过计算机集成在一起的技术。它以图、文、声、像并茂的方式进行形象化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方面的不足。它可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刺激,提供与联想、想象方式相近的信息组织结构,大大改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选择使用现成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或多媒体素材库,选择其中合适的部分用在自己的讲解中;也可利用一些多媒体制作工具,综合利用各种教学素材,编写自己的演示文稿或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理解所讲内容。比如在古代诗词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插入或链接有关的古代名画、古典乐曲、配乐朗诵、相关评论、相关作品以及其它音像材料;在小说和戏曲教学时,链接相关的戏曲表演和电影电视等视频信息。实用精美的多媒体课件不仅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信息,而且通过形象地演示,从感观上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引入讲座、讲坛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
所谓讲座或讲坛,是指由教师不定期地向学生讲授与学科有关的科学趣闻或新的发展,以扩大他们知识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与课堂教学相比,讲座或讲坛在内容和风格上更具专题性、灵活性,更能发挥教师授课时的个性魅力,学生也更乐于接受。文学讲座、讲坛的设置,既可以促使教师扩充自身知识水平,提高讲授文学知识的技巧,拓展和豐富中职语文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加汉语言文学的新颖性和可读性。
(五)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一方面,学生在中学阶段,语文课堂由于受中考、高考指挥棒的制约,不可能自主学习,在中职阶段,由于没有了升学压力,教师更应该彻底改变“一言堂”教学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多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另一方面,中职院校是一个容纳探索和思想开放的地方,文学是一种充满想象的艺术,所以文学的教学与学习的问题不应该有统一的、唯一的、标准的答案,因此,教学时要让学生树立与教师、作者平等交流的观念,不轻信,不唯书,敢于向名人泰斗问一个“为什么”,允许和鼓励有不同的观念,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创新。老师要尽量不去讲学生能讲的内容,尽量以“点拨”代替满堂灌,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当然,基本的语法教学和词语运用方面,教师和学生还都应以权威工具书为标准,教师要在学生思辨中讲授正确的语言用法,纠正学生被网络快餐文化带偏了的语言风格。
四、结语
总而言之,兴趣虽然是最好的老师,但如何培养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兴趣却是一个难题。教师要放下教授者的架子,允许学生发出质疑的声音,同学生展开讨论,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能动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从声、色等多方面诠释汉语言文学作品,引发学生思考,设立讲座、讲坛等,拓展学生的文学知识,引发学生讨论与交流,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教师要综合运用各种方法,着力提高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我们传统文化的海洋中畅游。
参考文献:
[1]卢杰.对中职学生院校语文教学的思考[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0,03:99-101.
[2]黄利萍.走出中职学生语文教学的困境[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S1:141-142.
[3]刘翠萍.论职业院校语文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4: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