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秋明
阅读教学,需要学生感知的基础上逐步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逐步深化认识,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充分运用以下几种教学手段:
一、上下联络横向沟通
《月光曲》这篇课文中有一段话写贝多芬“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我在知道学生理解“断断续续”这一词语时,大部分同学只停留在“时而中断,时而接续”这一基础上。这时教师不能满足现状,而要逐步深化,引导学生联系课文中的“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这一段加深理解,学生就会发现,“断断续续”在这篇课文中是指“不熟练”的意思。这样,上下一联系,学生对词语的内蕴进一步加深了理解。
二、设身处地进入角色
如教《麻雀》,文中没有直接写出究竟是什么力量使老麻雀从树上飞下来拯救小麻雀,只是含蓄地说是“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飛下来”。为使学生领会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教学时,我把学生带入角色:把自己想象成老麻雀,当你看到这样一个情景—你最心爱的小麻雀不小心从笼子里跳出来,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猎狗慢慢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时,你会怎么做?这一启发,学生很快就体会到老麻雀太爱自己的孩子了,从而“强大的力量”指的就是这么一种母爱精神。
三、生疑解惑相辅相成
在教学过程种不仅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还应该进一步引导学生自己去解决疑问。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有这一一段话:“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颗杨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教师学生提出疑问::“焦急”是着急,“耐心”是不着急“不是自相矛盾了吗?学生纷纷展开讨论,各抒己见,最后共同认识到“焦急”是急切希望早一点见到周总理的灵车,向周总理致哀,“耐心”是下了决心,不管天气多冷,不管自己身体多么虚弱,也不管要等多久,非等到周总理的灵车不可。因此,在这篇文章中“焦急”与“耐心”是统一的,统一在对周总理的深切热爱上。这样,学生就对这句话的理解就加深了。
四、反复推敲深入探寻
在阅读教学中,如果教师对词句理解引导的深度不够,没有反复推敲,深入探寻,学生对词句的理解就会出现不到位的现象。如《草原》一文中“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这菊花,教师应紧扣“茫茫”这个词进行引导:“茫茫”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广大无边,看不清)。“不茫茫”呢?(看的清)。如果只满足于学生这一理解显然是很不够的。教师应该继续引导学生深入探寻:一般来说,由于地域广大“无边”使人有茫茫的感觉,那么草原一碧千里,可以说够广大了,为什么反而不茫茫呢?这样激起学生兴趣后,让学生再联系“无边的绿毯”、“白色的大花”和“翠色欲流”、“流入云际”等内容,并通过合理现象,把自己置身于大草原之中,体会出草原那种广大无边而并不茫茫的美丽景色,又如《在炮兵阵地上》一文中记叙了彭总电闪雷鸣地批评了团长后,吃晚饭时说:“小景,去把团长请来。”这“清”字是表现彭总品质的关键词语。在阅读教学中,如果学生把“请”字单纯理解为“找”或“叫”的话,也就不够了。教师应该联系事情发展的过程反复推敲,深入探寻:“请”字在这句话中是一礼貌用语,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彭总是国防部长,是团长的上级,团长因工作失职被彭总批评了,还要送军法处,彭总为什么还这样客气地邀团长吃晚饭呢?在师生共同讨论中,联系事情发生的前后过程,体会出彭总那种直率的性格和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同志真诚关心的高尚品质,从而达到对文章中心的全面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