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松
【摘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前提。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升数学应用题学习效率,从而提高学生数学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 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7-0133-02
课堂提问的设计直接或间接决定着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课堂环境的随时变化,教师只有从根本上形成对课堂提问的正确观念,才能在实践中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课前精心设计问题,授课时还要启发学生巧思。对错误的要善于诱导,使他们的思维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到深化,受到锻炼。
一、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策略
1.课堂提问目标要明确
提问要有明确的目的,这是课堂提问成败的先决条件。课堂提问的目的应服从于总的教学目的和任务, 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每堂课的教学目的、任务提出不同类型的问题。提问的内容要具体、准确。提问前,必须对提问的目的、范围、程度、角度,反复设计,加以限定,不要问得太广太深。无论提哪一类问题,都应当立意鲜明,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切忌提简单的“是非”之类的问题。一般可以在课前出示有目标的问题,
2.问题难度适中
数学教师在选择问题时,首先要关注问题的难度系数。可以从两方面衡量。第一,问题的难度是否适合所教的学生。只有对学习者进行事先的分析和解读,才能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顺利完成教学内容。第二,问题的难度是否适合个体的学生。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提问的过程中,必须针对性地抛出问题,对每个学习进度的学生都分配不同任务难度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检验学生的学习程度,也不伤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针对个体的学生,教师必须建立起对每个学生的了解和认知,可以通过在日常教学中观察等形式,增进对每个学生的印象,还可以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及时发现学生的进步和特色,结合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提问。
3.提问形式多样化
教学提问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设计课堂提问时应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灵活地采用各种不同的提问形式,为教学内容服务。教师在发问的过程中,也要注意趣味性。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兴趣。数学是一门充满乐趣的学科,作为数学教师,要扮演揭开生命特质的角色,引领学生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要设置悬疑,引发学生的思考。同时,提问的方式也可以不断变化,可以要求小组合作,汇报讨论结果;也可以单个提问,在对个体进行提问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随机提问,也可以按照组别提问;如果有的学生积极性很高,老师要予以鼓励,及时给他们回答问题的机会;如果有的学生上课开小差,没有把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特此让他回答问题,将其引入课堂之中。只有不断变换提问方式,才能一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不是趁机偷懒,逃避思考。[3]
二、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探究,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的趣味性
1.教师要有针对性、层次性、趣味性、创新性地提出问题
数学课堂提问是否有效首先取决于问题设计得是否得当。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首先要有针对性、层次性、趣味性、创新性地提出问题。
针对性要求问题必须围绕教学中的关键点来设计。要问重点,对重点要反复设计提问的问题,要抓住重点的内容、词语来设问,使学生明确重点、理解重点、掌握重点,从而保持思维的条理性、连续性和稳定性,为学生进一步解答相关问题奠定基础。如七年级上册“平行线的特征”一节,教材给出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而得到的一个“静态”的基本图形。可以提出问题:你能用一张不规则的纸,折出两条平行的直线吗?说说你的折法。然后就让学生折出一条直线截这两条平行线,此时三线八角基本图形跃然展现在学生面前。实践证明:这样的设计针对性强,学生感触深、收效好。
层次性的原则要求教师提问题的时候要围绕教学目的,其基本要点是把需要解决的問题分析成一系列子问题,通过解决子问题逐步消除初始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的差异,最终取得原问题的解决。如上“探索多边形内角和”这一内容时,可以以三角形内角和作为基点,引发将多边形分割成三角形来解决,又可以发现不同的分割法。围绕某个总“问题”的解决而设计一些子“问题”做铺垫,来降低思维难度,这就是“问题”设计的层次性。
趣味性原则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就有了学习的原动力。所以,教师必须从教材和学生心理特点出发,引人入胜、步步深入地提出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的问题,用科学的、艺术的、生动的语言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如在进行《数学》七年级上册“从不同方向看”的教学时,可将导入设计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教师可问: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与题目吗?哪位同学能说出作者是怎样观察庐山的呢?由此,教师引出这首诗中隐含的一些数学知识,告诉学生它教会我们怎样观察物体。通过这样趣味性的问题设计使学生体会绚丽多姿而深邃含蓄的数学美。联系实际,贴近生活才能让“问题”走近学生,使学生对“问题”产生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提供基础和动力。为此,教师要吃透教材,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的趣味性因素。
三、提高数学教学的技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初中数学是小学数学教学和高中数学教学之间的桥梁,是一个过渡性阶段,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所以学生必须在此阶段养成学习数学良好的习惯,为高中数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建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在此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同时也拉进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这种高效数学教学课堂能够真正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所以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提高自身的教学技巧,适应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在教学中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技巧,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总之,初中数学教师要给学生带来学习的动力,对学生数学意识和数学思维的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初中数学教师要加强课堂生成性教学的研究,针对当前初中数学课堂上所存在的与新课程改革不合拍的问题,整抓实改,落实在行动上,全面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一步深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进程。
参考文献:
[1]付正菊.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05,10:179-180
[2]杨振华.探究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7,12:9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