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一帆
摘 要:雷州方言词汇中最明显的特点,即是它保留了丰富的古语词。同时本文以雷剧《秦雪梅》为例,拟从代词、名词和动词三个角度浅论雷州方言对古语词的承继现象,以期更进一步地明晰雷州方言与古语之间的紧密联系。
关键词:雷州方言;古语词;承继;雷剧《秦雪梅》
雷州方言是雷州半岛的海康、徐闻、遂溪三县及湛江、茂名市郊的部分地区、廉江、电白、吴川、阳江等县市部分地区居民所使用的一种次方言,亦称之为粤西闵方言。因为雷州半岛上居民的祖宗,大多是由福建省经粤东迁徙而来,因而归属于闽南语系。雷州方言中保留了大量的古汉语词汇,这既是一种鲜明的方言特色,同时也彰显了传统文化打在方言上的深刻烙印。以下,笔者以雷剧《秦雪梅》为例,试建构起雷州方言词汇与古语词之间的联系。
一、人称代词:“ ”
《集韵·模韵》:“ ,俗字。”是雷俗字,且包含了三层含义:其一是老婆,其二是妗,其三是家婆的含义。在《秦雪梅》一剧中应当表妻子的含义:
(1)不讨子儿不讨 。
(2)讲是以前未娶 。
以上两个例句皆是秦雪梅对陈世美无情抛妻的控诉,指责他考取功名利禄后就抛妻弃子,忘却了从前对她的承诺,故 是表达“妻子”的含义。 ,波何切;妇,《唐韻》:“房九切”;《集韻·韻會》:“扶缶切”;《正韻》:“房缶切”;《說文》:“服也”;《爾雅·釋親》:“子之妻爲婦”,可见妇与 在雷州方言中不論是读音亦或表意都较为相似,因此笔者猜测 是雷州歌剧的新造字,对 的解释还需要回到“妇”字作为“妻子”之意的理解上:
(3)《诗经·卫风·氓》:“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4)古乐府《陌上桑》:“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回到 字在雷剧中具体的语境便可发现,该字除了表“妻子”之意,还有着为人儿媳的意思,而这在古语中同样有了相应的用法:
(5)《庄子·外物》:“室无空虚,则妇姑勃谿。”(妇姑勃谿指的是婆媳之间的争吵)
(6)《左传·襄公二年》:“礼无所逆,妇,养姑也。”
雷州方言中对儿媳的称呼特定为“新妇”,其用法同样承继了古代的用法:
(7)《后汉书·周郁妻传》:“郁骄淫轻躁,多行无礼。郁父伟谓(郁妻)阿曰:‘新妇贤者女,当以道匡夫。”
从以上例子不难发现, 与“妇”皆有人妻之意。且从语音的角度出发, 与“妇”的读音完全一致。据此笔者揣测, 应该是由“妇”而衍生的新字。先前有学者指出,雷剧存在乱造方言字的倾向。方言大多都有一些有音无字的音节,亦或是人们暂且不能将音与相应的字对接上,因此就会习惯性地取一个音相近的字去替代。不仅仅雷州方言有这样的状况,粤方言也存在这样的现象,如广州方言中的“咁”“哋”即是配合方言沟通的新造字。
二、名词:“青盲”
“青盲”在现代汉语中指的是“黑睛与瞳神之气色、形态正常,惟视力严重下降,甚至失明的慢性内障眼病”,而在雷州方言中多指“瞎眼”,从雷剧《秦雪梅》中也能找到相应的例子:
(8)主上青盲招才郎。
这句话意思是皇帝瞎了眼才会招陈世美做官。秦雪梅的这句言辞旨在一阵见血地指出陈世美品行恶劣,因此主上青盲绝不是指白内障的眼病,因为句子的核心在于“招才郎”行为的失妥,因此青盲意指“瞎眼”。古语已有这样的用法:
(9)《诗·大雅·灵台》:“矇瞍奏公。”疏:“有眸子而无睹曰矇,即今之青盲也。”
(10)《墨客挥犀》载杨某尚书诗:“一心更愿青盲了,免见高家小马儿。”
(11)《说文·目部》:“盲,目无牟子也。”段玉裁注:“无牟子者,白黑不分也,今俗谓青盲。”
由上例可知“青盲”一词古义主要是指瞎眼,而不是现代汉语里面特别指明的某种眼疾。在雷州方言中,“青盲”一词通常是以骂辞的形式出现,比如“汝呀个目青盲”,意思是“你这个瞎了眼的”,通常是指责对方没有把事情了解清楚就胡说一通或是为所欲为;“死早青盲鬼”,这是雷州当地人民指骂的常用语,意思是“这个该死的人儿瞎了眼”,表现出对一些不可理喻的人及其行为的憎恶,但也可能是一种日常化的戏谑,并没有特定的辱骂指向,“死早”并不是真的死的早的意思,是雷州方言中的俚语,只是一种骂辞的形式,而不是一种字面意思的理解。
三、动词:“食”
“食”在雷州方言中泛指各种摄食的活动,包括饮、喝、吸、吞、吮、啃等皆能用该字表示,如“食水”、“食饭”、“食苹果”、“食药”等。在雷剧《秦雪梅》中亦有着这样的用法:
(12)食碗冷水私私想。
在普通话中,一般用“喝水”来表达这一动作,粤语则用“饮水”,而在雷州方言里表达为“食水”,这亦是有着悠久的使用历程:
(13)《礼记·大学》:“食不知其味。”
上例中“食”的对象涵盖了各种食物,可见在古代,“食”包含了广泛的对象。如今雷州人民在谈论与吃有关的事情时也是用“食”,而不会用特定的“喝”、“饮”、“啜”,而是泛用“食”,比如“食水没”、“食苹果”、“食汤”等,都用“食”来表示吃的动作。
通过以上例证不难发现,雷州方言最突出的特征即是承继了大量的古语词,但并非是由古至今一成不变的。事物总是处于一种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方言亦如此。随着历史的推进,语言逐渐伴随着人们的迁移以及约定俗成的演变而变化,但也应该注意到的是,这种变化同样有着万变不离其宗的道理。不论文字的概貌亦或是字义与原初有着怎样的差距,都始终处于特定的框架内,因此通过对辞源的探寻,终能窥见其本初含义以及演变行径。笔者借助雷剧《秦雪梅》,从名词、代词和动词三个方面粗略提取了相应的古语词,然而不可否认,方言中古语词的承继现象是一个亟需深入探研的课题。我们期待以古汉语与广东方言这一研究视角,能窥探到雷州方言熠熠不衰的光辉。
参考文献:
著作类:
[1]商务印书馆编辑部.辞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2]陈大进.雷州话实用字典[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5.
[3]林伦伦.粤西闵语雷州话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6.
[4]湛江市文化局.雷州民俗文化[M].湛江:湛江文化局,1991.
论文类:
[1]詹伯慧,甘于恩. 雷州方言与雷州文化[J].学术研究,2002,09:138-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