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红
摘 要:德育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的核心内容,德育教育不仅是品德教育的任务,还是各科教学要完成的共同任务。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既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我国教育方针的要求。广大小学数学教师要在教学中挖掘德育材料,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4-001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4.007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有机渗透,不能硬贴品德教育的标签,而应挖掘小学数学教材中品德教育的素材,巧妙的对学生进行教育,通过计算、推理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良好意志与品德。
一、利用教材,充分发掘德育材料
经过研究小学数学教材,我们不难发现其蕴含极丰富的德育因素,其本身内在的科学体系和逻辑体系就是很好的品德教育的素材,所以要重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品德教育渗透。
首先,应挖掘教材本身的德育素材来实现。在现行的小学数学教材中有一部分是体现爱国主义的内容,可以利用这部分内容引导学生向古代数学家学习,培养学生爱国爱民的情怀,使他们从小树立爱国抱负,形成从小为祖国为人民做贡献的优良品质。如“四舍五入法进行计算最早在中国开始使用”“小数也是我国最早提出和使用的”等,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灵活运用这些材料,让学生利用互联网查找有关数学历史,通过认真阅读、合作讨论、老师引导,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产生爱国思想,从小发奋学习,长大报效祖国。又如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十五页是介绍我国特有动物的种数、濒危和受威胁动物的种数的主题图和统计图,在教学这些内容时,教师可以培养学生保护野生动物的品德。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元、角、分”教学,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教育;通过“ 时、分 、秒” 教学,对学生进行珍惜光阴教育;在应用题教学中,可结合“ 植树造林”事例,培养学生绿化祖国意识,以及结合诸如节约用煤气、粮食增产、激光测距等许多具体事例中的数据资料,使学生在解题中受到多种思想的教育。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也比较隐蔽的出现在小学数学教材中,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加以发掘。比如对称图像、加与减、乘与除、等与不等、正比例与反比例、和差积商的变化等内容,都体现出了运动变化和对立统一的哲学观点。教师可以在教学时注意引导,组织学生讨论、感受这些数学所体现的哲学思想,欣赏这些内容给数学带来的哲学美,从而使他们受到良好的德育熏陶。
再次,小学数学中的法则、定律、图形、数字等具有“美”的因素,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去发现这些内容体现出来的抽象美、对称美、规律美、平衡美……引导学生主动去欣赏数学美,并利用课外作业让学生创造数学美,体验数学学科的对称与和谐、简单与明快,从而潜在地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二、善于引导,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学习数学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生活,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身边的事情数学化,有意识地结合教材,让学生议一议、查一查、看一看、想一想、做一做等,即用数学思维分析生活,用数学的思维解决身边的问题,使学生领悟“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的观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好地接受学习目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计算、作业、评价等手段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让学生养成仔细计算、相互协作、作业整洁美观、自觉检验的学习习惯等,这些都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首先,要逐渐培养学生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教师对作业的布置精挑细选、难易分层、量要适当、要求具体、认真批阅、准确点评,逐渐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學习习惯和严谨认真的处事态度。其次,在作业布置时要有意识地分层设置“跳一跳,摘桃子”的难度,让不同等级的学生都能完成任务和产生兴趣。除一般作业训练外,还要给数学尖子学生布置一些难度较大的数学作业,给尖子学生知难而进、勇于攀登的机会。再次,要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外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师的教学态度制约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师认真备课和精力充沛的课堂教学态度,能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影响。教师热爱学生,特别是热爱差生的教育情怀能感染学生,令学生“亲其师,近其道”,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意志力。
教师的教学行为影响着学生的情感。在校园里,在课堂上,教师端庄的仪表、和蔼的教态、自然大方的举止、简练幽默的语言、规范整洁的板书、美观流利的字迹等都会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产生榜样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校园的一举一动都要符合教师礼仪的要求,处处给学生以示范的作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就是书写一个阿拉伯数字也要严格起笔、运笔、收笔,精益求精,用数学美感染学生,教育学生,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从而让学生产生乐学的欲望和模仿的动机。通过数学教学,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数学美,自觉地创造数学美。
三、通过数学活动课进行德育渗透
数学活动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更好地渗透品德教育也是一种重要途径。数学教师要组织学生成立兴趣小组,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开展社会调查等活动,学习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使他们最终养成学科学、用科学、创新务实的优良品质。如在学习“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实地测量并计算学校校园和农田菜地的面积。应用题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社会调查,收集有关数据,自编应用题并进行解答等。如在学习了统计图表一课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对学校、班级的图书进行统计,计算出生均图书册数,统计生均校园面积,并绘制成图标,还可以对城市污水排放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制成图标,最后提供给环保部门,作为环境整治的依据。这样,充分利用数学的趣味性、生活性和广泛应用性,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路国超.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10):155.
[2] 周勇.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科学咨询,2013(3):66.
[责任编辑 房晓伟]endprint
学周刊·上旬刊2017年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