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流动儿童入学问题,这不仅是城市治理现代化议题,也是跨学科的学术问题,更是公平发展的教育问题。对于流动儿童学校适应性的研究要始终保持客观理性和价值中立,通过本次学校实例研究,亟待得到教育者和社会的更多关注和理解。
【关键词】流动儿童;学校适应性;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26-0023-03
【作者简介】徐诞,江苏省无锡市五河新村小学(江苏无锡,214000)校长,一级教师。
随着社会经济转型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推进,越来越多新市民涌入城市,流动人口主体由“一个人”变成“一家人”,甚至“一个家族”和“一群人”。人们对这一群体的称呼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如“农民工子女”“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流动人口子女”“随迁子女”“新市民子女”等,根据《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1998年3月)第二条规定:“流动儿童少年是指6至14周岁(或7至15周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有学习能力的儿童少年。”本研究对象主要是小学阶段流动人口子女(以下简称“流动儿童”)。
对于流动儿童学校适应性的研究要始终保持客观理性和价值中立。一方面我们不要忽视积极心理学与差异研究。流动儿童自身也有优点,如有较强的独立性。另一方面我们要勇于直面和剖析。由于地域差异和社会原因等,他们身上有诸多与本地儿童格格不入的地方,亟待教育者关注和理解。
一、流动儿童学校适应性存在的问题
1.人际交往障碍。流动儿童远离城市主流文化,与城市群体有一定隔阂,他们的人际范围相对狭隘,加上经济水平、文明习惯等方面相对不如城市儿童,致使容易受到歧视或排斥。从访谈中发现,部分流动儿童性格内向,自我保护、封闭意识过强,行为相对拘谨。在与教师的交往中,虽然内心渴望关注,但常常担心或不确定教师是否喜欢自己,交往主动意识不强。在与同伴交往中,往往选择与自己身份一样的流动儿童。29.5%的流动儿童在学校环境适应性不良,远超常住儿童学校适应性不良的13.7%。
2.基础学业懈怠。学生的学习综合水平相对低于城市儿童,多表现在课前预习能力、课堂思维拓展能力、课后复习能力、课外阅读和知识储存量等方面,部分学生对自身学业没有明确要求,更无长期规划。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欠缺,学习自主能力不强,其中24.3%的学生对自己目前的学业不满意;27.8%的学生都曾有过未完成家庭作业的经历;46.7%的流动儿童学校教师认为,最令其头疼的是学生不能按时或保质保量地完成家庭作业。
3.自我效能感低。数据显示,流动儿童有的因为父母工作不体面,有的因为自身穿着、饮食、居住条件不好,还有的因为没有买书、学习用品或没有买玩具的费用而感到自卑,这些直接影响了流动儿童的学习和人际交往,导致其自信心明显低于同龄的城市儿童。如在参加一些集体的表演或展示活动时,流动儿童会出现类似怯场,或是慌神,往往发挥不出预估的水平。又如,在一些公众场合或旁观者较多的时候,他们的眼神常常闪露出胆怯,行为常常不能自如,显得底气不足。
二、流动儿童学校适应性问题的原因分析
1.社会地位引发现实归因。
一是流动儿童父母普遍生活在社会基层,多为搬运工、临时工、保安或超市人员等。他们为了生计,兼职多份工作,常常早出晚归,大都很早把孩子送到学校,晚上很迟才来接。家长的家庭教育权威下降。二是流动儿童的家庭经济收入普遍较低。如学校要组织一支学生舞蹈队,可以发现大部分舞蹈队员没有任何舞蹈基础,其中有在外培训经历的舞蹈队员更是屈指可数。三是流动儿童父母从老家来到城市,人脉不广、根基不牢,常年处于不稳定状态。他们对于随迁子女关注不多。32.1%的流动儿童不太满意自己家庭生活现状。
2.文化差异决定价值归属。
家长的价值观直接影响儿童成长轨迹。家长认为生存远高于学业,只要子女完成学业,有份工作,能养家糊口即可。有的家庭还存在着重男轻女的习俗,只重点培养男孩。87.27%的学生家中有兄弟姐妹,部分学生回家除了完成作业之外,还承担着照顾弟妹等家务活。从家访中了解,由于流动儿童在本地上高中的愿望很难实现,对于初中毕业后的打算,10.8%的家长想让孩子继续上职业学校,学门技术活;2.5%的家长觉得孩子不需读书,在本地打工即可;0.87%的家长则表示孩子可回乡务农。有的家长教育观念落后,认为孩子学习是学校的事,有的家长本身文化水平不高,在子女教育上力不从心,或是爱而无方,或是采取放养,双休日或假期大都外出打工,留孩子独自在家。
3.家庭模式导致教育缺失。
一是家庭学习环境不利于学习。这些家庭有的居住在简易棚,有的在居住地兼做生意,外界干扰大,有的居住地方拥挤,几代同堂,甚至没有供学习用的书房和书桌。二是家長自身教育能力有限。据统计,38.6%的流动儿童家长认为辅导难的原因是自己文化水平低。29.8%的流动儿童认为父母没能力辅导。三是家庭教育方式不当。数据显示,在流动儿童家长中,63.2%的家长会鼓励孩子,23.4%的家长会严厉批评,4.4%的家长采取不闻不问,9.1%的家长使用打骂手段。四是流动儿童家长与子女沟通甚少,同时又过分依赖学校。现在家庭模式正逐步发生变化,以往更多是孩子随父母到城市打工迁入,如今是家长为了子女能获得更好的教育在城市买房落户。家长希望通过子女实现自己未实现的愿望,但正是以上诸多原因,家庭教育要求与教育方法仍存在巨大的期待落差。
三、流动儿童学校适应性的干预策略
1.以文化融合为学校立德的根本旨向。
首先是社会融入。流动人口是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为社会发展创造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和财富,因此社会应着力减少“排他性”,真正将其认同和接纳为“我群”。一方面要呼吁政府相关政策的出台,并做好正确积极的解读和引导,另一方面要加强学校与社区的互动与沟通,以开放兼容的方式为流动儿童提供安全舒适的空间,为他们积极参与城市生活架起桥梁。如学校每年开展辖区内适龄儿童的“父母课堂”活动,提前为流动儿童家长做好入学政策指导,为其实现“教育幼小衔接、社会无缝对接”保驾护航。
其次是心理融入。主要表现为心理认同,其认同程度反映的是参与城市和学校生活的深度。一方要抑制自傲的优越感,一方也要克服自卑的失落感,双方不是指令、服从或依从的附属关系,而是要建立平等、协商、合作的对话机制,彼此在心理上真正容纳、吸纳、悦纳。如学校开展的“情商体验营”社团活动,定期邀请心理专家为师生进行团辅活动,同时为部分学生和家长开设个案心理疏导与服务,获得了家长和社会的认可和赞许。
最后是文化融合。只有逐步打破区域之间的界限,让具有不同特质的文化通过相互接触、交流、沟通,进而相互吸收、渗透,融为一体。如为了让来自不同地域的学生彼此了解各自的文化传统,进而相互理解和尊重,学校自主开发了“多元地域文化特色课程”,以此丰富校园文化内涵,为积极开展融合教育发挥重要作用。只有实现文化融合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文化融合,成就学生包容发展。
2.以情感接纳为教师育人的核心素养。
一是积极心态。心理层面的深入研究表明,当流动儿童在“处境不利—心理弹性—适应良好”的框架下,一般流动儿童会借助心理弹性机制运用保护性元素,即能够应对并适应生活与学校的压力;反之,缺乏心理弹性,即缺乏与障碍性因素相互较量的因素,就会产生“水土不服”。学校自创办以来始终以“积极、同享”为办学理念,把“阳光活动、阳光课堂、阳光团队、阳光氛围”作为抓手,从“十一五”“教师积极心态的实践研究”“十二五”“小学生积极心态的校本培育研究”、到“十三五”“小学积极互惠型同伴关系的建构研究”,三轮课题一以贯之秉承了积极文化的涵养,努力构建“积极心态、阳光校园”,为师生同享教育幸福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是分层教育。教师要尊重这一群体的特殊性,既要引导流动儿童尽快融入城市生活,又要保留流动儿童自身文化的多样性。(1)积极创建具有文化亲和力的校园环境。如学校切合流动儿童实际需求,依托“以礼塑德——争做彬彬有礼的五河学子”品牌德育,从“知文达礼——阅读;恭而有礼——待人;克己复礼——成长”三方面入手,紧紧围绕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礼仪,扎实开展养成教育。(2)充分开发适合流动儿童成长的校本课程,满足他們个性及爱好的多维发展。如学校开展的“团队拓展”体育项目,先由学校收集整理大量团队游戏,再根据年龄段进行分类梳理,将其“阶梯式、分层式、循序渐进式”纳入各年级大课间活动,最后由学生自主选择不同层次的团队竞技或游戏活动。
三是平等关注。作为一所新村小学,学校始终坚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优质的教育,即为每一个家门口的学生提供最适合他们成长的育人环境。学校尽全力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如学校提倡“反哺文化”,将关爱学生进行到底。(1)让学生感受生活的不易和读书机会的不易,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始终鼓励学生要学会珍惜和感恩,用自己的行动回馈社会的帮助与关怀;(2)要针对每个班级特殊学生的现状,制订适合的教育计划,主要鼓励教师进行班级学生个案行动研究;(3)倡导同享同一片蓝天,流动儿童应该与当地学生混合编班。目前,有的地方将本地儿童,分入总校,将流动儿童编入分校;也有的地方专门设立接收流动儿童的定点学校等,这种人为地将流动儿童与本地学校学生区分的做法并不可取,教育公平亟待提高。
3.以教育共同体为社会发展的终极追求。
不可否认,流动儿童及其家长身上的文化代码相对粗糙,但也预示着将有很大的可塑性和提升空间。为了转变家长的观念,把家长推到教育孩子的第一线,让家长逐渐树立起“家长是孩子的第一责任人”的教育理念,学校与家长的沟通要注意三方面:(1)引导,为家长提供教育政策服务与导向;(2)填白,为家长补上家庭教育这一课,学习科学有效的教育沟通方式;(3)教育,让家长与孩子一起成长,只有家长在进步,孩子才会同时进步。学校开展家庭“21天灯光下阅读”,培养亲子阅读之礼,即一陪伴二倾听三交流;邀请家长参与“亲子拓展”活动,倡导参与为主、陪伴为先;邀请家长和学生在“亲亲我我”照片墙留念和参加“亲言亲语”亲子对话互动,留下温馨一刻,让家长陪伴学生共同感受团队凝聚力,因为家长本身就是学校团队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活动,有效促进家校沟通,让“运动之乐、团队之力、亲子之情”在校园发起、在家庭延续、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校方要充分整合社会和家庭资源,积极引导流动儿童接触社会。学校一方面要有效引导流动儿童接触社会,为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起缓冲和保护作用,另一方面要强化与家庭的联系,帮助流动儿童的家长正确理解、支持学校决策。要改善学校教育管理和服务,给予流动儿童更多的关心和尊重,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要通过全员家访了解情况、增进沟通,帮助流动儿童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要紧密联系社会服务机构,为他们提供社会化服务。如学校长期与市“12355”青少年服务中心、市关工委关爱团、区街道“千手爱公益室”等机构合作合力合育,呼吁社会共同关爱流动儿童。学校与社会达成教育资源同享,互助互长、互益互补,全方位地为流动儿童成长打通更多渠道、提供更多可能、实现更多发展,让他们在适龄阶段得到更好的教育,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