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吕灵芝
全国最大的燃中煤坑口发电厂——山西焦煤古交发电厂
2016年,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和企业内部改革、发展及稳定任务,山西焦煤集团公司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制订“668”年度行动计划,密集推出改革措施,制订配套方案,以减亏提效、闲置资产盘活、转岗分流安置、融资结构优化四大工程为抓手,以改革创新引擎发力,持续优化产业布局,加快培育新动力、发展新业态、打造新高地,千方百计破解困局,多措并举提质增效,全年完成营业收入1690亿元,利润2亿元,一举扭转了煤炭市场下行以来的发展颓势,实现了品质和品牌的新跃升。
“促进提质增效,要注重‘加、减、乘、除’法的结合”。这是2016年初工作会上山西焦煤集团公司作出的统一部署。要求继续做好“加法”,通过产能置换建设一批高产高效矿井等;坚决做好“减法”,加紧淘汰一批安全无保障、生产无效益的矿井及落后产能;积极做好“乘法”,综合运用减亏增效、挖潜补漏、循环多元、开放合作、创新驱动等手段,提高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有序做好“除法”,多渠道、多途径转岗分流,优化人员结构,提升工作效率。其核心就是,让在岗职工效率提高、收入增多,让转岗人员没有忧患、收入提高。部署周密细致,承诺掷地有声。
一年来,山西焦煤集团公司将打好提质增效攻坚战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全力推进落实。并融合集团对“十三五”发展的定位和思考,持续将推进 “八项工程”“六大攻坚”作为降成本、补短板、保安全、提质量、增效益的工作重心,精心制定“668”年度行动计划,切实促进企业提质增效、做强做优。
所属各子分公司围绕集团整体部署,结合自身实际,对企业提质增效作出具体安排:西山煤电持续加大管理创新力度,全面实施经营承包,采取以划小核算单位,明确职责,放权经营,严格考核,刚性兑现,调动各单位主动性、积极性;同时按照“转岗不下岗,分流保就业”的原则,稳妥推进人员转岗分流;通过推进后勤改革、开展技术创新、拓宽对外创收渠道等措施积极创收创效。汾西矿业以全面推行“零点”方案为统领,借鉴“阿米巴”经营模式,深化立标对标,强化契约化管理;实施顶层设计和要素攻坚战略,实现企业的精细化管理、个性化经营。华晋焦煤加强“三基”建设,助力提质增效。
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明确“三去一降一补”五项任务。2月1日,国务院印发《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
随之,山西省强调通过“五个一批”严控增量,主动减量,优化存量。
山西焦煤集团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直面去产能的严峻考验,迅速成立由集团一把手任组长的化解过剩产能、做好职工安置试点工作领导组,相继出台《关闭矿井及设备材料回收实施方案》《关于加强矿井关闭退出期间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等专项方案和目标分解,指导具体工作开展。在坚决执行国家发改委相关规定,停产停建四座煤矿的前提下,安排2016年退出矿井7座。同时,严格执行276个工作日和节假日公休制度。
为确保落后产能按时退出,8月8日,山西焦煤集团就认真落实省政府分解下达的化解煤炭过剩产能的目标任务,与所属相关子公司和关闭退出矿井签订化解煤炭过剩产能2016年度目标责任书,提出刚性要求,强调不打折扣、不找借口,按时完成目标任务。
截至2016年10月底,山西焦煤集团所属的西山煤电白家庄矿业公司二号井、南坑,汾西矿业正源煤业,霍州煤电什林煤业、沙坪煤业、宝鑫煤业,投资公司正兴煤业七座矿井、490万吨产能,按照省相关要求准时关闭退出,涉及的5356名转岗职工已全部安置。11月26日,国家钢铁煤炭化解过剩产能验收抽查组对山西省和山西焦煤去产能工作给予“高度重视、组织有力;真抓实干、真去实退;程序齐全、验收完整”这样的高度评价。
2016年,山西焦煤集团生产原煤9151万吨,同比减少1384万吨,降幅13.14%。
煤炭去产能,成为推进山西焦煤集团“瘦身健体”的难得契机。另一方面,集团还抢抓机遇加快推进斜沟矿、吕临能化、沙曲二矿等重大项目和煤炭先进产能建设,不断释放先进产能,在应对市场危机和企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中发挥出显著作用。集团公司共有18座矿井(产能6490万吨/年)被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命名为现代化矿井,35座矿井(产能11020万吨/年)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评定为安全高效矿井。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加快先进产能建设,可谓是有取有舍、取舍有度。
为促进提质增效,山西焦煤集团不断加大富余人员转岗分流安置,提出“六个一批”的思路,2016年安置转岗分流职工28551万人,有效降低了人力资源成本。此外,推进大部制改革,撤销了13个业务不饱满、职能相近、重复设置的机构,合并合署4个机构,撤销合并一个子公司,利用市场倒逼提升管理效率。
一年来,山西焦煤集团在降本提效中不放过任何一块 “可撬之板”,从细微之处降成本、抠效益。先后出台加强经营管控和紧缩开支一系列降本增效措施,主动出击,强化管控,积极应对市场挑战。
经营管控和风险防控,是企业提质增效、健康运行的保证。山西焦煤集团树立全员过 “紧日子”思想,出台一系列特别措施,严控资金费用支出。深入实施减亏增效等四大工程,抓住北京路演、百名行长经理进煤企活动契机,择机发债66亿元;着力融资结构优化、加强资本运作,2016年12月8日,山西焦煤集团与中国建设银行签署了250亿元的市场化债转股合作框架协议,为集团降本增效、转型发展提供专项支持;不断创新融资产品,直接融资比例持续提高;所属的爱钢公司成功登陆新三板市场,成为全省省属国有控股企业登陆新三板的第一股。
所属各子分公司结合实际,拓展业务范围,优化管理方式,更新管理思维,在提质增效进程中各尽其力,取得了明显成效。
西山煤电出重拳在一些谋划多年却始终不敢轻易下手的工作上动真碰硬,推行“三条线”管理,深化“三项制度”改革,2016年转岗分流12551人,减员5819余人,产生经济效益1.3亿元。所属的矿业公司不等不靠,走出去成功托管3对矿井,主动向市场要效益。
霍州煤电通过政策引导620名职工外出自主创业,创办的太原馨奇雕塑艺术工作室、凯硕文化煤业传媒等项目初露峥嵘。
华晋焦煤抓基础、抓管理、抓现场,确保安全生产零缺陷、工作质量零失误、岗位操作零偏差,沙曲一矿、沙曲二矿、明珠矿、吉宁矿均达到省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矿井效率效益明显提升。
越是困难当道,越要用创新的方法探寻破局之道、发展之策。
山西焦煤集团以创新驱动不断增强企业内生动力、发展活力,努力探索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后劲更足的发展新路,探寻经济新常态下有效破解企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新方法。
创新营销思路。与宝钢等14家重点客户签订了中长期协议,提高了市场话语权;推行煤炭上线交易,“焦煤在线”电商平台全年交易量达到8737万吨,实现降本增收3953万元。坚持眼睛向外,借助炼焦煤产品特性,推动 “走出去”战略,加强同行业、同区域联合协商,加快拓展“煤焦钢”循环经济发展,不断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
创新发展模式、优化产业结构。持续完善“煤电材”“煤焦化”产业链,创新培育 “煤电铝”“煤焦钢”产业模式,千方百计提高产品附加值。目前正以“煤电材、煤焦化、煤焦钢、煤电铝”联营发展为重点,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园区建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太古供热工程的如期投运,为太原市5000万平米的市民提供了清洁热源,每年可节约标煤93.1万吨,二氧化硫减排3798吨,节能和环保效益十分显著。
创新理念和技术。按照李克强总理指示,山西焦煤集团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立全省首家国企双创基地,目前已有27户企业入驻接受孵化;2016年7月8日,与山西联通公司合作建设能源云数据中心暨“双创”产业园隆重签约,为企业提质增效提供了“能源云”引擎;与滴滴公司签约,为637名职工提供滴滴出行司机岗位。西山煤电设立众创中心,33个创客团队入驻。汾西矿业设立500万元“双创”种子资金。霍州煤电建设双创示范基地,千方百计搭建创业创新创效平台。加快重大科技专项18大项79个子课题的攻关,有效发挥院士工作室、国家级技术中心、大师工作室等平台作用,利用“五小”创新等途径,西山煤电晋兴公司开发的煤炭新产品“兴优一号”,每年增收2亿元;华晋焦煤长期探索的“近距离突出煤层群稀缺资源安全开发与利用”项目获中国工业大奖,攻克了诸多瓦斯治理难题,实现了安全、高效、绿色开采,提高了稀缺资源回收率,有效控制了温室气体排放,仅其中的一条充填留巷便可节约工程费用2000多万元。
与此同时,山西焦煤集团还在管理模式、管理机制创新,资源和生产力要素优化配置,以及融资租赁、融资担保业务和盘活内部闲置设备、材料、土地等资源方面迈开了新步伐,提升了企业发展质量。
提质增效——山西焦煤集团公司低谷起步、负重爬坡、逆势前行的有力抓手。在经济新常态和煤炭市场下行压力增大的背景下,山西焦煤集团依靠提升自身竞争力,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