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岩松,李永刚
(海军航空兵学院 a. 军事体育教研室;b.飞行生理心理教学训练中心,辽宁 葫芦岛 125001)
海军战略转型的确立,航母的不断发展,新型高性能战斗机装备,训练和作战环境的变化,对海军航空兵心理素质的要求愈来愈高。目前我军飞行院校把学员的心理教育训练列为人才培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把心理素质作为飞行学员必备素质之一[1]。良好的心理品质是飞行员掌握飞行技术、保证飞行安全、顺利完成训练和作战任务的必备条件,如何促进学员心理品质不断提高,使其适应飞行训练和作战的要求,只有靠科学有效的心理训练才能够实现[2]。当前我军飞行员的心理训练还仅限于理论研究,心理训练的具体内容、方法和手段还处于摸索阶段,所以构建一系列实用而有效的训练方法体系变得非常重要。
军事体育是贯穿飞行员培养全程的必修课,其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训练方法的灵活多样性,会对学员的心理产生较大的影响。林建棣教授在《军事体育》中指出军事体育训练的目标是增强军人体质、提高身心素质,并进而转化为战斗力基础[3]。军体训练内容中蕴含着诸多心理适应元素,如超越障碍、越野泅渡、刺杀格斗等,通过训练所产生的心理适应性,能使军人的战斗心理素质得到有效的提高[4]。在飞行学员的军事体育教学训练中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训练,是培养学员心理素质的有效手段,这对于提高海军飞行人才的综合素质、尽快实现航母战斗力、贯彻落实“能打仗、打胜仗”强军目标要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旨在探索军体训练对飞行学员心理影响的规律,实验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创建身心一体化训练的教学模式,在提高体能、增强体质的同时,又能培养其良好的心理品质,这也正是军事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对进一步探索体能与心理训练相结合的路子具有一定的理论先导作用。
以某学院2015级96名飞行学员作为实验对象,学员均为男性,随机抽出48名为实验组,另48名为对照组。由于在招飞身体选拔上经历了初检、复检、入学检查等等多次筛选,两组学员在身体自然指标上无明显差异。实验前通过心理健康和飞行基础心理能力检测结果两组学员表现为非显著性(见表1),说明两组学员心理健康水平和基础心理能力上差异性不大。另外对照组和实验组学员入校体能考核成绩优秀率分别为62.5%和61.9%,说明两组学员在体能素质上基本相同。
表1 对照组与实验组心理健康、基础心理能力前测比较
主要采用教学实验法和心理测量法,实验前后均采用MHI量表(Mental health inventory of Chinese pilot,宋华森等编制,用于我国飞行人员心理个性及心理健康评定的专门量表),进行心理健康检测;利用我院“飞行基础心理能力检测训练系统”进行基础心理能力检测,将实验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利用80学时的航空体育课,进行实验对比研究。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体育教学训练方法,实验组在感知、反应、注意、记忆、协调等方面能力采取针对性的心理训练方法,具体如下。
表2 教学内容与训练方法
1.4.1 感知能力训练
敏捷而准确的感知能力是飞行员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在实验组的教学中从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和前庭知觉四个方面采取针对性的方法。包括:在旋梯、滚轮教学上,加强倒立、滚翻等辅助练习,让学员判断身体姿势,感受身体位置的变化;田径教学中重复进行8 s内完成50 m跑训练;在篮球教学中盲投并做自我预报;练习三维度旋转的平衡体操等。
1.4.2 动作反应能力训练
动作反应包含反应速度和动作速度两个方面。包括:听信号起跑练习,变向跑计时练习,同向进退折返跑等。
1.4.3 注意能力训练
提高学员的注意能力,必须兼顾注意的稳定、广阔、分配和转移等方面特征。包括:教学中运用低声法、视线引导法,篮球教学中分区人盯人转移传抢练习,双手同时运球训练,突破与分球练习等。
1.4.4 记忆能力训练
根据飞行中记忆的特殊要求,采用瞬时记忆、理解记忆、复习回忆以及读、想、视、听相结合等方法加强记忆能力训练。
1.4.5 动作协调能力训练
协调能力是身体部位协同配合完成动作或技术活动的能力,飞行学员的协调能力对掌握飞行技术十分重要。包括:各种身体协调徒手体操练习,各种体育舞蹈脚步练习,各种跳绳、“软梯”练习,全身运动五项中,跳绳绕过标志杆练习等。
对照组学员经历80学时的航空体育课实验后,检测其心理健康水平及基础心理能力情况,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发现在心理健康水平上对照组有变化,但不存在显著差异性;在基础心理能力上,较实验前有了一定的提高,在感知、反应和协调能力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注意和记忆能力上不存在显著性,这说明80学时的体育课对于对照组的感知、反应和协调心理能力影响较大,但在注意和记忆能力上的影响较小。情况如表3:
表3 对照组实验前后心理健康、基础心理能力变化情况
经过80学时的教学实验,检测实验组学员心理健康水平及基础心理能力情况,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发现心理健康水平与前测结果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基础心理能力与前测结果相比较,除记忆能力指标外,其余指标均有了较大提高,其差异呈现高度显著性,说明在军体教学中采用针对性的心理训练,对于实验组学员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基础心理能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情况如表4:
表4 实验组实验前后心理健康、基础心理能力变化情况
将实验后测数据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发现两组学员在心理健康水平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基础心理能力上,感知、反应、注意能力的差异呈现高度显著性,协调能力存在显著性差异,记忆能力无显著性差异。说明在体育教学中采用针对性的心理训练方法,比传统体育训练能更好地促进学员心理健康向良好的方向发展,促进基础心理能力的提高。对比结果如表5:
表5 对照组与实验组心理健康、基础心理能力后测比较
从实验结果上看,经过军体训练,两组学员在心理健康水平和基础心理能力上均有提高,说明军体训练能够降低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的影响,增强自信、乐观等积极心理因素的产生;在进行身体训练的同时,间接的对学员心理施加了影响,使学员在感知、注意等基础心理能力上能够得到发展。 从心理健康检测的结果上看,由于心理训练方法的介入,实验组学员在心理健康水平上提高显著。研究结果表明,军体训练结合心理训练的方式对缓解飞行学员紧张性、焦虑性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能够增加学员的情绪稳定性,因此证明在军事体育教学中采用针对性的心理训练方法,比传统体育训练能更好地促进学员心理健康向良好的方向发展。实验证明了在军事体育教学中采用针对性的心理训练方法,比传统体育训练能更好地促进学员在感知、反应、注意、协调等方面基础心理能力的发展,从而提高飞行学员的综合心理品质。建议要把心理训练贯穿于飞行学员培养的全过程,积极推动军事体育教学改革,充分发挥军体教学中心理训练的积极作用,丰富体能与心理一体化训练的方法和手段,使学员做到身心协调发展,全面提高飞行学员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陶井田.飞行学员体能训练对其心理影响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04.
[2] 杨霞.飞行心理教育与训练[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10.
[3] 林建棣,包瀛春.军事体育[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12.
[4] 何建省.军事体能心理训练的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1) :180—183.
[5] 向渝.航空体育与飞行员心理品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5) :122—123.
[6] 邓丽芳.飞行员心理素质评估与训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0.
[7] 李成.术科教学中培养飞行学员注意品质的方法[J].军事体育学报, 2014,33(2):31—33.
[8] 高正名.飞行人员基础训练阶段心理品质培养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2009:6.
[9] 袁红波.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个案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2006,12: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