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池静娴
吴宇森导演的“暴力美学”探究
□ 池静娴
暴力美学是电影中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可以通过血腥式暴力、唯美式暴力、喜剧式暴力来展现暴力美学。吴宇森导演的影片中通过电影场景的塑造、电影配乐的选择以及电影情节的安排来展现独具特色的吴氏暴力美学。
吴宇森;暴力美学;电影表现
暴力是一种罪行,是严重且复杂的社会问题,同时也是电影艺术中表现的重要元素之一。伴随着后工业时代的进步与发展,电影艺术不断地进行着改革创新,电影中的暴力元素也同样经历着变革,从最原始的血腥暴力转变成为具有艺术观赏性的暴力美学。对于中国电影来说,吴宇森对中国电影暴力美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在影片中将暴力进行了美学处理,给观众带来了审视暴力的全新角度。
暴力是人的本能,是人类最原始的武力,在人类的发展历史中随处可见。从传统的观念来看,暴力与美之间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事物,两者没有任何联系,但是实际上,暴力与美学之间是有着一定关系的。人类对暴力美的追求,本质上就是对生命、对力量的追求。虽然这种追求在初期没有美感的存在,但是伴随着审美意识的出现与发展,人们心中所追求、所崇尚的事物逐渐被认为是“美”的,至此暴力与美就存在了联系。暴力作为美的一种展现形式,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当原始人开始在壁画上绘制狩猎图、战争图就是展现他们心中所谓的“美”,而这些本质上就是原始人对暴力的追求。在人类艺术发展的过程中,尤其是电影发展的历程中,暴力一直被作为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暴力美学”在电影中的表现手法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第一,血腥式暴力。影片直接展现暴力的全过程以及暴力导致的血腥场面,突出生活中的真实性,通过视觉特技来渲染暴力的刺激性,展现赤裸的暴力场面。著名电影《金刚不坏》是一部以变态杀人为主题的电影,与以往残忍杀人犯所使用的传统犯罪工具不同,影片中犯罪分子所有的屠杀都是用汽车疯狂残暴的碾压来完成的。影片中持续暴力的杀戮一直伴随着血浆迸发而存在,经过特殊处理的怀旧风格使得血腥画面更加残酷无情。第二,唯美式暴力。为了让影片中的暴力更加容易被观众接受,一些导演开始将暴力进行艺术化改造,使得暴力的残酷性、血腥性得到了弱化与美化。例如,暴力行为中常见的子弹击穿身体、脑袋被割掉、血浆迸出等血腥场面经过特效处理后真实性被弱化、美感被提升,使得观众更加容易接受。在著名影片《杀死比尔》中,暴力是伴随着情节发展的核心,但是在该影片中暴力并不是单纯的打斗,而是具有艺术性的美感。绝大多数的暴力行为出现在女性之间,影片中节奏感极强的打斗场面、失去理智的暴力也被导演处理得十分具有美感。第三,喜剧式暴力。有的电影导演会在展现暴力美学的过程中选择幽默戏剧的元素,使得暴力的场面变得荒诞而富有戏剧性。通过夸张的情节、个性的人物语言与强烈的对比来弱化暴力的血腥,使得暴力与戏剧这两个看似无关的风格变得统一。在影片《低俗小说》中,暴力场面还存在着很多让人捧腹大笑的情节。文生与朱尔斯在车上争论的时候,手枪不慎走火打中了别人的脑袋,当车子被清洗干净后,他们却穿着两件十分搞笑的T恤走出来,原本恐怖血腥的场面被导演昆汀演绎成为令人忍俊不禁的幽默小品。
在吴宇森导演的电影中,暴力美学的展示场景往往会与打斗场面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时还能升华影片的主题。吴宇森自小接受教会教育,受到基督教所宣扬的仁爱精神影响,因此宗教是吴宇森导演影片中的常见元素。尤其是在场景的选择上,影片暴力打斗的场面会选择在庄重圣洁的教堂之中,仁爱的玛利亚塑像也会在电影中出现,这些圣洁的场景有时候还会伴随着圣歌徐徐唱起,使得场景的氛围变得悲壮而又肃穆,与影片情节、故事发展形成明显的对比,进而传递出影片角色复杂的心理状态以及吴宇森自身对宗教文化的信仰。例如,在《喋血双雄》中有一幕经典场景,角色人物小庄在寂静的雨夜独自坐在庄严的教堂之中,白色的鸽子在小庄身边来回踱步,小庄宁静地注视着圣母玛利亚雕像,这是一幕极具宗教韵味的场景,将小庄塑造成为一个信仰爱的、虔诚的基督教徒。然而伴随着情节的发展,冯刚进入教堂告诉小庄任务,小庄就离开了教堂,在进入酒吧后开始开枪杀人,一脸杀气的小庄与在教堂中虔诚教徒的形象判若两人。而在影片结尾时一场混乱的枪战也是在教堂进行的,小庄与警察李鹰联手一同与敌人枪战,当李鹰被敌人的子弹打中的时候,白色的鸽子在蜡烛上飞过,犹如人的死亡,蜡烛熄灭了,小庄也被子弹打中,画面切换到教堂中圣洁的玛利亚雕像上,玛利亚怀抱的婴儿脸上满是温暖的笑容,随即圣母玛利亚的雕像也被子弹打碎,随之塌落。在子弹纷飞的交火中,鲜血、尸体、碎片四周飞溅,暴力血腥与教堂的安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圣歌原本是歌颂人性光辉的,而现在却成为死亡之音。吴宇森在这部影片中所展现的暴力美学就是让悲壮、激烈、残暴、圣洁、庄严融合在一起,同时也带有爱与罪恶的宗教元素,引人深思。可以看出,吴宇森电影场景的选择是暴力美学展现的重要表现元素。
吴宇森深受好莱坞歌舞片的影响,进而影响了其对电影配乐的选择。吴宇森曾经说过:“我沉醉于美国的歌舞片当中,《西区故事》《绿野仙踪》等,都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童年时期贫困的环境让我仿佛处于地狱之中,我一直想有一个美好的世界……这种世界我只可以从歌舞片中找到,所以我经常以歌舞片的形式来拍摄动作片,我认为功夫与舞蹈很接近。”在影片《辣手神探》中,吴宇森在电影配乐方面展现出了暴力美学。影片开场时袁浩云和他的朋友在酒吧里,相互配合着吹萨克斯、打架子鼓,音乐懒散悠扬、温情舒适,袁浩云更是拿起酒杯喝起来,让人感受到节奏的休闲与舒适。镜头一转,枪林弹雨就出现了,音乐从舒适休闲变得紧致,与人物动作一样加快了节奏,扣人心弦。这前后反差极大的配乐与画面都显得张力十足,这种快速转变的音乐节奏也牢牢抓住了观众的情绪与注意力,让观众可以快速进入到电影当中。
吴宇森也深受中国传统侠义精神的影响,崇尚侠义之情与英雄情节。在吴宇森的电影中不论武打场面如何参考,都蕴藏着“情”与“义”。吴宇森电影中的角色都不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也不是玩弄权力与金钱的社会名流,都是无名小卒、小喽啰、杀手等。他们不是传统认知上的英雄,但都重情重义,人物性格丰富,敢于为了正义、为了良知去斗争、去反抗。吴宇森在情节上所体现的暴力美学是与情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情节的安排上,吴宇森往往会给电影角色的暴力行为找到合适的理由,而理由也同样是源自于“情义”。例如,在《英雄本色》的结尾,小马哥准备携带着大量现金逃跑,但是他想到自己的兄弟还处于危险之中,还是选择了回到码头。通过情节的安排,观众对小马哥的认识已经超越了对犯罪者的认知,小马哥是一个重情重义的好汉。虽然电影的结局往往都是以悲剧收场,但是值得歌颂的是吴宇森在塑造重情重义形象的过程中已经将暴力与情义联系在一起。
吴宇森导演的“暴力美学”在中国电影暴力表现艺术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吴宇森在创作电影的过程中灵活运用了多元化的艺术表现方式,将暴力美学全面融入到电影作品中。值得注意的是,电影能够让人记住的是所要传递的价值观,如果一味地对暴力进行刻画,而忽视内在意义的塑造,则会缺乏“美”的含义。中国的暴力美学电影在未来的发展中要注重挖掘内在意义,深化对世界的思考,挖掘人性中的善与恶,升华电影的思想内涵,让电影成为既能娱乐生活又能升华精神境界的艺术形式。
1.杨甜子.东方暴力美学的浪漫诗意——浅析吴宇森早期作品中的暴力美学意象[J].电影评介,2010(05):16.
2.刘晓萌.从吴宇森导演的暴力美学论电影《太平轮》存在的问题[J].参花(下),2015(08):149.
3.王万尧.奇观化的通俗叙事与暴力美学——论吴宇森电影的主题与风格[J].创作与评论,2013(20):106-109.
4.李淑敏.吴宇森:外刚内柔的“暴力美学大师”[J].华人世界,2008(12):122-124.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